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联手柯美共同开发数码单反的消息令无数美能达用户活呼雀跃,纷纷表达自己的心情。但也有人对这种合作对柯美是福是祸表示怀疑、有人对其它厂商的前途表示担忧……无论如何,索尼涉足数码单反市场无疑将极大地加大这个市场的竞争,得益的终归是消费者。
zhaogz
柯美的新闻不断,还都是震撼性的。用户的福气啊,数码单反要大发展了。
编者:这个是正面的回应
voia:
引用:
最平淡的就是PENTAX了,不会过几年就这么无声无息了吧?
事实是,pentax有*istD/Ds/DL的时候,minolta才只有一个7D
如果说专业市场,pentax还有645ND,minolta have?
平淡,或者说低调一贯都是pentax的市场作风,甚至在很多技术上都不刻意宣传,不为外人道也!
编者:对其它厂商的压力肯定是有,不过索尼不一定就一定会全赢,这个就表达了对其它厂商的信心
吟平
蔡司生产DSLR镜头仅是的猜测,也用不着什么非要跟KM达成协议什么的,只是存在生产兼容镜头可能性,毕竟传统镜头越卖越少,除了DC廉价镜头外,高价的SLR镜头群也是卡尔流口水的,所以我用“有了XXXX的理由”这样描述,而不是他们一定搞3角关系
SONY 推出自家品牌或者帮KM OEM DSLR时候,套机镜头由蔡司生产也不足为奇,KM反正镜头群不如NC大,SLR机身创新方面从来没输给NC,只是镜头群拖了后腿,今天决心将市场做烂,把蔡司拉入伙死拼也不足为期,再说蔡司,SONY是他罩的兄弟,按索尼高端必用蔡司镜头惯例,SONY搞DSLR怎么能没有蔡司身影呢
摧妞老爹
sony 是个黑寡妇,其野心很大,KM小心爽完被她吃了。
如果SONY得到了KM的机身技术,再让菜丝和来卡给她做镜头(尤其是来卡快撑不住了),真是不得了。
编者:下面这位老爹的担心有点过虑了,即使索尼吃完了km的技术,也不见得有必要把km吞并
柯纳
我也觉得Sony占便宜。
Sony的电池谁都可以买,实际上已经有一些非Sony的电子产品在使用Sony电池。
Sony的传感器也是谁都可以买,以目前的市场来看Sony半导体部门不会改变和Nikon比较紧密的合作关系而倒向KM。
KM的技术目前不对外开放:镜头卡口,AS放抖,等。
还是我前面的观点,这是Sony数码相机部门看见自己的高档DC市场前景不妙想进入数码单反市场的一个办法,而他们挑选了数码单反市场里面最弱(市场份额)的一个,因为这个最弱的伙伴最用合作方式改变自己地位。
编者:不敢苟同这位著名柯大侠的意见,最新数据柯美的市场份额已经跌到1%。别的地方不知道,但是国内市场、渠道做得最烂的就是柯美,再不求变就只有抱着AS技术等死了。
柯纳
再推测一下,当市场上有规格基本相同的两款相机,一台是KM的牌子,一台是Sony的牌子,普通消费者会买哪一台?
和现在市场上Leica和松下的DC一样,Leica卖得多还是松下卖得多?
也许更残酷的问题是,如果Leica不和松下合作,是否能在数码相机市场有份额?
KM是否和Leica一样要堕落到卖身的地步?
编者:老子曰:福兮祸所依……有时候很难说是机遇还是挑战,柯美如果过不了这坎,其它坎一样会磕死它。至秦
来自天涯海贝资深的新闻:
对不住各位,因前些时候因去与Sony洽淡合作事宜,走开了几天,相信大家已看到结果了,现在可以高兴的告诉大家: a9D用CMOS有着落了,而且全画幅CMOS1000片(1200M)价格与现a7D用的CCD相当,这将有效降低a9D生产成本,交货期己初定,作为合作事项之一:允许sony使用AS技术,Sony首先将用于卡片机。
更多消息不便奉告,敬请各位留意公司公告,感谢各位对a9D的关注。
编者:这个爆了猛料
doraemon
我觉得所有这么想的人都有些想多了。
现在KM需要的是占领市场,以及扩大自己在数码单反这一块的占有率。也许很多人会认为
SONY得到很多东西,但是如果KM一直在市场上的占有率很低的话,再好的技术也会没有用武之地。将来甚至可能会被迫低价出售这些技术。与其这样,不如现在把这种东西拿出来,做为一种对未来的投资,以期获得更大的收益。
技术是人发明的,在KM的技术人员推出了这么多有特色的技术和产品后,我们应该相信KM的研发人员依然还有这样的实力。
不管SONY从KM将来得到了什么,按新闻中所讲它会用到美能达系统的卡口,这等于会增加KM一倍的市场占有率,再加上如果蔡司公司推出美能达口的镜头,我想最大的收益人除了KM和SONY,还有就是我们这些忠实的美家粉丝。当数量达到一定程度后,我想镜头包括机身的成本自然都会下降很多。
编者:正道
SeraphHoot
KM镜头那么少
要是产量上不去我看也悬.
