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康D50配合推出的一支镜头、AF-S DX ZOOM NIKKOR ED ASP 18-55mm F3.5-5.6G(以下简称18-55mm),其规格与佳能300D、350D的套头一模一样,但是超声波马达、ED镜片、非球面镜片的金字招牌让人充满遐想。
AF-S超声波马达、ED镜片、非球面(ASP)镜片曾经是尼康顶级镜头的标志,不过时过境迁,尼康渐渐将这些技术下放到低端镜头上。
当然用在这种档次镜头上的超声波马达还是有所不同的,18-55mm F3.5-5.6G虽然使用了超声波马达,但并不像现在多数使用超声波马达的镜头一样可以实现全时手动对焦;非球面镜片也自然无法跟顶级镜头上的精细研磨非球面镜片相比;至于ED镜片,估计也不是顶级镜头上所用的等级,当然这种纯属臆测,好不好还要看效果。

AF-S、ED的金字招牌
虽然镜身是塑料材质,但18-55mm给人的感觉非常精巧细腻,宽大的变焦环包裹着一层橡胶套,手感很好。不过对焦环就非常单薄了,并且对焦行程极短,很难精确对焦,由于只是提供给初级用户使用,这样的处理方式也无可厚非,另外较短的对焦行程也有利于提高对焦速度。此外对焦时前组镜片转动,不利于偏振镜的使用。

小巧的镜头和小巧的D50非常相称
像所有低端镜头一样,18-55mm F3.5-5.6G也没有对焦距离信息窗,不过还是那句话:入门用户用不上,当然也不会在乎。

镀膜色泽漂亮实拍样张

JPG

RAW转JPG

JPG直出
尼康曾经极度鄙视在镜头卡口上使用塑料材质的做法,但是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尼康也不得不向现实低头。使用塑料卡口的好处是可以降低成本、减轻镜头重量,由于很多入门用户根本不会去更换镜头,不会碰到塑料卡口耐用性不好的问题。

低端镜头塑料卡口是免不了的

单薄的对焦环、没有对焦距离窗

长焦端伸出的长度不算夸张

对焦方式转换钮

泰国制造的镜头,超声波马达、ED、非球面镜片都用上了

7片光圈页片,虚化效果还可以
焦外成像
18-55mm F3.5-5.6G的长焦端焦外成像相当柔和,广角端二线性比较明显。

广角端

广角端焦外

长焦端

长焦端焦外
微距
18-55mm的长焦端最近对焦距离为28cm,实际表现当然没有小DC那么变态,但拍拍虫子还是绰绰有余的,而且28mm是个相当安全的距离,不怕影响了小虫。

微距

100%截图
上图拍摄时风很大,而且没有使用脚架,还不能完全体现这支镜头的威力。镜头变形
这支AF-S DX ZOOM NIKKOR ED 18-55mm F3.5-5.6G的变形不算太厉害,除了广角端有较重的桶状变形外,中长焦端的表现都让人满意。下面三张图片分别是18、35、55mm端的实拍图。

18mm端

35mm端

55mm端
分辨率
数码时代,色彩的调整变得相对简便,暗角、畸变也能够轻松修正,分辨率对于镜头来说越来越重要了。

仔细看18mm F3.5标准模式拍摄下的图片,我们发现中心分辨率偏低,并且高频区域干扰严重、出现了伪色;此外收缩光圈虽然改善了边缘成像,但对中心分辨率帮助不大。在作为对比拍的一组用锐化模式拍摄的图片中,锐化的痕迹非常明显,在高反差反差边缘出现明显的光晕。
其它两组使用不同焦段拍摄的图片情况也大致相同。

18mm F3.5标准模式,中心分辨率不高,而且出现了伪色

18mm F3.5锐化模式,光晕……


紫边是现在的数码相机无可避免的一个痼疾,但优秀的镜头可以很大程度上舒缓这种现象。我们选择了拍摄一个比较苛刻场景:高反差、金属材料。

紫边
总体来说D50+套头的紫边并不令人满意,但并不算超出同级对手很多。

上面绿边、下面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