在某杂志平面广告中,意大利设计师Domenico Dolce深情款款地一手环抱他的设计搭档兼前爱侣Stefano Gabbana,另一手拿着新款时尚摩托罗拉手机。
美国保险公司John Hancock的广告中也出现一对女同志、英国Altoids薄荷糖锭推出超强奇异薄荷口味(curiously strong mints)时,在广告中大问观众是不是“双性恋口味”(bi-curious),各大广告主现在正吹起一股出柜风。
以同志为题材的广告某些层面看来,反映出一个未受重视、但具诱惑的市场:同性恋消费群的财富在一般水平之上,对于所认同的同志友好品牌,他们的忠诚度极高。
在1994年时,当时名列美国《财星(财富) 》杂志前五百大企业的公司,只有19家在美国的同志媒体中做广告。根据媒体公司Rivendell Media表示,去年则有175家。该公司就把广告登在美国的同志报纸与杂志上。
伦敦广告网络通讯Brand Republic的编辑麦克米兰说:“多数大公司着眼于此,……第一,他们正以同志市场为目标。第二,他们也瞄准异性恋消费群,因为后者认为同性恋者颇具某种风格或特色。”
根据追踪同志广告的一个网站Commercial Closet版主威可(Michael Wilke)说,广告主已经发现,同志情谊其实很酷。
IKEA开先河
数年前,当电视节目《酷男的异想世界》或者情境喜剧《Will and Grace》还没出现时,电视上很少见到有同志开诚布公。根据威可的资料,美国第一支以普通同性恋伴侣为主角的广告是1994年的IKEA广告,片中两名男士一起选购餐桌。广告只放在深夜时段播出,但是后来因接获炸弹威胁而撤档。
保险公司John Hancock破天荒在2000年奥运及棒球世界大赛时,播出两位女同志收养一位亚洲宝宝的广告。片中最后其中一人说:“你将会是个好母亲。”另一人说:“你也是。”但是那些台词在广告播出仅一次后就被剪掉,好让观众以为这对蕾丝边是对姐妹花。
如今,同志名人代言已是家常便饭。《酷男的异想世界》节目以专精时尚的几个大男孩为卖点,穿梭在流行世界中为受托的主角改头换面。现在这几位光鲜亮丽的大男孩已登上主流电视广告中,代言产品从家具商Pier 1到低卡百事可乐,比比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