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Cyber-shot DSC-T5刚发布时,网上言论多用“新瓶装旧酒”来形容它,但是拿到DSC-T5时,我才感受到这个“瓶子”确实太不简单了,DSC-T5可以说是到目前为止,外观最有杀伤力的一款DC,我曾经把T5拿给几位女性朋友试试她们的反应,她们的惊讶表情让我一下子联想到《大内密探零零发》中的那颗硕大的珠子。DSC-T5共发布了4种颜色款式:耀金、炫银、俏黑、醉红,我拿到的是一款耀金色的产品。DSC-T5采用了了索尼Cyber-shot T系列经典的滑盖设计,弧线型的镜头滑盖配合机身左右两边的菱形倒角使DSC-T5整体呈现出优雅的梭型结构。机身右侧的银色镜面“边框”上打着 “SONY”和“DSC-T5”铭文,边框下面隐藏着电池和记忆棒的插槽,这样的造型也让结构更加完整。
DSC-T5加电池的重量只有139克,主体厚度15mm左右,贴上液晶屏保护贴就可以挂在胸前随走随拍,非常轻便。机身面积和扑克牌差不多,但在方寸之间的机身表面却有4种不同质地:正面是淡淡的香槟色的金属拉丝条纹,背面则是香槟色的金属磨砂表面,有细细的颗粒感,镜头滑盖是仿磨砂质地的银色烤漆光泽,上下两端和右侧持机端是电镀银色的镜面,DSC-T5会在不同的光线下折射出不同的光泽。仔细观察,会感到它的做工非常精细,不论是边角还是接缝都经过处理,展现出最完美的弧度,连螺丝孔内的电镀层都一样光亮均匀。闲暇时我总是不自觉地拿在手里细细把玩,手指在不同的质地的表面上摩挲,真有点爱不释手的感觉。有人说过,工业设计是最高境界的浪漫,卡片机在有限的篇幅下要集成那么多的元件,本来就捉襟见肘,能在殚精竭虑地压缩机身之余玩出这么多情调来,怕是只有索尼能做得这么游刃有余了。


索尼DSC-T5具有510万有效像素和德国卡尔·蔡司3倍光学变焦潜望式镜头,等效焦段为38-114mm,最大光圈为F3.5-F4.4。DSC-T5的背面仍然使用索尼最漂亮的2.5英寸23.5万像素“晶彩屏”,精细的画质可以用惊艳来形容,在相机上看照片效果一点也不比电脑显示器上差。和前几款产品相比,DSC-T5最明显的改进是增加了2.5米扩展闪光范围和ISO64,我在拍摄时使用的就是ISO64,这样可以使画面更加纯净,另外,机身下可以直接接三脚架和数据线,省掉了累赘的底座。
DSC-T5设有全自动和程序自动两种常规操作模式,和月夜、月夜人像、柔和人像、风景、雪景、海滩、高速快门、烟火、烛光、放大镜10种场景模式。在程序自动模式下,可以自由选择对焦模式,测光模式,白平衡模式、色彩饱和度、对比度以及曝光补偿等设置,并有亮度显示柱状图辅助测光。T5的测光模式包括:多重测光、中央偏重点测光、定点测光三种,多重测光可以满足日常拍摄需要,而定点测光则能够较好地控制画面亮度,拍出理想效果。
DSC-T5的镜头滑盖也是开机电源,开机时间在1秒左右。拍摄中感觉到,DSC-T5的另一个明显进步是自动对焦速度非常快,几乎在不察觉间完成,对焦的精度也比较高。而变焦速度则比较慢,但是使用长焦端的机会并不多。DSC-T5的操作手感尚可,卡片机的超薄机身对拍摄的稳定性必定有所影响,在弱光中拍摄成功率有所下降,克服的办法也很简单,就是多拍几张。与T系列前几款相机相比,DSC-T5的省电能力进步了不少,充满电可以拍摄两个小时以上,完全可以应付一整天的拍摄。这也与个人习惯有关,我总是拍完后随时关机,避免CCD无谓工作,既可以省电,又可以防止CCD积累电荷过多影响画质。
以下就是我拍回来的照片。
风景样片。


长焦端拍摄的喜鹊。

微距花蕊。

利用点测光在湖边拍摄的西洋MM剪影。


长椅。自动曝光准确,细节非常丰富。

从样片看,DSC-T5还是保持了“索尼+蔡司”特色的艳丽色彩,对红色,绿色的表现效果尤为出色,如果选择高色彩饱和度,拍摄出的风光片甚是养眼。虽然没有手动功能,但是利用DSC-T5的“定点测光”模式,也能够很好地控制曝光量,拍出一些理想的照片来。总体来看DSC-T5的成像质量还是可以接受的,由于使用了ISO64和“新真实影像处理器”,画面的纯净度增加了不少,紫边和畸变程度也都在可以控制的范围内。毕竟T5只是一款厚度只有15mm的卡片机,更准确地说,它应该是一款专为MM设计的“旅游机”或“逛街机”,DSC-T5的性能用来拍摄“本姑娘到此一游”之类的留影或其他好看好玩的小东西已经是绰绰有余了。
小结:DSC-T5可以说是索尼的一款亲民产品,虽然不像DSC-T7、DSC-R1和那样在业内叫好,但是它在卖场里却非常“叫座”。T5不仅外观堪称惊艳,价格也非常实惠,加上“索尼”品牌的内在价值,它必定要成为一款广受欢迎的白领靓机。
后记:昨天去中关村闲逛,正巧看到一对母女在侃价,最后以两千多元的价格拿下了DSC-T5+256M记忆棒+一个不错的相机包,其实我倒觉得DSC-T5的相机包实在派不上什么用场,这么漂亮的相机本来就是挂出来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