我当时上胶片系统就是找不到28-70/2.8这个段的才没入M.....
最后入了C的1V+24-70L............
不过这也让我知道C除了1系列以外的机子的差距........
谢谢M........
carmark
我觉得SONY大概认识到未来对CCD/CMOS的新产品的需求会越来越弱
一个比方:
40万像素的隔行摄像机到现在还是使用的主流,80万像素的逐行现在还是主流的新产品,高清就算普及了,要再次升级到高高清估计也会起码用个6/7年的时间
所以摄像机这个领域,CCD的发展不是最主要的环节,利润当然就不是最高的环节
当一般用户的单反的像素都再作一次升级,到了1000万的时候,或许非专业的单反对像素的要求已经到头了,我们一般能出多大个片子啊,关系的更多的可能是宽容度等。虽然专业单反对像素的要求是没有极限的,但是我听说镜头本身也是有极限分辨率的,总是有个头的,据说,大兔子离这个头都不算太远了(不知真假)
经过最近几年的发展,或许sony已经认识到,自己将要从数码相机的技术领导位置下落到低成本CCD/CMOS生产商了(对CMOS/CCD的要求已经基本停留在一个技术水平了,需要的基本只是生产了),SONY需要给自己寻找新的空间,呵呵,那么多工程师总要吃饭吧
编者:新观念
落花时人
引用:
不知道DSLR领域竞争力越来越激烈之时,价格战也会大大展开,不知道镜头会不会象那机身那样降了又降。
镜头这东西,恐怕是越来越长钱了,因为镜头的生产能力提升不像电子产品那样容易提升的(我们有几家光学厂家的用户,对他们的生产略有所知),尤其是高品质的镜头的生产。而随着数码单反越来越便宜,用户越来越多,对镜头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当机身的生产能力/需求量与镜头的生产能力/需求量不成正比的时候,价格的上涨也就顺理成章了。各位没注意吗,最近市场上无论是C家的、还是N家的好镜头都供不应求了,价格也随之上涨了...
我是一个演员
SONY的优势:
极强的品牌号召力,尤其是对青年
电子研发实力
高水准的工业设计
产品的更新速度
市场推广能力
无论如何是个好消息啊
编者:索尼,只能用可怕来形容00000
知道电子相机时代佳能为什么生产那么多垃圾级的相机吗?为了占领卡口市场。假如你是一个初学者,想买一个便宜的单反,正好佳能有这么一款套机比尼康单机身都便宜。过了若干年D70出来了,你看着挺好但你不能买,因为你的一堆镜头都是EF口的。所以你只能买350这个垃圾。所以对于一般的人来说第一台相机决定了你的系统,机身是不赚钱的,镜头赚的才是大头。尼康后来看出这个苗头,出烂机的水准照比佳能有之过而无不及。现在D50也是这个路子。现在市场80%都是NC卡口索尼想插一腿谈何容易呀。
编者:一切都可以从头开始,索尼还有大把机会
digitaleos
相信不是DSLR那么简单。
松下携手Olympus,Sony看上了KM,谈的还都是DSLR的事,可是DSLR的市场值得松下和sony这样的消费电子厂商关注吗?绝对不值。
松下和sony看好的是由HDTV带来的高清影像消费电子市场和由相机数码化带来的静像消费电子市场,以及更进一步静像与摄像融合带来的巨大的视像消费市场。
Sony和松下需要DSLR厂商高级可交换镜头的固有用户群和成熟的技术。有了sony和松下的加入,相信不久可交换镜头的高级相机也会支持录像了,而且会支持HDTV规格的摄像。然后一路走下去,不用几年,相机和摄像机就变一会事了。
留芳
这里的DX怎么都是低智商的!
SONY不需要和任何人合作,只需要专心研发CCD或CMOS或其他新的感应器就行了,然后卖给SLR厂家,这样做可以赚取更多的利润,比和某个厂家合作要好得多,同时还有可能成为数码相机产业中的INTEL.
