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1)中药中哪些是用来减少尿蛋白的!
(2)平时的食物中有哪些是可以减少尿蛋白呢?
急!就两个问题,麻烦请回复!
你好!中药黄芪、山茱萸等可以减少尿蛋白;治疗尿蛋白的中药应配对应用,由明沙参、黄芪、山茱萸、枸杞、海马、蝼蛄、金樱子、猪苓、芡实、丹参、红花等药物组成,可以降低血糖、糖基化血红蛋白及血肌酐,减少尿蛋白及尿白蛋白,调节内生肌酐清除率,降低血与尿β2微球蛋白,调节脂代谢,改善血液流变性等疗效。具体的配方和用量需要结合病症等因素确定,请遵医嘱。
蛋白尿分为四种,功能性蛋白尿、肾小管性蛋白尿、肾小球性蛋白尿、溢出性蛋白尿。尿蛋白是尿液通过酸化加热后混浊而检出的。正常人每天尿中排出的蛋白质一般为40-80毫克,上限为150毫克,称为生理性蛋白尿。由于量少,常规化验检测为阴性,超过150毫克/日,即属于异常蛋白尿。人体在剧烈运动、重体力劳动、情绪激动、过冷、过热及在应激状态时,尿蛋白的排出量均可增多,称一过性蛋白尿,在几小时或数天后即可恢复正常。
尿蛋白高的患者应多食青菜、水果,以供给充足的维生素,不论哪种蛋白尿高患者,只要有水肿,就必须限制食盐。水肿明显时,应每日限制在1克以下, 严重的甚至要求无盐饮食。待尿蛋白量减少,水肿减轻时,食盐量可适当增加,但也应每日不超过5克。可食用采用麦淀粉作为主食,麦淀粉蛋白质含量0.35~0.6%,大大低于米、面的蛋白质含量(大米含7%,面粉含11%),由于应用麦淀粉而减少的蛋白质摄入量,可以用高生物价蛋白质补充,这样可提高必需氨基酸供给量,降低非必需氨基酸摄入,从而可以降低尿蛋白形成。
日常生活注意:1.以食清淡易消化食物,忌海鲜,牛肉,羊肉,辛辣刺激食物,酒及一切发物如:五香大料,咖啡,香菜等。2.预防感冒,避免受凉,不吃保健食品,补药,以防上火加重。3.水肿重者应忌盐,限制蛋白食物的入量,少饮水。水肿不重,可进低钠盐饮;无浮肿不限制饮水和蛋白食物的入量。4.镜下血尿者极易上火者多饮水,多食苹果,白糖,黑芝麻,木耳等养阴降火的食物。5.高血钾者忌食高价食品如海产品,蘑菇,火腿,木耳,干果类,玉米片,香蕉,柑橘,土豆,萝卜干,茶叶,酱油,味精等。6.血尿酸高者尤其忌食动物内脏,鱼虾蟹蚌,啤酒,菇类,豆类,菠菜。7.肾衰尿毒症患者每日应进食半磅牛奶,1个鸡蛋,1两瘦肉。8.高血压者应服降压药控制血压,以服用激素者,应在医师指导下递降用量,有酸中毒者应及时服用小苏打纠正酸中毒。9.禁用新霉素,链霉素 庆大霉素,关木通,广防已,马兜铃及自动免疫的注射等。10.树立信心,坚持治疗,保持心态平和,乐观。
推荐一篇论文,用中药治疗慢性肾炎的蛋白尿,并统计治疗效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32例
www.shouxi.net卢巧珍 2004-7-24 17:00:00 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2004年6月 第2卷 第6期
【摘要】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炎63例。方法 中药治疗组32例,对照组31例,分别给予中药和激素及雷公藤多甙治疗,同时测定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血脂、肾功能等,并检测中药组治疗前后IgG、IgA、IgM。结果 中药组总有效率为93.7%;对照组为45.2%,中药组治疗后24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血脂、肾功能等均有明显改善,(P<0.01或<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P>0.05),中药组治疗后IgG较前有明显改善(P<0.01或<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炎,确能降低尿蛋白含量,缓解水肿,改善肾功能,具有疗效高,不良反应小,复发率低的优点。
