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大便可判断疾病 浏览3136次 观察婴幼儿的大便能够在某种程度上了解孩子消化系统方面的生理状态。这就为一些疾病的判断提供了线索,同时也为医生的诊断治疗提供了依据。因此,家长应随时观察孩子的大便情况以获取健康的信息。 婴幼儿的正常大便,除了新生婴儿之外,颜色均为黄色或淡黄色,外形为软长条或膏状,均匀一致,不带脓血、粘液、泡沫。与此相反,患病之后的孩子的粪便就会有所变化。家长应善于观察和比较,从中发现问题并且尽快加以解决。 1.蛋花样便。如果出现蛋花样便,则最大可能为消化系统不正常,如消化不良导致的肠炎,等等。这种粪便伴随着多便(每天排5次以上),粪有酸臭味,并且含有少量粘液。 2.水样便。出现水样便,多数原因是得了秋季腹泻,学名为轮状病毒性肠炎。这时,患儿就会排出淡黄色的水样便或者白色水样便,与上述情况不同,患儿便次少,但数量相对较多,无腥臭味。患儿可伴有发热、咳、咽部充血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3.海水样便。粪便呈暗绿色,如海水样。出现这种粪便的原因,可能是婴儿患了膜性肠炎。腹泻次数频而且量也较多,并且带有腐败臭味,其中还会包括膜样组织和粘液。如果患儿的发病较急,并伴有呕吐和高热现象,则可能出现脱水,病情已经很严重了,必须迅速送到医院进行急救。 4.米泔水样便。如果婴儿的粪便如同米泔水样,且次数较多,则要考虑到霍乱或者副霍乱。霍乱和副霍乱起病较急,伴有频繁的呕吐,会出现脱水、肌肉痉挛疼痛和循环衰竭症状,十分危险。出现这种状况,要立即把孩子送入医院抢救。 5.泡沫便。这种便呈棕黄色水样,带有大量泡沫,并且有强烈的酸味。这是由于婴儿吃了过多的淀粉类食物,例如米糊、蛋糕等,由于细菌的作用,肠内发酵产生了较多的二氧化碳气所造成的。这些气体造成肠部蠕动而发生腹泻。 6.豆腐渣样便。被白色念珠菌感染的婴幼儿,常排出黄色带粘液的便,有时排豆腐渣样便。 7.粘液便。婴幼儿粪便中混有脓血和粘液,可见于致病性大肠杆菌肠炎、结肠炎或慢性细菌性痢疾。 8.脓血粘液便。婴幼儿的粪便中混有脓血和粘液,这说明可能孩子患有细菌性痢疾。此时,患病儿的排便次数多而量并不多,腹痛,排便前哭叫,如果还伴有高热和惊厥,可能是中毒性痢疾。 9.鲜血便。粪便表面或大便之后附有鲜血,或便末滴血,这可能为肛裂,或者直肠息肉造成的。 10.果酱样便。大便为血和粘液混合的红色粘冻样粪便,常见于阿米巴痢疾和肠套叠。后者为5~10个月的婴儿常得的急腹症,除了排果酱样大便(其中大便质较少),还伴有阵发性哭闹。因为患儿腹痛,婴儿反复呕吐,有时会出现休克样的面容。 11.血水样便。大便呈棕色血水便,如红豆汤样,多见于婴幼儿出血性坏死性肠炎。患儿常出现腹痛、呕吐、高烧以及中毒性休克等症状。 12.暗红色血便、柏油样便。大便暗红或漆黑如柏油状,又称为黑便,提示我们婴儿的上肠胃道可能大量出血,其原因可能是胃十二指肠溃疡,美克氏憩室炎引起的出血。在这种情况下,家长要立即送患儿去医院诊断和治疗。 13.白陶土样便。患儿的粪便如白色土样,原因是胆道部分发生梗阻,以致于胆汁不能进入肠道,结果胆红素代谢产物胆绿素和胆原不能形成,粪便就不能成为正常的淡黄色,呈现为白陶土样甚至石灰样(胆完全梗阻),这是十分危险的。家长要立即带孩子到急救中心去抢救。 14.脂肪便。胆汁和胰液能够帮助脂肪消化与吸收。如果食物中脂肪含量过多,婴幼儿的胆、肝、胰腺机能出现障碍,食物中的脂肪不能很好地被消化和吸收,就会出现脂肪性腹泻,这样,每次排便量很多,呈灰白色糊状或液状,外观如同奶油,具有油光色彩。同时,脂肪便还有腐臭味。 大便的外观是了解婴幼儿消化系统功能的窗口,家长应通过对婴幼儿大便的观察,初步判断孩子是否有疾病,以便早期发现,及时诊治。
可能食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