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索尼中国的主页上,索尼将旗下数码相机分为三大系列,定位专业的F系列、意在家用的P系列、还有直指潮流时尚 一族的时尚系列。其中时尚系列又按其不同目标人群分为实用大屏幕的W系列、超薄大屏幕的T系列、体积小巧的L、U系列还有带有实验意义的M系列。在时尚系列中最受欢迎的便是超人气的T系列了。

索尼的T系列从去年的T1开始。凭借当时唯一的2.5寸大屏幕、"11.7mm厚度的机身与优雅脱俗的机身设计,T1很快抢占了广大追求品味潮流人士挑剔的心。随后,索尼又在原有优雅银配色的基础上推出典雅黑版的T1与外观更活泼、使用特殊亮闪涂层的T11。与T1相比,T11并不是一款全新的机型。T11使用了与T1相同机身电路、镜头,只在外形作了改变。但由于涂层风波与镜头缺乏保护的问题,T11的销量未如T1般理想。

高傲的索尼不容许自己有任何的失误,在总结了T11的经验后,索尼在T11推出市场后不到半年的时间内,在PhotoKina上推出了T系列的第三款产品:索尼 DSC-T3。对于T3,索尼可谓赋予厚望,为了将T3尽快抢占市场,索尼更将广受欢迎的T1停产,目的便是力推T3占领市场。

索尼T3到底有何能耐?足以让索尼在内部会议上大呼将其彻底取代一代经典T1的江湖地位呢?下文将会为各位详尽阐述。样张
T3与T11、T1的CCD,镜头都是一样的。对于T3的样张笔者不想再参入太多内容了。都是同样的机型,再说太多确实不好,T3与T1/T11的成像质量都是一摸一样的,再说容易让大家感到厌倦。在这里,笔者特意准备了T1与T11的样张。以便大家参考:T1/T11样张分析。在T3的评测里,笔者只想补充进有关T1/T11评测里面缺少的人像与夜景样张。总体而言,T3的镜头解释力还不够,但再紫边控制上却做得很好。另外,由于CCD感光面积太少的缘故,T3的画质颗粒感还是较为严重。




抛开索尼T3像素不变的问题。T3还是一款不错的机型。不论从成像,外形,操控性而言,T3都是目前大屏幕数码相机中的佼佼者。最重要的是,T3改正了T11没有镜头保护盖的问题。在T1停产的时候,T3绝对有能力填补T1停产后,索尼大屏幕数码相机在产品线上的真空。
对于T3而言,其最大的敌人可能是奥林巴斯同样超薄、同样大屏幕的AZ2。不过,目前AZ2还没有上市。我们还不能将二者作出比较。所以,目前的索尼T3已经占据了超薄大屏幕数码相机的皇者地位。对于那些喜欢大屏幕,又不想再购买已经停产的T1的朋友而言,T3确实是不错的选择,毕竟T3与另外一款大屏幕T11比较,T3还是拥有一个很使用的镜头保护盖的。
优点:
2.5寸大屏幕,显示效果一流;
五百万像素,微距一流;
机身超薄,金属机身;
拥有镜头盖
缺点:
使用价格昂贵的MS Duo记忆棒
镜头解释力不高
没有三脚架接口






在外形设计上,T3继承了T系列金属机身、超薄机身、超大屏幕的特点。与T1相比,T3没有了用以保护镜头、启动相机的金属滑块,这样使T3的机身厚度降低不少。与T11活泼青春的线条相比,T3的线条更刚强、富有力度。虽没有T11的特殊亮闪涂层,但T3的金属质感银色外壳却能耐得岁月蹉跎。而且T3拥有T11没有的金属镜头盖。笔者感觉,T3在设计上同时兼具了T1、T11的优点,既有T11的厚度,又有T1的镜头保护。
T3的金属外壳表面做了抛光处理,机身顺滑,不容易沾上指纹与灰尘;缺点是摩擦感不强,容易从手上滑落。由于延续了超薄机身设计,所以T3的握持感并不好,但对于这样一款设计定位时尚潮流的机型而言,太多的要求都是过分的。毕竟T3的外观设计是让你看的,让你欣赏。有时候,笔者也会感叹,到底现在的时尚数码相机是设计出来艺术品,还是日常消费品。或许,这就是生活美学化的体现吧。

笔者的这部UT320体积算是较小的小灵通手机,与T3放在一起,大家可以更加直观地看到T3的体积大小。

像T系列的其他机型一样,T3也是采用了潜望式镜头设计,镜头变焦在机身内完成,这样大大缩小了机身厚度。而T3的镜片是通过卡尔蔡司质量要求的镜片,所以搭上了Carl Zeiss Vario-Tessar标记。由于机身较小,所以T3使用了成像面积较小的1/2.4寸,五百二十万像素的CCD。T3受限于镜头口径,所以光圈值比较小,仅有F3.5-F4.4。T3镜头等效35mm的焦段为38-114mm,三倍光学变焦。另外,在镜头左边的便是闪光灯与自动对焦辅助灯/自拍提示灯。
T3与T1、T11镜头最大的不同是:T1拥有滑块作为其镜头盖,T11没有镜头盖,而T3则拥有一个小巧的内置镜头盖,可以很好地保护镜头,而不会像T1那样额外增加相机厚度。