关键词 慢性肾小球肾炎中西医结合治疗 疗效观察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726-6424(2004)06-0522-03
慢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慢性肾炎,该病是青壮年多发病,男性多于女性。其机制主要是免疫复合物引起的肾小球损害,是一种难治性的疾病,在临床上单纯地应用中医或单纯地运用西医治疗疗效均不甚理想。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相互取长补短,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61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 63例患者均是1993~2001年来我院的门诊病人,其中中药治疗组男21例,女11例;年龄6~72岁,平均年龄是37.2±16.5岁,病程4个月~7年,平均病程为3.6±1.2年。对照组31例,男20例,女11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情严重的程度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中医辨证分型 以1986年全国第2次中医肾病学术会议讨论修订的辨证分型方案的基础上,临床采用本虚标实的辨证方法,分为:(1)脾肾阳虚型———症见下肢水肿、腰酸乏力、畏寒怕冷、面色少华、易感外邪、小便清长、纳差、腹胀、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腻、或边有齿痕、脉细无力。(2)肝肾阴虚型———症见面热潮红、眩晕耳鸣、腰膝酸软、口干咽燥、眼睛干涩,视力模糊,男性伴有遗精,女性伴有月经不调,舌红少苔、脉弦细或细数。(3)风邪标证型———症见遇外感而反复发作,尿中泡沫明显、面肢水肿同时出现,腰膝酸痛、骨节游走性疼痛,脉弦或弦紧,苔薄白。
1.2.2 西医诊断 以黄海燕主编的《肾脏病学》中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标准及病理分型为依据。
2 治疗方法
2.1 给药方法 对照组:在休息和饮食疗法的基础上,难得同时根据肾穿报告或临床症状和体征指标给予强的松每日1mg/kg,早晨顿服,4~8周后逐渐减量,半年停用强的松;给予雷公藤多甙的患者成人20mg/次,1天3次,小儿10mg/次1天3次,4~8周后逐渐减量,半年内停用该药,疗程为1年,随访2年。中药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加用(1)脾肾阳虚型用健脾补肾、益气活血的方法,药有黄芪、党参、白术、茯苓、山药、仙灵脾、丹参、水蛭、地龙。兼湿热者加用蛇舌草,银翘,苍术;(2)肝肾阴虚型用养肝益肾滋阴的方法药用川黄柏、肥知母、大生地、女贞子、旱莲草、炙甘草、淮山药、山萸肉、杜仲、菟丝子、枸杞子。兼有湿热者加用苡仁、大青叶、板蓝根。(3)风邪标证用祛风益肾的方药有羌活、独活、防风、蝉衣、白僵蚕、黄芪、蜀羊泉、龙葵、露蜂房、全蝎、杜仲、桑白皮。兼阳虚者加用仙灵脾、巴戟肉。兼湿热者加用木瓜、海风藤。用法:成人每次约75ml~100ml,每日2~3次,小儿药量酌情减量,每次约50ml~75ml,每日2次。4周后减用强的松、雷公藤多甙,半年内停用该药,疗程为1年,随访2年。
2.2 主要观察指标 测定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尿常 规、血常规、血浆白蛋白、肾功能指标(血肌肝、尿素氮、尿酸)、血脂(胆固醇、甘油三酯)、免疫球蛋白(IgG、IgA、IgM)。
