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相机无疑是现下数码市场中最炙手可热的商品,众多日系相机厂商激烈厮杀掠夺市场份额,许久没有动作的美系相机巨头柯达终于也按捺不住寂寞,于近日重磅推出EasyShare P 系列数码相机,重要的一点是此系列相机是带光学防抖动功能的。往昔光学防抖系统一直掌握在佳能、尼康两大日系厂商手中,其他相机厂商虽然相继推出折中的电子防抖系统,但与光学防抖并不在一个级别上,所以在抢占市场份额的时候,终归是要吃些亏的。此次柯达携自家光学防抖系统与日系厂商正面厮杀,势必拼个你死我活。P系列的推出,预示着相机产业巨头柯达已吹响了反击的号角。


这次我们拿到的是EasyShare P850,刚接触的时候,感觉沉甸甸的,很有质感,P850机身为全塑材质,在握柄与镜头握环处有橡胶防滑垫。通体黑色,加之繁杂的按键,俨然是一款小型单反相机。白平衡测试:


自动
日光


夕阳
阴天


户外阴影
白炽灯

荧光灯
感光度ISO 100,光圈值F2.8,快门1/800,中央重点平均测光。从试拍中可以看出自动与日光、夕阳比较接近,阴天与阴影明显变暖。色彩模式:

自然色彩模式

浅色色彩模式

深色色彩模式

黑白色彩模式

怀旧色彩模式防抖系统:


防抖系统:未开启
防抖系统:开启
P850载有柯达自家的光学防抖动系统,通过镜头矫正镜片,对镜头抖动作逆向移动修正。实际应用中效果很好,一般可降低2-3档快门。缺点是太费电,不过这是防抖相机的通病,建议使用连续防抖模式。
总结:
纯黑的机身,金属架构,优质的手感,P850俨然是一款专业相机,外置闪光灯热靴,可编程模式,丰富的菜单功能,RAW与TIFF格式的加盟让他又向数码单反相机迈近了一步。优异的成像质量,鲜艳亮丽的色彩模式,秉承了柯达一贯的传统。再携以自家的光学防抖动系统,12倍光学变焦,王者桂冠近在咫尺。
但我们也应该看到,虽然备以2.5寸液晶显示屏,但11万像素的回放质量实在难以启齿,开机速度与对焦速度比较缓慢,因防抖系统,相对的耗电量也十分惊人。
P850作为柯达防抖第一炮是比较成功的,他的推出打破了一直由日系厂商垄断防抖市场的格局。新推出的P系列相机只是柯达的一块问路石,其后势必会推出更为强势的机型,可以看到P850主要新功能中还存在诸多缺陷与不足,希望柯达在后续机种中能得以改善,为广大用户带来更加完美的产品,让我们有更多的选择。

快门
1/500
光圈
F2.8
感光度
100

快门
1/500
光圈
F5.6
感光度
100

快门
1/60
光圈
F3.2
感光度
100

快门
1/320
光圈
F2.8
感光度
100

快门
1/800
光圈
F4
感光度
100

快门
1/250
光圈
F2.8
感光度
100

快门
1/250
光圈
F2.8
感光度
100

快门
1/320
光圈
F2.8
感光度
100

快门
1/640
光圈
F4
感光度
100

机身正面硕大的镜头占据了半壁江山,握柄处镶有金属条作装饰,既古朴又显得庄重。握柄处的防滑胶垫设计合理,在实际使用中起到了很好的防滑作用,因为镜头实在是大了些,所以镜头环与握柄之间的空隙就很小,手指拥挤在狭长的缝隙中感觉不是很爽快。镜头握环处由橡胶包裹,宽大厚重,同样起到防滑作用,触感很好。镜框边拉丝处理,闪闪发光,在稳重的外表下徒增一丝秀气。

P850取消了辅助对焦灯,镜头上部是宽扁圆滑的内置闪光灯,闪光灯不能手动弹起,需要在菜单中设置模式,相机根据需要自动开启闪光系统。闪光灯不是很高,闪光指数11(ISO100),广角端涵盖范围为0.9-4.7米,远摄端为2.0-3.6米。实际使用中不会被镜头遮挡而产生阴影。内置闪光灯上是外置闪光灯热靴插座,从样张中可以看到热靴座比较靠后,如果外接闪光灯会产生相机配重不平衡问题,有一点要提到,热靴座上有热靴插座盖,不用的时候可以插上,以防止热靴触点损伤,这点在单反相机上也并不常见,至少本人的D70上就没有,柯达这些细微之处正体现了一个相机大厂所应有的风范,也再次验证了日系厂商的不厚道。

握柄上是开机拨盘与快门键,开机拨盘稍有些紧,在开关机及相册模式切换中触感不明显。快门按键弹性十足,触感很好,没有丝毫的拖沓感。如果设置自动关机,在超过设置时间后关机,如果还需要使用,需要把开机挡拨回到关机挡再调到开机挡,有些繁琐。