T11没有提供镜头盖,不受市场欢迎。请各位注意的是,T3与T1,T11使用的镜头完全相同。


T3正式行货在相机机顶都会有一个相机编号的标签。在机顶的右方,长条型的便是T3快门键。在T3拍摄过程中,半按快门键可以锁定焦距。在快门键下方的是闪光灯充电指示灯(CHG),橙灯闪烁表明闪光灯正在充电,而半按快门时闪光灯长亮表明充电完成,可以拍摄。在闪光灯右边,是T3的电源开关。而在快门键左边,就是T3的麦克风。

仔细留心,就会发觉,T3的电源开关与T1,T11相比有了改变。充电指示灯,电源开关,麦克风的相对位置都作出了改变。

提起,索尼的T系列,就不得不提其2.5寸,21.5万像素的超大LCD屏幕。该LCD采用了索尼的“晶彩屏”技术,对比度,亮度,清晰度、色彩鲜艳度都较普通LCD有了大幅提升。同时,T3的液晶屏在强烈的日光照射下,依然能够清晰地取景。由于T3与T11使用了相同的液晶屏,下图是T11在强光下的显示实际效果。

既然有了这么优秀的LCD,自然可以取消鸡肋的光学取景框了。T3没有配有光学取景框。所以大家想关掉LCD省电也不能了。下文将会对T3的耗电与操作作出详细评测。

T3的机身按键布局与T1,T11一摸一样。但是T3将四向导航键改为了黑色,显得更为醒目。T11的机身按键设计与T1一摸一样。T3各键分布合理,凹凸有致。由于T11按键排列较为紧密,手指较粗大的朋友使用起来会觉得不太舒。T3的变焦键设计较小,变焦操控感一般,变焦反应速度并不太灵敏。
变焦键的下方是闪光灯充电指示灯。在闪光灯充电指示灯下方,是众多的功能按键,其中包括;莱单键,四方向导航健,确定键,图像质量/删除键,屏幕键。为了节省空间,T3的四方向导航键的每个按键都多分配了一种功能。在拍摄时,上键负责闪光灯设置,下键负责自拍功能的开启关闭。左键是拍摄时候的即时回放,右键负责微距。
在左键的上方是菜单键,在左键的下方是屏幕按钮,通过它,可以关闭T3的液晶屏幕灯。此外,在四方导航键右下方,拥有T3的REset键,如果不小心误按下,将会将所有数据重设为出厂前的状态。

T3与T11、T1到底有有何不同,通过上图,各位读者可以有更深的理解。T3挂绳口,与T11硕大的挂绳口相比,显得纤小得很,设计比较像T1。

在挂绳孔之上的,便是T3的模式开关。通过上下推动,可以在回放模式,拍摄模式,短片模式之间转换。

所有T系列机型都一样,外部数据连接都只有机底下方的一个数据/充电接口。相机充电与电脑连接数据都需要都过连接相机底座。T1、T11没有三脚架接口的问题并没有在T3上得到解决。T3仍然没有三脚架接口。如果想外加三脚架,请大家出去购买一个数百元的索尼原装T系列机身套吧。但是,好像索尼并没有为T3推出专门的机身套,如果大家想买的话,需要购买T1专用的型号来代替。

近期索尼很喜欢推出自己的MS Duo记忆卡。而且,索尼MS记忆棒售价一直很高。这样大大增加了购买T3的成本。T3随机配送32MB的记忆卡,只能保证T3在5百万像素,最精细画质的情况下拍摄12张照片。建议大家还是出去购买一样256MB的MS Duo卡吧。另外提醒一句,索尼原装的记忆棒无论行货还是水货都是没有保修的。想保修,请购买SANdisk的产品吧。

索尼的时尚机型很喜欢使用自己的NP-FT1锂电。电池容量为3.6V,2.4Wh。电池在日本生产。T3与其他两款T系列机型在电池续航能力上也是一致的,在LCD开启下可以拍摄约80分钟时长,大约可以拍摄170张照片左右。NP-FT1在市场上没有其他替代品。如果想买多一块电池,不是购买索尼昂贵的原装产品,就是买性能不怎么样的兼容货色。


T3的附送底座颜色是黑色的,与银色版的机身颜色有点不太相衬。不过T3还有一个黑色版的。将黑色版T3放在黑色的底座上,那才比较COOL吧。

T3的底座与T1、T11的底座没有多大区别。只是T11的底座要迁就T11较宽的机身,底座两边留出地方。实际上,可以将T3放在T11插座上面充电与数据传输。但不可将T11放在T3的底座上。
以下是,T3的随机配件。
● 可重复充电智慧型锂离子电池NP-FT1一个
● 交流电转换器AC-LM5一个
● 视频连接线一根
● USB连接线一根(标准A-标准B)
● 32兆Memory Stick Duo TM记忆棒一根
● Memory Stick Duo 适配器
● 电源转接头一个
● CD-ROM一张(软件影像处理软件 PIXELA Image Mixer 1.5版本for Sony + Image Transfer + USB驱动程式软件)
● USB底座UC-TA一个