2.3 统计方法 治疗前后进行自身配对资料t检验,中药治疗组及对照组进2组资料比较t检验。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87年制定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分完全缓解、基本缓解、好转、无效4类。完全缓解:水肿等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尿蛋白检查持续阴性或24h尿蛋白定量小于0.2g,高倍镜下尿红细胞消失,尿沉渣计数正常,肾功能正常;基本缓解:水肿等症状与体征基本消失尿蛋白检查持续减少50%以上,高倍镜下尿红细胞不超过3个,尿沉渣计数接近正常或基本正常(与正常值相差不超过15%),肾功能变化不大;好转:水肿等症状体征明显好转,尿蛋白检查持续减少至1个(+),或24h尿蛋白定量持续减少25%以上,高倍镜下尿红细胞不超过5个,肾功能正常或有改善;无效:临床表现与上述实验室检查均无明显改善或加重者。
3.2 中药治疗组和对照组疗效比较 中药治疗组3型完全缓解8例,基本缓解12例,好转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7%。对照组31例完全缓解1例,基本缓解5例,好转8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为45.2%中药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
3.3 临床症状变化比较 中药治疗组水肿好转率为92.4%,乏力的好转率为76.2%面部痤疮的好转率为100%,畏寒肢冷的好转率为71.4%,对照组浮肿的好转率为46%,腰酸乏力的好转率为44.7%,面部痤疮的好转率为0,向心性肥胖及多毛症的好转率为0。2组相比中药治疗组明显为优,差异有显著性(P<0.01)。
3.4 中药治疗组和对照组24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和甘油三酯胆固醇等指标比较 实验室检查结果24h尿蛋白定量治疗前3.12±2.3g/24h,治疗后0.5±1.18g/24h减少尿蛋白效果明显(P<0.01)。血浆白蛋白治疗前31.1±10.6g/L治疗后42.3±1.0g/L,甘油三酯治疗前2.4mmol/L治疗后1.5±0.2mmol/L胆固醇治疗前7.0±1.4mmol/L治疗后6.1±1.1mmol/L血肌酐,治疗前90.4±41.5μmol/L治疗后90.6±49.5μmol/L,尿素氮治疗前5.7±3.2mmol/L,治疗后5.6±3.3mmol/L治疗前后相比具有显著改善作用P<0.05,见表1。
表1 2组疗效比较中药治疗组
3.5 中药治疗组免疫指标比较治疗前后IgG值与正常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2。
表2 中药治疗组治疗前后免疫指标比较
3.6 不良反应 中药治疗组出现胃肠道反应者2例,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均无明显变化,对照组中出现胃肠道反应者有12例,有8例肝功能出现异常,白细胞减少6例停经者12例。
3.7 随访结果 2年后共随访中药治疗组病人30例,其完全缓解10例,基本缓解12例,有效7例,无效1例。失随访2例,总有效率达到90.6%。
4 讨论
慢性肾炎,中医属“水肿”、“虚痨”、“腰痛”范畴,与肺、脾、肾脏腑功能的失调有关。其发病多有外邪诱发因素的侵袭,复由脾肾之气的亏损,久则伤及人体的肾气,以至脾不敛精,肾不固精,伤及血络,血瘀水停而出现临床种种表现。其病势缠绵,病情变化多端,故难以治愈。笔者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和研究从中得到下列几点疏浅的体会和认识。
