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CC VS SIP --NGN协议的较量
BICC VS SIP --NGN协议的较量 BICC VS SIP --NGN协议的较量
--------------------------------------------------------------------------------
基于软交换的下一代网络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能够实现呼叫控制和承载控制相分离。在通信的呼叫与控制方面,从国际电信联盟(ITU-T)及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ETF)两大组织的标准研究来看,有两个协议的研究发展值得关注,那就是BICC(承载独立呼叫控制协议)和SIP-T(SIP for Telephony)。
各报家门
(1)BICC
BICC是由ITU-T SG11小组制定的,其主要目的是解决呼叫控制和承载控制分离的问题,使呼叫控制信令可以在各种网络上承载。如MTP(消息传递部分) SS7网络、ATM网络、IP网络等。BICC由ISUP(ISDN用户部分)演变而来,是传统电信网络向综合多业务网络演进的重要支撑工具。
目前BICC协议由CS1(能力集1)向CS2、CS3发展。CS1支持呼叫控制信令在MTP SS7、ATM网络上的承载,CS2增加了在IP网上的承载,CS3则关注MPLS、IP QoS等承载应用质量以及与SIP的互通问题。众多设备制造商和运营商都参与了CS3标准的制定。
(2)SIP-T
在介绍SIP-T之前,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一下SIP协议。SIP即会话发起协议,是IETF制定的多媒体通信系统框架协议之一。它是一个基于文本的应用层控制协议,独立于底层协议,用于建立、修改和终止IP网上的双方或多方多媒体会话。SIP协议借鉴了HTTP、SMTP等协议,支持代理、重定向及登记定位用户等功能,支持用户移动。SIP通过与RTP/RTCP(实时协议/实时控制协议)、SDP(媒体描述协议)、RTSP(实时流协议)等协议及DNS(域名服务器)配合,支持语音、视频、数据、电子邮件、状态、及时消息、聊天等。
SIP-T是SIP的扩展协议,增加了对电话应用的支持,继承了SIP的灵活性,比较适合于IP网络。扩展的SIP-T可以使SIP消息携带ISUP信令,为基于SS7的PSTN网络用户和基于SIP的IP电话网络用户间的呼叫建立提供了互通机制。
二者比较
总的来说,BICC是直接面向于电话业务的应用提出的,来自传统的电信阵营,具有更加严谨的体系架构,因此它能为在NGN中实施现有电路交换电话网络中的业务提供很好的透明性。相比之下,SIP的体系架构则不像BICC定义的那样完善,SIP主要用于支持多媒体和其他新型业务,在基于IP网络的多业务应用方面具有更加灵活方便的特性。
采用BICC体系架构时,可以使所有现在的功能保持不变,如号码和路由分析等,仍然使用路由概念。这就意味着网络的管理方式和现有的电路交换网极为相似。
而如果采用SIP-T体系架构,情况就不同了。从路由角度看,在NGN中引入SIP-T有两种可能的方式:一种是保留路由概念,那就是使路由在SIP环境中没有任何意义;另一种是改变路由,以迎合SIP环境。
第一种情况下,呼叫服务器 、号码、路由分析和信令以及业务的互通等功能保持不变,路由分析指引到目标IP地址的寻址,正常的ISUP消息封装在SIP消息中传送。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将SIP-T看作是一种在ISUP上附加了封装信息的新协议。第二种情况是基于ENUM(IETF的电话号码映射工作组)数据库的。在这种方式下,呼叫服务器的呼叫控制和现有电路交换网中的呼叫控制相比,是完全不同的。呼叫控制中将没有号码和路由分析,但是仍需业务映射和互通。由于不使用电路识别码CIC、ISUP管理进程、消息传送协议MTP,标准的ISUP协议要相应修改。对处理突发事件的进程,例如SIP和ISUP消息的不匹配、重启动、过载处理等需要健全。网络的管理在某一程度上得到了简化(如无需构建信令网,没有路由定义)。另外,和现有网络相比,运营商对网络的控制减少,控制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采用SIP-T协议在某种程度上会丢失一些现有电话网络中的功能。要引入这些功能,则需要对SIP-T协议进行扩展。相比较而言,BICC基本能提供所有现有电话网络的功能。相信,经过修改并标准化的SIP-T可以达到BICC对传统业务的支撑能力,但是需要明确的是,运用哪种网络原则,适用哪种“路由”处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