编者:这位大侠厉害
digitaleos
引用:
这几年内,不会有革命,只有改良。同时,SONY只能带来感光器件的改良,不会给DSLR技术带来改良。
菜丝与这个合作没什么关系,原来菜丝与SONY合作那么些年,只是提供镜头给SONY生产DC而已。连带合作好象不成立。
至于N的问题,相信这个KM与SONY的合作对其影响不大。预言家与空想家的区别在哪里呢?在于对积淀的理解,前者是考虑积淀,后者不考虑积淀。如同当年亩产万斤粮食的情形一般。
呵呵,我的观点正好相反,现在的DSLR除了感光器件(当然包括存储)其他全是FSLR遗留下来的,真真切切需要革命了。对于数码来说,曾经的单反、旁轴、双镜等等技术和概念都可以送博物馆了。
Sony看好的绝不会是单反市场,更不是KM的单反阵地,同样松下跟Olympus结盟,也绝不是本着所谓的单反去的。S、P这样的消费行业巨头不会有兴趣去加入一个竞争已经非常惨烈,而且已经有明确霸主的产业。
S和P对DSLR感兴趣了,相信看好的不是现在的产品、现在的市场,而是感兴趣拿来改造并为自己的支柱行业服务的。
Sony和松下是摄像机的两大领袖,广播机和专业级摄像机都是可以换镜头的,而准专业级可换镜头的机器只有佳能的XL系列。民用的机器统统不能换镜头。现在的民用摄像机也在拼价格,价格跟DC已经差不多了,厂家的利润空间越做越小。但是可换镜头的摄像机的市场还是空白,如果谁能推出可以使用单反照相机镜头的的可换镜头摄像机,对于中高端个人用户的吸引力也是显而易见的。
当摄像机换代到支持HDTV1920×1080的时候,需要的成像器件如果采用4×3或者3×2比例,象素数就至少要接近300万,如果考虑到用软件除抖动的需要,用1000万象素的成像器件也是必要的。也就是说HDTV 1920×1080p规格摄像机对成像器件的需求跟高档DC或者DSLR对成像器件的需求很接近,一款具有高分辨率成像器件的摄像机没有道理不带照相功能,要满足高质量的摄像和照相,镜头就成了最关键的因素。
现在能满足从消费级用户到专业级用户需求的镜头,只有135镜头,掌握135AF镜头技术和机身技术的只有CNMPO和适马,O是新规格,对于摄像机来说4/3规格比135全幅和APS更合适,C和N太强不会轻易臣服,都想自己做领袖,P家技术和市场都比CNM稍弱,O被松下拉过去了,Sony拉KM就太正常了。
Canon是目前唯一能提供准专业级民用可交换镜头摄像机的厂家,而且Canon的摄像机技术也不错,也是传统上广播机和专业级可换镜头摄像机镜头的最大供应商。他家自己可以做摄像机和照相机一体的东西,而且自己一家的技术力量并不比松下+Olmpus或者Sony+KM弱。如果PO阵营和SKM阵营都合作紧密牢固的话,跟C阵营应该是引导今后数码影像产业的三股主要的势力。几年之后,除了专业领域那些数码机背之类的东西,应该没有专为静像摄影准备的所谓照相机了。民用领域反光镜会死掉,光学取景会死掉或者接近死掉,幕帘结构的机械快门也会死掉。
一款用照相机镜头,但是没有反光镜,没有光学取景,用了大幅面成像器件,能拍HDTV规格摄像的机器,也许一年内就上市了。我绝不信松下或者sony会傻到推出一些跟CNMP现有产品一样结构和功能的所谓DSLR。
digitaleos
引用:
很多人还是太单一地抱着“一鸡鸣等于一鸡死”的思维。
Sony 的 CCD卖给 N 和卖给其他厂的比例相差多少?Sony 会为了一个其他厂而放弃 N ?
晶片工业是个规模工业,手上没准确数字,但估计 C/N 的DSLR站了市场的九成。市场上欠缺的是个有实力的老三,Sony 推起了一个够实力和市场站有率的老三,加上 N , 其晶片市场规模大大超过 Canon , 做到晶片工业的龙头,优化规模工业的效益,才是 sony 的美梦,单纯皆入DSLR给 Sony 的盈利贡献非常有限。
Sony收个KM居然只是为了多卖几个晶圆?要是Sony的眼光跟D老兄一样,明天就该关门清盘了。
Sony现在卖给DC厂家的晶圆数量有NMP三家单反用晶圆总数的几十倍。
Sony自己用在DC、DV上的晶圆也有NMP三家单反用晶圆总数的好几倍。
Sony的晶圆产量比Canon最起码也高了一个数量级,Canon的DC用的几乎也全是Sony的CCD。
编者:digitaleos老兄的对未来的设想看似非常合理,但未来将会如何发展谁都不好说,并且“专业”和“业余”的需求永远都存在差异
kingson
我倒是对DSLR的摄像功能很感兴趣。
我相信色影无忌上90%以上的用单反的人都是玩家和发烧友,而不是真正以摄影为生的人。
我也相信绝大多数用单反的人并不都是严肃的摄影家,就算是严肃的摄影家也并不应该排斥DSLR上的摄像功能。
之所以目前DSLR上还没有摄像功能,更大的原因是技术上的,而不是情感上的。如果要摄像,单反还怎样反?电子取景目前还离光学取景有差距,这个问题需要解决。另外还需要更大的内存和更快的CPU,这些都有待时间来改进。
编者:单反这种取景模式迟早会被更先进的方式取代,或许是电子取景器、也可能有更先进的设计,让我们期待这一天的到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