4.1 运用中医的诊治方药有机的结合病理分类法 慢性肾炎根据西医的病理分为5大类型,既系膜增生型;膜性;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系膜毛细血管性;增生性硬化 [1] 。祖国医学擅长于辨证施治,理法方药,在治疗慢性肾炎的过程中,笔者应用中医的学术精髓,结合西医的病理类型,取得了进一步的疗效。如病理示系膜增生型,加用鹿含草、蜀羊泉、龙葵、露蜂房;病理示膜性肾病加用紫丹参、益母草、白僵蚕;病理示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加用紫丹参、炙水蛭、炮山甲;病理示系膜毛细血管性加用蝉衣、刘寄奴、茜草、荠菜花;病理示增生性硬化加用炮山甲、炙水蛭、生山甲、棱莪术。病理示可用强的松治疗的患者,重用滋阴清火的药物,如女贞子、旱莲草、大生地、黄精,用来减轻的副反应;在减用强的松时,加用仙灵脾为2周,或停用强的松时加用仙灵脾为2个月,起到激素的递进作用。病理示可用雷公藤多甙治疗的患者加用大青叶、板蓝根、炙黄芪、以减轻白细胞下降、肝脏受损以及月经不调的副反应。
4.2 继承传统理论,开拓新的认识 对于慢性肾炎的辨证论治,中医根据传统理论及临床实践和现代医学研究的结果总结出一定的规律,即本病属于本虚标实之症。本虚为肺、脾、肾,其中尤以肾虚为主同时影响心肝,以及阴阳气血俱虚,标实为许多诱发因素及病理产物,诸如风寒湿热疮毒瘀血和水毒等,治疗时以虚湿瘀为重点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但治疗的效果仍不近如人意,特别是难治性肾病。因 此,在临床中需要挖掘新的起点。从中医传统理论与现代医学对肾病的认识中,笔者着重注意到风邪的诱发因素。风为百病之长,又为百病之首。《素问·风论》中谓“风者,善行而数变”。因此风邪常侵犯人体的肌表,客于肾经从而导致脾肾功能失司,使得浊气不能下行,精微物质不断地渗出;由于风邪的特性使得病情变化多端且反复发作,缠绵难愈,因此,在治疗上提出了祛风益肾的方法,根据现代医药的研究,本方中羌独活、防己,具有抗炎及调节免疫的功能;防风,蝉衣除具有抗菌、抗病毒作用外,还有抗炎抗过敏的作用;蜀羊泉、龙葵、露蜂房不仅有抗菌抗肿瘤的作用,还具有增强肌体非特异性免疫的功能 [2] ;杜仲、桑寄生、仙灵脾、巴戟肉对内分泌及免疫功能具有调节作用,其中杜仲除有降血压和利尿作用外,还可抑制2.4-二硝茶氯苯所致的迟发型超敏反应 [3] ;全蝎具有抗凝,抗变态反应的作用,从而降低肾小球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改善肾脏灌流,以及促进免疫的功能;黄芪具有调节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功能,改善肌体对病原体的清除力,使肾小球基底膜的损伤有所恢复,从而降低尿蛋白,改善肾功能,减少患者对激素的依赖作用 [4] 。由此证明本方具有抗炎、抗凝及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不仅能提高疗效,还能进一步地加以开拓,再发掘新的论点。
4.3 中药具有调节免疫,改善生化指标的作用 通过中药治疗后,血中IgG、IgA均有明显提高,甘油三酯、胆固醇均有明显降低,血肌酐、尿素氮也有降低和改善,这就表明中药具有明显的调节免疫的功能及改善生化指标的作用。现代医学证明除黄芪外,方中党参也能增强肌体抵抗力,还能使周围血管扩张而降低血压,并能抑制肾上腺素的作用;白术、茯苓、山药具有改善脂肪代谢,其中白术有明显而持久的利尿作用,促进钠的排出,增加肾小管的重吸收,还有保护肝脏的作用。文献报道白花蛇舌草能刺激网状内皮系统增生,增加吞噬细胞功能 [5] 。方中紫丹参、水蛭、仙灵脾不仅有改善肾血流量的作用还能改善肾功能异常的作用。
通过现代药理研究结果及临床结果表明中药与激素、雷公藤多甙配合治疗慢性肾炎确能消除或降低尿蛋白,缓解水肿,改善肾功能。具有提高疗效,减轻或消除不良反应及降低复发率的优点,对激素或雷公藤多甙依赖型的患者不仅是一个福音,对医学的发展也是一个很有价值的提示,值得我们进一步研讨。
你好!我在05年也得了肾炎,尿蛋白为三个加,当时我的心也相当的绝忘,很怕会加重变成尿毒症,后来,我在莞城医院看,那个医生叫我在药店里买:独脚金15克煲半斤瘦肉,每天一次,再加西药:乌灵+转移因子还有一种我忘了叫什么了,后来我坚持服用半年多才好的,少吃上火热气的东西,饮食要清淡,最好你就去医院配合医生的治疗,你也会很快好起来的,我希望.也祝你也能像我一样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