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和慢性盆腔炎有什么不一样,他们都有什么样的特点
所谓的急性病顾名思意就是来的急,快。以前自己没出现这种病,或很长时间没出现,通常是比较剧烈。
而一旦急性病没搞好,拖来拖去太长时间没好,或反复发作就成了慢性病。当然有些病是很难治愈,容易演变成慢性病。比如胃炎,关节炎。什么病演变成慢性都会很麻烦。
急性盆腔炎
类 别:妇产科
概 述:
急性盆腔炎(妇科),女性内生殖器及其周围的结缔组织、盆腔腹膜发生急性的炎症称急性盆腔炎。它为妇科常见病,炎症可局限于一个部位,也可几个部位同时发病,急性炎症有可能引起弥漫性腹膜炎、败血症以致感染性休克等严重后果。主要病因有:产后或流产后感染、宫腔内手术操作术后感染、经期不卫生、邻近器官的炎症直接蔓延、慢性盆腔炎急性发作等。主要致病菌: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桿菌、厌氧菌等。急性盆腔炎如不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易变为慢性盆腔炎而影响妇女的身心健康,值得注意。
症状表现:
1.起病时下腹痛,伴发热、寒战。
2.如伴有腹膜炎,则有恶心、呕吐、腹胀、腹泻。
3.如有脓肿形成,可有下腹包块及局部压迫刺激症状,如膀胱刺激症状和直肠刺激症状。
4.病人呈急性病容,体温高,心率快,腹胀,下腹部肌紧张、压痛及反跳痛。
5.盆腔检查:阴道充血,灼热,大量脓性分泌物;后穹窿触痛,宫颈抬举痛;子宫略大而软、压痛、活动受限;附件区增厚,压痛、包块。
诊断依据:
1.近期内有流产、分娩、妇科手术或慢性盆腔炎史及月经期处理不当史。
2.寒战、高热、头痛、精神不振、食欲差,以及下腹疼痛,白带增多等表现。
3.腹肌紧张,两下腹压痛及反跳痛,内诊子宫增大、压痛、盆腔包块、脓肿等。
4.白细胞总数及分类增高。
5.排除了阑尾炎、异位妊娠、卵巢囊肿蒂扭转或破裂等急腹症。
治 疗:
治疗原则
1.卧床休息,半卧位;进富营养、易消化的饮食;贫血者少量输血;痛重时予镇痛剂。
2.控制感染:选用强力、大量抗生素,常用头孢菌素、氨苄青霉素、甲硝唑等静脉点滴
3.疑有宫内组织物残留时,控制感染后进行清宫术。
4.手术治疗:脓肿形成,经药物治疗48-72小时,体温持续下降,中毒症状加重或肿块增大者,行脓肿切开引流术;输卵管积脓或输卵管卵巢脓肿经药物治疗病情有好转者可继续控制炎症数日后行手术治疗;突然腹痛加剧、高热、寒战、恶心、呕吐、腹胀、拒按或有中毒性休克,疑脓肿破裂,应立即剖腹探查。
5.对症支持治疗。
用药原则
1.对轻型急性盆腔炎,以应用青酶素、丁胺卡那酶素或甲硝唑静脉滴注为主;
2.对重型急性盆腔炎,以联合应用2种或2种以上抗菌素为宜。
3.脓肿形成,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行脓肿切开引流,取脓液作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选用强力,有效抗生素。
预防常识:
急性盆腔炎是一种较常见的妇科疾病,其发病与产后月经期不注意卫生,没有严格掌握宫腔无菌操作规程有一定的关系,因盆腔解剖上的特点,如处理不及时或处理不当,易形成慢性盆腔炎,而引起反复发作,影响妇女的身心健康,给病人造成痛苦,因此,必须重视盆腔炎的防治。
慢性盆腔炎
类 别:妇产科
概 述:
慢性盆腔炎(妇科)指的是女性内生殖器官、周围结缔组织及盆腔腹膜发生慢性炎症。常因为急性炎症治疗不彻底或因患者体质差,病情迁移所致,临床表现主要有下腹坠痛或腰骶部酸痛、白带多、月经多、不孕等。此症较顽固,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可诱发急性发作。目前治疗上采用综合治疗。
症状表现:
1.下腹坠痛及腰骶部酸痛,劳累、性交后、排便时或月经前后加剧。
2.白带多、月经不调、不孕。
3.部分患者有神经衰弱症状。
4.子宫多后位,活动受限,输卵管增粗或宫旁组织片状增厚、压痛或盆腔一侧或二侧有囊性、不活动包块。
诊断依据:
1.下腹或腰骶部痛、白带多。
2.慢性输卵管炎在子宫一侧或两侧触及条索状物;输卵管积水或卵管卵巢囊肿则盆腔一侧或两侧扪到腊肠型、固定的囊性包块;如是盆腔结缔组织炎,则在子宫一侧或两侧片状增厚、压痛,骶骨韧带粗、硬、触痛。
治 疗:
治疗原则
1.采用中西药综合治疗。
2.包块明显或病源虽小但反复发作选用手术治疗。
用药原则
1.包块不大者先选用“基本药物”治疗。
2.轻度输卵管炎合并不孕,要求生育者选用宫腔注药,用药期间禁性生活。
3.宫旁组织炎者在全身用药的基础上加用宫旁封闭,效果可能会更好。
4.病情反复,体质差者加强支持疗法。
5.加用物理疗法,如超短波、短波、微波、磁疗离子导入等辅助治疗。
6.包块明显或包块虽不大,但反复急性发作可考虑手术治疗。
预防常识:
在科学发展的今天,拥有众多强有力的抗生素,能有效地治疗急性盆腔炎。急性转为慢性,与用药不规范,使细菌产生耐药性有一定的关系。因此,预防本病的关键注意卫生包括经期卫生、产期卫生、性卫生等。急性盆腔炎在生病期一定要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彻底杀无致病菌。另外,有不少诊断为“慢性附件炎”患者,仅仅是在妇科检查时发现宫旁有压痛而下的诊断,给患者身心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触痛与检查者手法有关。如不具备其他阳性体征,诊断要慎重,部分患者宫旁压痛,可能是宫旁组织炎,后者可以是由慢性宫颈炎引起,所以,治疗上应包括宫颈炎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