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旭亮事件发生之后,大概是因为我研究生的专业和教育沾一点边的缘故,蒋涛说让我做个专题。虽然我作为社区博客产品的负责人,并不是以做内容为主的,但出于个人对IT教育的兴趣,并且这个事也刚好发生在我的地盘上,就爽快的接下这个活。我做专题有个特点,希望通过做专题的完整过程弄清楚这个专题涉及的关键问题是什么,一般不会超过三个,比如做抄袭事件专题的时候,我就希望弄清楚:
第一、 传统媒体抄袭网络媒体到底会不会触犯法律?触犯什么法律?如何来证明网友对网络文章的所有权?如何取证等问题?
第二、 网友尤其是在自己博客上写高质量技术文章的网友应该如何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总体来说这个专题的范围还是很明确的,就是在知识产权的范围内如何界定博客作者的权利和如何保护权利,中间还涉及了一些和开源文档的产权界定问题。但是金旭亮老师的这个专题说大可以很大,可以涉及到中国的高等教育体制问题,说小也可以很小,就是一个负责人的高校教师发发牢骚而已。所以我们采用两种方式来报道这次事件,我们人才频道的编辑颜芯是个快手,很快的整理了代表金旭亮老师和袁峰网友主要观点以及网友的一些观点的文档,并且发布在CSDN首页,专题简单明了,可读性很强。
而我则试图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解释这个事件,我花了很长的时间整理在CSDN上所有和IT教育有关的帖子,也包括老袁以前发的历史帖子,将主要观点汇总起来就可以反映出中国IT教育存在的几个很关键的问题,而这几个关键问题单纯靠高校的力量是难以解决的,需要IT教育的各方共同努力,比如高校、企业、培训机构也包括像CSDN这样的技术学习社区。他们分别是:
关键问题一:“学生不爱学”
关键问题二:“学好了没人要”
关键问题三:“教师没能力教”
关键问题四:“教好了也没用”
从整理的评论中可以看出,“学生不爱学”的原因主要有(主要参考袁峰调查: 大学计算机系的学生不喜欢计算机的原因 以及 其它一些相关帖子)(声明:原因排名没有先后,并且以反映情况为主,没有经过严格的调查证实,以下同;)
课程比较难
比较沉闷(女生大多不喜欢)
找不到成就感
担心身体健康
没有好的教材
教师讲的差
学习没有目的性
理论与实践脱节
教师没有引导好,学生难以入门
计算机不好找工作
对计算机不感兴趣(以为网游就是计算机才报的)
“学好了没人要”
基础不扎实,没有培养潜力(编者按“是不是真的学好了”?离散数学、数据结构这些基础的课程是不是学透了。)
学习的技术不符合企业的需求,不能很快上手;
缺乏职业素质培训,到公司后要有半年的时间学会如何做个合格员工,然后才是有用的员工。
“教师没有能力教”
有理论,没实践,高校的教师至少要硕士毕业,现在重点大学多数要博士毕业,如果一直是本-硕-博连读,大部分时间要花在写论文方面;当然这是部分情况,还是有一批像金旭亮老是那样“不务正业”的好老师)
有实践,没应用,即使高校的教师有过一定的实践,但是多数都是学校的研究型项目,比叫少参与企业大型实际项目的研发。记得曾经中科院软件所一位研究员曾经亲口对我说,中国有一半的程序员开发的软件从来没有被人使用过,开发让人用和用好的软件,应该是程序员努力的目标。
有应用,进不来,高校对教师的门槛要求很高,比如博士毕业、有多少文章发表、教授推荐,对于非学术圈的教师,根本就无法进来。
“教好了也没用”
高校教师最主要的评价指标是看学术贡献,比如发了多少篇论文,撰写了多少专著。教师在高校的地位与本科教学的质量没有太大的相关关系,所以教好了也没有用。
从以上四点可以看出,在现有的体制下,高校是是很难解决计算机专业学生学好和教师教好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要从价值链的角度来看,就是把不同的教育机构作为为用户的不同阶段创造价值的一种手段来看(以前有从产业链的角度来谈这个问题,但是我并不同意把教育当作一个产业的说法),整个IT教育的价值链如图一所示。
图一:IT教育的价值链
高等教育机构提供通识教育,通过比较长的时间,将学生打造对社会有用的人!
社会培训机构和企业培训机构提供针对企业的就业教育服务,为企业提供企业需要的人才!
而像CSDN这样的技术社区则提供的是终身学习的服务,无论是学生还是在职人员都可以随时随地的在这里充电、在这里结识到水平相近的学伴、在这里实现知识的升级。
通过这种多元化的教育模式的组合,就可以实现教育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实现我心目中最理想的教育。
未完待续..
相关链接:
专题二:中国IT教育大反思:从金袁之争看中国计算机教育路在何方?..即将发布
(原发CSDN,转载请联系作者,rjchen224@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