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7月底买了C-700, 同时在PCHOME上申请了这个ID, 随着DSLR的升级完毕. 以后C-700就没有什么使用的机会了.不过对于这台机器, 还是很有感情的.也不想出了, 留下来做备用机吧. 想想当年的紫边王, DC器材的争议热门. 仿佛是前两天的事情. 不过对比这么多来的DC的发展, 除了象素提高, 其他方面的进展也不是很大.
C700的主要参数:
CCD: 200W
光学变焦: 38-380MM(35MM换算)
光圈: 2.8 - 3.5
快门: 1/2000秒
C700的主要问题:
广角不足.
紫边严重.
成象质量一般, 主要是暗部噪点严重.
C700的优点:
体积小, 重量轻.
光圈指标优秀. 长焦没有大光圈是很难受的.
做工优秀, 三年下来, 没有任何质量问题. 表面没有掉色, 看上去还象是全新.
由于没能广角, C700的拍风景是比较弱弱的, 不过长焦加大光圈, 拍人像很有优势, 上一张我儿子的照片:

C700的相机成象质量在光线充足, 远焦端, 大光圈时比较好. 所以常用这个设置来拍片子, 容易取得很好的效果. 也容易虚化背景, 突出主体. 再上一张上面图片的原图100%剪下来的一块.

小DC拍人像的几个要点总结:
1, 尽量在早上9:00, 下午4:00左右的晴天.
2, 尽量使用侧光或侧逆光.逆光时可以用闪光灯补一下,估计玩DC的人能常不会带反光板. 正面用光面部容易出大平板.
3, 用长焦, 就是变焦开到最大, 光圈开到最大. (前提是快门上限可以承受). 这样做有几个好处, 一是减小景深, 二是增加快门速度.提高长焦成像的稳定性.由于C700在室内的表现不佳, 所以拍摄时不要怕麻烦, 多选用一些室外的环境, 采用绿地或大片的单色调背景为宜, 如果是背景复杂情况下, 一定要虚化掉. 以突出主体. 人物的服装也最好的背景形成比较大的对比为好.
另一点, 由于DC的固有问题: EVF取景的延时, 快门的延时. 所以在表情的扑捉是很因难的, 远一点的, 在LCD上根本看不清表情, 这种情况下, 就只能用量来补足. 用连拍或多拍几张. 最后取比较好的.
这一张是今天四月份在上海植物园拍的:

C700广角太小, 拍风景很难受, 由于环境限制, 很多场景拍不全. 不过强烈不建议大家买什么广角镜, 没有性价比. 如果你喜欢摄影, 不如存点钱下来升级DSLR, 因为绕来绕去最后还是上DSLR, 多绕一次就多花一笔钱...当然了, 米人就另当别论了.
C700的广角畸变也较严重. 长焦畸变几乎为0, 所以大家要利用优点. 避开短处. 但并不是说C700的广角不能用的. 在某些场合的效果还是过得去的. 这是刚买C700不久, 在上海拍的, 地点大家都知道了.

做为第一代的长焦机, 不过C2100才是真正的第一代...C700算是C2100的简化版. 画质和紫边都不如2100, 不过重量体积, 电池性能要好于2100. 当年的长焦机只有三个选择, 2100, 700, PRO90. 应该说PRO90是其中最好的.
个人觉的, 拍片片的关键是:
1, 充分了解自已的器材.
2, 掌握光线的特点, 利用光线的方向, 颜色, 阴影.
3, 掌握构图的基本要素.
第1个, 我自认还是可以的, 这个相机已经用了3年了. 第2, 3两个就差很远, 有很多都是和坛子里的大侠学习的.这张照片的用光是学习了当年用C700的另一个高手(德军)的做法, 采用逆光+长焦, 产生一种通透的感觉. 纯属照猫画虎:

这一张也是, 就是房子附近一个拉圾堆边上拍的. 呵呵:


我的小宝宝三个月大的时候拍的. 现在已经1岁零四个月了, 满地乱跑会叫爸爸, 妈妈了.有时候, 真觉得自已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关于紫边的话题:
用过C700的用户都要过紫边这一关, 关于紫边出现的原因, 查了很多资料, 也没有搞清楚. 总之有两大论点: A, 紫边是CCD固有的问题,所有的DC都有一些, 只是程度上有所不同. 证据是FC上重来没有听说过这个问题, B, 镜头问题, 如果加入控制色散的镜片会有效减小紫边. 证据是采用相同CCD的不同DC, 紫边程度不同.
反正我也糊涂了. 不过C700上, 收缩光圈可以减少紫边问题是实践出来的. 所以常常推荐新手用小光圈以减小紫边...有一个时期我也是这样, 后来发现很难出好片. 画面的锐度, 清楚度下降很好. 紫边只是出现在反差大的边线处. 过曝的话尤其明显. 如果你的画面上能控制反差的程度(如避开树林逢隙处是过亮的天空...). 完全可以使用大光圈. 就C700来说, 个人觉得F3.5成像最好. 所以, 我还是常常用大光圈.
树叶后的天空是C700最容易出紫边的地方, 不过在早上的太阳照在树叶上, 前后明暗差别不大的情况下, 还是可以使用大光圈的. 虽然紫边虽然是C700的招牌问题, 但是一定不要怕它. 明白它产生的条件, 就容易避开他.
这张片子是前年回大学参加十年同学会时拍的. 十年弹指一挥间. 总是让人感慨万千: 当年的银杏树依然生机勃勃, 不过人世间已经面目全非了:


虽然只是200W的机器, 用好了, 一样可以拍出高画质的PP, 在500W, 600W, 800W象素流行的今天, 200W肯定是过时的产品. 但是它还有一些优点的. 比如说, 色彩还原, 虽然出了O家, 入了C家, 不过对于C700的色彩表现, 我还是非常满意的. 虽然没有富士的艳, SONY的锐. 不过很真实, 尼康的机器也是如此. 比如说995.

