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知道索尼T7是最薄的数码相机,但在把真机拿到手上之后还是被不小的震动了一下,很长时间里都认为卡西欧的S100已经达到了带光学变焦数码相机机身厚度的一个极限,毕竟还要把镜头,线路板,LCD等那么一大堆的复杂东西装进去的,但当看到了T7的那一刹那,老的概念被彻底推翻,原来数码相机真的可以做到那么薄的。

轻轻扁扁的T7,放在办公桌上,不注意的话很容易会被误认为是一个大号的名片夹,银白色全金属机身非常的简洁,机身正面如果撕去了那张标注着三倍光学变焦蔡司字样的贴纸,就只剩下了一个兼做电源开关的大镜头盖了,这样的设计来自于T系列的开山鼻祖T1。翻过机身,背面依然是如同T系列招牌似的2.5英寸超大LCD屏幕。

在现在大屏文化流行而像素却越来越低的今天,索尼并没有随波逐流,高价高质依然是索尼坚持的原则。这块LCD的像素高达23万,相比卡西欧里LCD已经算是不错的Z55用的那块,T7的像素高了整整一倍,所以两者的显示质量也是有相当大的区别的。

T7机身的按键并不算多的,数了一下,不算四向键盘里的,一共也只有六个,绝大多数的操作都是依靠菜单来实现的。采用了双电源开关设计,除了那个最常用的兼职镜头盖,机身的侧面还有一个独立的电源键,这样做的好处是在不想拍照而只想浏览照片的时候,就不要打开镜头了。变焦键和快门都被安排在了机器的顶端,电池仓与卡仓分开设计,电池仓位于机身的侧面,而卡仓位于机身的底部。机底有一个螺纹孔,但并不可以连接三脚架,具体的作用我们后文会详细的说的。

从指标参数上来看,T7与前辈的T3和T33非常的接近,同样的510万像素CCD,同样的三倍光学变焦镜头,都是相当与传统35MM相机的38-114M,,虽然T7的镜头被压缩在了那么扁的一个机身里,但仍采用了和T3,T33相同的八组十一片设计,在口袋机里这样镜头算的上是比较复杂的了。ISO值从64-400,快门速度范围从1-1/1000秒,从这个参数来看,配合F3.5的最大光圈值,T7的夜景拍摄能力已经是注定了和它那两个前辈一样都不会有上佳的表现了。T7的最小拍摄距离为8厘米,但当打开了放大镜模式后,T7可以在距离被摄物体一厘米的地方完成对焦,不过在此模式下拍出的微距照片除了中心点外,其他的部分变形都比较大,如无特殊情况还是建议使用普通的微距功能。

打开T7的盒子,配件很多,除了必要的电池,光盘,电池,充电器,说明书,保修卡外,还多了两件东西。首先是一个底座,上面我提到过的T7的下部有一个螺纹孔但不能装三脚架的,这个螺纹孔就是用来和底座相连接的,当把机器放在底座上并拧紧了螺丝后,再通过底座下面的螺纹孔和三角架相连接。


原本以为这个底座和柯达,卡西欧的一样带有数据传输和充电功能的,但在研究完了说明书后得出的结论是此底座实际的用途只是T7与三脚架之间连接的一个转接而,已并没有包含其他什么特别高的科技含量。另一个多出来的是集线器,此物一端连接相机机身,另一端有三个孔,分别是电源,数据和AV输出。


但奇怪的是T7标配的充电器是一个独立型的,只能对电池充电而不能对直接连机充电,以前索尼数码相机但凡是用锂电池的,都是电源适配器直接连到相机充电的方式,独立充电器是选购件,而不知道这次怎么会换过来的。从速度上来说的话,T7依然保持着T系列高速开机,高速对焦的优良传统。索尼数码相机在回放照片的时候有一个恶习,先显示一个低分辨率图片,然后再到高精度。用索尼数码相机回放照片总有拖泥带水的感觉。T7在这方面已经有了巨大的改进,切换到回放档以后,照片显示的非常快,而且一出来就是高精度的,配合23万像素,2.5英寸的高素质LCD屏幕,用T7来看照片是非常让人愉快的。这块高素质的LCD在户外比较强烈的光线下依然能够正常取景,另外,索尼还设定了一个高亮模式,不过这样对电池的消耗量就要大很多了。

由于机身缩小了,原来T系列使用的FT1电池的厚度已经不适合 T7使用了,全新的FE1电池在体积缩小的同时容量也缩小了不少,在完全满充的情况下,FE1也只能提供T7七十分钟左右的待机时间,如果再算上使用闪光灯,开关机器,浏览删除照片等等,T7是属于那种必须要配备第二快备用电池的相机。

操作手感上T7实在是一般,首先,LCD屏幕设计的过于靠右,留下可供手持的地方仅十多毫米,还不如一个成人的大拇指宽度。LCD经常被手指所遮挡。大部分的按键都设计在机背的下方或左边,如果在拍摄的过程中想单手改变模式参数是不可能的任务。变焦键设计位置不合理,在快门的左侧,变焦非常的吃力,特别是从望远端向广角端做变焦动作的时候,相机脱手的概率成几何级增长。变焦键过小也过硬,对于MM的纤纤小手来说还勉强,但对大手男士来说要自如操作这个变焦键还有点困难。

最大的问题是在机背的右下角,这个地方在实际操作的时候是直接顶在人手的虎口位置,但索尼把这个与手直接接触的地方设计成了一个尖角,T7使用时间 一长,这个尖角所接触到为位置会有很明显的痛感,如果说上面提到的那些问题还算是可以勉强去接受和适应的话,这个尖角就算的上是我无法接受的设计问题了,而且由于T7本来的持握稳定性就不好,再用力的握机器的话虎口处更疼,要解决这问题我能想到的唯一方法是双手操作,不过这样的话有何必去买这样的超轻薄相机呀,希望索尼T系列的下代产品能在这种小细节上为使用者多考虑一点。

对焦速度在正常光线下T7是非常快捷干脆的,但如果到了弱光的情况下,对焦速度虽然有辅助对焦灯的帮助但下降的也很明显,在一到两米的范围内,配合辅助对焦灯,T7可以在全黑的情况下成功对焦并且成功率很高,速度基本和弱光情况下相同。从T7的样张来看,画面质量并没有出现我想象的因为缩减机身而导致的明显下降。

广角端的畸变比较明显,色调依然保持着索尼特色的鲜艳,锐度一般,但在菜单里有可选择的锐度增加,估计对此会有一定的改善,ISO在64和100的时候画面整体还是算比较细腻的,但到了ISO200噪点明显的出现,ISO400除非特殊情况已经没有实用意义了。

意外发现
一般评测写到这里就算是完成了,我无意间把T7翻转了拿了一下,也就是把原来的机顶当作机底,竟然发现持握手感一下子好了很多很多,看来T7只要在外观设计的时候稍做改进其后继机型还是大有前途的。

总结
T7又创造了一个新的带光学变焦数码相机厚度的新记录,但很长时间以来索尼数码相机无明显设计缺陷的好传统在T7上也告一段落,用并不完美的极品来形容T7也不为过,希望T8,T9上市的时候我们能看到一款再也不会用着手疼的超薄相机。
转自PC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