T3的拍摄界面与T11完全相同。T3的对焦速度令人满意,在光线充足的情况下,T3只需约半秒的时间即可完成对焦。此外,在弱光的条件下,由于有对焦辅助灯的帮助,T11依然能够准确完成对焦。甚至在LCD液晶显示屏已经显示不出景物的时候,T3依靠对焦辅助灯依然能够完成对焦。对于一款卡片式便携数码相机而言,T3的对焦能力值得赞扬。
而且,T11的拍摄画面显示参数详细,提供了实时直方图显示,能够帮助用家判断准确的曝光。

T3的对焦系统与索尼的其他机型相比没有任何改进,T3可以对画面的上、下、左、右以及中间等5个点确定区域进行自动对焦,此功能对于拍摄合照或多个主体时相当有用。除多点AF外本机还有中心AF和定点AF对焦功能,适合不同情况下使用。多点对焦速度最快,但精度不高。中心对焦是相机对液晶屏的中心较大区域对焦,对焦精度中等。定点对焦是对中心点对焦,这种对焦模式速度最慢,但精度最高。

T3的菜单依然是索尼一贯风格。在拍摄模式上,T3与T1一摸一样,都是具有八种情景模式( 放大镜模式、夜景模式、夜景人像模式、风景模式、雪地模式、海边模式、运动模式和烟火模式)。尤其值得一提的是,T3与T1可以在放大镜模式下,实现1cm的微距拍摄。这对于一台便携式数码相机而言,绝对是一个记录。当然,在放大镜模式下,T3倘若进行变焦的话,将会开启智慧变焦,也就是开动数码变焦。所以大家在使用放大镜模式的时候一定得小心。
平衡

T3的ISO值可以选择AUTO、100、200、400四项,这与T1完全一致。

T3的白平衡模式分别有自动白平衡、日光白平衡、阴天白平衡、荧光白平衡、钨丝灯白平衡和闪光白平衡等六种模式,其中闪光灯白平衡是一般专业相机才有的,这个选项在T1的时候已经出现过了,在T3上再次出现,也不会再觉得新鲜了。T3也缺乏了手动白平衡,不能应付一些特殊的环境,这相信也是和本机的市场定位有关,面向的不是摄影爱好者,再多的手动功能用处也不大,反而会增加本机的使用复杂性。
相机设置菜单

与T1相比还是没有改变。在T3的相机设置菜单里面,你可以设定对焦的监控方式,数字变焦的开关,时间日期,闪光灯红眼减弱的开启,AF照明灯(对焦辅助灯),自动检视(拍摄后图像回放),格式化菜单,LCD亮度,显示语言等功能。在语言选项里,T3提供了6种语言,7种字体(日语、英语、葡萄牙语、西班牙语、汉语(简)、汉语(繁))。
在这里不得不说一点题外话。从T1到T3近两年年多的时间里,索尼公司一直都没有对其数码相机的菜单系统进行过改进。其中,W1,P100等数款新机型都是在使用老式的菜单,甚至在新推出的P150里,菜单系统依然没有改变。而T3呢?更是索尼公司在对T1机身基础上修改而来的产品,在性能上没有任何创新,变的只是外形。 T11的短片拍摄功能索尼公司旗下数码相机的短片拍摄能力一直都不错。T3可拍摄640x480的短片,在使用Memory stick duo记忆卡时,可以拍摄640x480,15fps的短片;在使用Memory stick duo Pro时,可以拍摄640x480,30fps的短片。T3的短片拍摄能力与T1相比毫无变化。

在短片拍摄里,用家可以调节曝光饱偿,测光,白平衡,图像效果等参数。但在拍摄过程中不能变焦。T3在短片拍摄过程中,对焦速度较慢。由于T3与T11实际都是使用了一个机身电路设计与同样的镜头,所以其动画拍摄能力与画质都是一致的。在下面的测试短片里,大家可以实际感受T11的短片拍摄能力,也能了解T3的动画拍摄能力了。拍摄使用随机的32MB Memory stick duo,拍摄640x480,15fps短片。
图像回放功能

在图像回放上,T3(T1、T11)充分发挥了大屏幕的优势。利用2.5寸,21.5万像素的液晶显示屏,T3(T1、T11)一次可以最多显示16张图像的略缩图。在单张照片回放上,T3(T1、T11)可以最大放大5倍回放。不过,在图像回放时,T3(T1、T11)都依然保持了索尼的老毛病,每次更换一张照片显示,总要先显示一个模糊的图像,再慢慢变得清晰,影响了连续回放图片。对于索尼在T系列上的创新精神,笔者只能用失望来形容,索尼已经在T1的基础上连续推出了T11与T3,不知道什么时候,索尼才能推出一款全新的T系列机型呢?

对于图像后期处理上,T3(T1、T11的功能与其一致)提供的功能比较简单实用。提供了图像保护,裁减,直接打印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