相机上方左侧并列的是对焦模式按钮与闪光灯模式按钮。对焦模式为AF自动对焦、微距对焦、风景与手动4种。闪光灯为自动、补光、消除红眼和慢速前帘同步。右侧居中的为拍摄模式拨盘,旁边分列驱动、编程与曝光测光键,这种按键布局与单反相机有些类似。

机身左侧嵌有12X IS字样,十分醒目。上方是扬声器,下方是USB数据接口与电源接口,接口表面覆有橡胶盖加以保护。

相机背面左侧是11.5万像素2.5英寸的液晶显示屏。这在消费级长焦相机中可不多见,虽然11.5万像素的液晶屏在色彩还原上有所欠缺,但在取景构图中的优势是非常明显的。但LCD并没有加装保护屏,感觉非常脆弱,用户在使用中要小心些,不要划伤屏幕。左上是23.7万像素的电子取景器,可视范围为95%。功能按键大都集中在相机右侧,按键繁多,布局有些杂乱。不是很容易上手,需要适应一段时间,这点堪比单反了。

LCD左上方是液晶屏与电子取景器切换键与电子取景器屈光度拨盘,其他功能键集中分布在右侧,变焦竿手感适中,但P850的变焦速度有些缓慢,变焦马达声较大,我在录制短片时背景声中的变焦马达声十分刺耳,应该是麦克风太靠近镜头所造成的。

5维操纵盘比较突出,设计初衷与其说是新颖,不如说是大胆。柯达摒弃传统4方向键盘,同时也舍弃了4方向键盘所构成的快捷键群,最终导致背面按键繁多,拥挤不堪。标新立异固然是好,但也要合理适度,在这点上柯达显得有点得不偿失了。
右下方由一个红色突出的分享按键,比较特别,可以用于作品分类,与计算机连接时,可以按照分类来打印、电邮或者收藏作品。
总体来说P850的按键布局并不十分合理,右上方的命令拨盘与SET键相距太近,很容易误触按,并且SET键与AE/AF锁键的位置也摆放的不合理,很难单手操作。按键偏小也是缺点之一,希望柯达能在后续机种中稍有改善。

P850镜头采用德国Schineider 12倍光学变焦头,焦距等效于35毫米传统相机的36mm-432mm,最大光圈2.8,基本符合市场长焦相机主流。并辅以自家的光学防抖系统,在市场中可一展身手了。搭载1/2.5英寸CCD,有效像素为510万,4:3的宽高比。相片最高分辨率可达2592*1944。柯达的成像质量可圈可点,多年沉淀的丰富经验,造就了P850鲜艳亮丽的成像质量。在细节保留与解析力上,也有所提升。

机身底部是三脚架连接孔、底座接口和电池仓。三脚架接口是金属螺纹,在稳定与耐用度上有所保证。底座接口可以连接柯达EasyShare多功能底座,直接打印照片。接口经过镀金处理,耐氧化腐蚀。接口用镀金处理一般只在个别高端相机上才会使用,这点可以满足部分消费者的小小虚荣心,看来柯达对用户方面可谓下足了工本。电池方面使用的是柯达1800毫安锂电池(KLIC-5001),足电拍摄200张左右没有问题,看来防抖系统的耗电量也是惊人的。

P850使用SD卡或者MMC卡存储。机载32M内存,可拍摄2592*1944精细JPG9张

最后来张全家富拍摄构图:


P850 的菜单丰富多样,在拍摄模式下,通过查看键切换不同模式,并有曲线图参考曝光量。通过屏幕可参看各种状态参数,如闪光灯状态,电池电量,对焦模式,拍摄剩余张数,曝光量,快门,光圈,感光度,防抖模式等
特有的场景模式下共有 16 种场景模式可供选择,涵盖常用的拍摄模式,对入门者比较实用
功能菜单:



菜单整体简洁明快,层次清晰,相机的所有调整都可以在菜单中找到

闪光灯调整,不过因为闪光指数较低,很难达到需要,建议关闭,可以适当提高感光度和曝光量来弥补

对焦模式,除常见的自动对焦与微距对焦模式外,还增添了风景对焦模式。在实际使用中 P850 如果用自动模式,在拍摄风景时,因场景对比反差小而经常合不上焦,改为风景对焦模式,可有所改善

丰富测光模式,有多点测光、中央重点平均测光、点测光以及选点测光 4 种模式供选择
P850存储格式中包含RAW格式与TIFF无损格式,RAW格式的好处我这里就不用多说了吧。这对后期处理照片有很大优势,前期的不足可以通过后期弥补,当然是在可选范畴内。先期拍好作品后期就简单多了,并且有些是不能通过后期来修正的。包含RAW格式与TIFF无损格式体现了P850专业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