关于PS, 有人把非PS的图象的悦目程度当成是DC的硬指标, 我觉得DC的色彩还原程度, 分辨率才是硬指标. DC比FC最大的好处就是很方便的PS后期处理. 不要暗房, 药水. 只要一台普通的电脑就OK了.
关于分辨率测试, DPNET上很多代表机器的测试. 要买机器的人可以去看看.
PS中我常用的就是自动色阶. 很简单. 但常常有很好的效果, 虽然色彩有点失真了, 但看上去更舒服... 下面就是PS后的图片:

坛子里有一个拍风景大侠: 非物质GG. 他的贴子差点让PCHOME破产(发的钻石太多了)他的风景照真的很好, 看过的朋友应该都同意我的说法. 有人回贴问, "你拍得这么好, 是不是PS的". 他回答: "不PS的图片我不上的. "
当时我也以不PS出好片为目标. 后来想想非物质的说法很有道理. DC只是片子的前期处理. 认真PS并上传最好的作品是对看的人的负责. 虽然PCHOME是个大众化的论坛...不过还是很看不下去一些人乱上传一些乱拍的照片,有些连焦点没有对好.这样对于提高技术也没有好处的.
这一阵上片片很少, 确实是感觉自己没有什么出彩的片片. 加上坛里的好片也太多, 看多了也有点审美疲劳...不过最近还是看了一个很好的贴眼睛上天堂.整整看了我3个小时这一张也是拍于02年10月, 在我母校所在的城市大连. 与同宿舍的舍友们会面, 真的是说不完的话, 不过还是什么也别说, 抄把对子(上海可能叫拖拉机吧)回味一下吧. 大连星海公园里面的一个建筑. 自动色阶 + 缩放处理:

这一张是今年四月在植物园拍的, C700的白平衡还算可以, 一般用自动就可以, 就算是有一些偏差, 也可以在PS中调整.

接下来谈谈关于偷拍的话题, 10X, 小体积, 都是偷拍的利器. 有一段时间, 坛子里不让贴关于偷拍的话题, 于是乎, 抓拍的话题多了起来...大概有10X的XD,多少都会偷拍几张吧...偷拍违不违法? 这个问题也介入了讨论, 个人认为偷拍要掌握几个原则:
1, 偷拍要在公众场所, 不要偷到别人家里去了. 就算偷到别人家里, 也千万不要上传贴图. 否则...嘿嘿, 后果自负.
2, 偷拍题材不要带有人身攻击, 如跑光一类的. 如果你不幸拍上了, 参照第一条. 或是明显有贬义的题材.
3, 偷拍的片片不要用于商业, 用于色友间交流抓拍技巧, 还是可以的.
所以只要符合上面几个条件, 还是可以拍的...
一个偷拍者的解释:
一个风高月黑的夜晚...搞错, 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 大萝卜带着他心爱的C700去黄山一游. 看见了叹为观止的景点. 想拍下来有古人题字的石块, 回去修练书法...不过, 大家都知道了, 这种地方, 这种景点, 总是一个人下来, 一群人上去, 等了足足600秒, 总算没有人, 我赶快按下快门. 回来一看, KAO, 怎么多了一个人, DC快门的延时真不是盖的...所以, 你知道吧, I不是有意的.

这个MM只有6岁吧, 不过这个眼神真是不象她的年纪

拍花卉最要用微距模式, 不过C700的微距在长焦端只有0.6 - 1米, 太近无法对焦...是比较弱的. 用点测光为宜. 有时要加一点曝光补偿. 就是白加黑减...不过用曝光包围的方式连拍也是一个办法...C700的LCD并不能真实反映拍到的情况. 所以多拍一些, 在电脑上过滤.

在室内或阴天下使用长焦, 很不容易取到好的效果, 如车模, 时装SHOW一类的, 用C700的用户有时间可以偿试一下.不过不知道后来的升级产品, 如C770的暗部噪点的问题解决的怎么样? 同意yeahning的说法, 这个问题才是最大的. 严重限制了C700的使用范围.

如果一定要拍室内, 不要开太大的变焦, 用广角 + 大光圈. ISO尽量保持100, C700的高ISO形同虚设, 噪点增加的太多了.
上面一张是10X的, 这一张是3X的. 画质好了很多. 因为距离太远, 不得不开变焦. MM是同一个人.

为什么我要从C700升级到300D?
其实原因很简单, C700的室内效果太差, 很多时间想给小宝宝拍点照片, 但是暗光源条件下, C700表现太差, 不能开闪光, 怕伤了孩子的眼睛, 又不能开高ISO, 高ISO下全是麻麻点点的色班...
这次进了300D后, 会再进一个50/1.8, 我是穷人, 就不考虑50/1.4了. 大光圈加上高ISO的良好表现, 应该出点不错的片片...
对比了消费级的DC, 在高ISO情况下的表现和DSLR还是差距不小的, 以后主要定位在拍点人像...当然是优先服务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