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讯随着我省气候的变化,感冒、心血管、脑血管、消化道等疾病的患者居高不下。“有病就吃药”几乎成了每个市民的“法则”,导致盲目用药现象严重。昨日,吉林省人民医院肾内科副主任姚伦表示,随意用药的最大危害不仅是延误病情,药物对肾脏造成的损害也应该引起全民的重视。
消炎解热镇痛药
可导致肾脏慢性损害
“头痛、混身痛几乎困扰过所有的人。”姚主任介绍,而稍有头痛不适就自行服用消炎解热镇痛药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现象,比如布洛芬、消炎痛、去痛片、扶他林等,并且症状缓解后就不再就诊。这些药物所引起的肾功能衰竭占药物性肾衰的1/3左右,还可导致急性肾衰。
这类药物可以引起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致缺血性肾损害,高血钾及水钠潴留,其次可以诱发肾病综合征和急性间质性肾炎。患者可出现头昏、视物不清、恶心呕吐等症状,甚至使血肌酐明显升高,双肾缩小,导致肾脏慢性损害,在情绪激动和劳累时可诱发急性发作。
因此,建议患者在服用这些药物时,须定期监测尿常规、肾功能,发现问题及时停药治疗。当风湿,疼痛症状减轻或缓解时,也应及时停药或减量,避免对这类药产生依赖,减少肾脏损害的发生。对已有肾脏疾病的患者,更要密切监测肾功能变化,以防肾脏损害加重。这类药物引起的肾脏损害一般是可逆的,早期发现、及时处理,预后较好。
新型青霉素
可致过敏性间质性肾炎
“目前,滥用抗生素现象十分严重,尤其是泌尿系统疾病的患者。”姚主任介绍,当患者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时,往往不到正规医院就诊,而是自行到药店购买抗生素在小诊所注射,导致恶心、呕吐、全身乏力、尿少等症状,检查时可发现血肌酐升高明显,可导致急性肾小管坏死、急性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后果。
许多抗生素具有潜在肾毒性,其严重程度一般随剂量增大或疗程延长而加重,及时停药往往可缓解和恢复,但有时也可造成严重后果。
容易引起肾脏损害的抗生素包括庆大霉素、新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妥布霉素、四环素等。庆大霉素等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具有广谱和较强的抗菌效能,应用方便,不须做过敏试验,因此滥用现象严重,这也是导致患者肾毒性发生的重要原因。因此,在使用这类抗生素时,一定要监测肾功能及尿常规。
另外,有些药物虽然本身没有肾毒性,但因患者对这些药物过敏,也可引起肾损害,如新型青霉素可引起过敏性间质性肾炎,及时停药,可以减少损害。
用“木通”产乳
可引起肾损害
“中医中药在近年来受到患者的追捧,这与人们认为中药是天然药物,对人体没有副作用有一定关系。”姚主任介绍,其实,中药也可引起肾损害,尤其是长期、大量的使用中草药。比如木通,它经常被用于女性产生通乳,常用量为3-6克,单次口服10克即可引起中毒,超量使用是造成肾损害的重要原因,有毒中药可直接损害肾脏,导致肾功能或肾组织结构改变,如急性肾小管坏死。轻型病例可有蛋白尿,尿中细胞和管型排出增多,尿量减少,并伴有氮质血症发生,重症表现为尿少或无尿,停药后经治疗有可能恢复。
因此,不论中药还是西药,市民都应该谨慎对待。可以引起肾脏毒性反应的中药有木通、朱砂、雄黄、斑蝥、海马、山慈姑、草乌等,含有这类药物的中成药有朱砂安神丸、磁朱丸等。但是,用于治疗各种慢性肾脏病的中药通常是没有毒性的,因为久病多虚,慢性病多虚症,用的多是滋补药和平性药,不会用烈性药。若使用肾毒性很强的草药,事先应做尿常规、肾功能检测,服药期间也应进行检测,肾功能不全者应禁用。
服用中药不当
可导致药物性肝炎
吉林省肝胆病医院七疗区主任陈曦介绍,肝脏是人体最重要的代谢器官,药物大多经肝脏代谢,因此凡是用药不慎、滥用药物都可引起肝损害,即所谓药物性肝炎。药物性肝炎的患者会有肝区不适,腹胀,食欲减退,恶心,乏力等不适症状,亦可发生黄疸,血胆红素增高,其他尚有血碱性磷酸酶,谷氨酰转肽酶增高,药物性肝炎的临床表现很像急性病毒性肝炎。建议患者尽早到正规医院进行诊治,停止不必要的用药,弄清楚自己所服药物的药名,并再次核对所服的剂量。
另外,草药、补药、中药也是药,不要以为这些药“药性温和”,不会有肝毒性。只要是药,就有可能产生肝毒性,尤其不要轻信“保肝”或“强肝”的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