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讯2009年10月29日15时,卫生部应急办副主任梁万年、中国疾控中心疾病控制与应急反应办公室副主任余宏杰和北京地坛医院感染性疾病诊治中心主任李兴旺接受中国政府网专访,就“做好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 保障经济社会生活正常秩序”进行现场解读并回答网民提问。
[主持人]在临床上对重症患者救治方面有什么特别特殊的措施和办法?
[李兴旺]达菲等抗病毒药物对这个病是有一定作用的,尽量用药,最好是48小时内。另外,感到呼吸困难或者有重症表现时,在医院我们会给他进行很好的治疗,比如重症病人我们会进行一些呼吸支持,比如吸氧,再重一些比如用呼吸机。再重的病人,在IUC里面我们会有很好的治疗条件。
[梁万年]从整个准备上,我们早就提出加强重症救治,首先要提高识别能力,主要是两块:一是老百姓自我识别。二是提高医疗卫生系统,尤其是基层医疗卫生系统的重视。卫生部已经反复开展这方面的培训,告诉医务人员哪些人最容易变成重症,对这些人要格外关注,及时采取措施。
第二,考虑到有些地区医疗卫生技术差一点,部里边正在组织对口支援制度。一是在省际之间进行支援,医疗技术比较好的省份来支持相对薄弱的一些省份。二是在同一个地区,我们要求大医院要支持基层医院,同时各个省、各个地市都建有重症救治专家组,随时应地方的要求进行专家会诊。卫生部也有专家组,对重症病例,根据地方的要求,将及时派出专家参与救治治疗。
第三,对病例的救治做一些规定,比如我们鼓励轻症病人居家治疗,但是重症病人要到我们指定的、有条件的综合医院或者定点医院进行救治。我们从各个方面加以关注、加以积极准备。
[主持人]在一些基层医疗机构要具备识别重症的能力,在治疗时还是应该送到大的医疗机构医疗。
[梁万年]基层医疗机构,比如乡镇卫生院、社区医生要识别重症,然后进行转诊。有些病人在一识别时就不能转诊,卫生行政部门必须要协调救治机构下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