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地区介绍
区号:0564
邮编:237000
位置:地处安徽省西部大别山区,西与河南、湖北两省接壤,东邻合肥,北连阜阳、淮南,南靠安庆。
面积:总面积17976平方公里
人口:总人口664.9万人
区划:辖金安区、裕安区和寿县、霍邱、舒城、金寨、霍山5县。
六安古老而又新兴。如果你有机会走进皖西,走进这大别山的深处,你会发觉这里就是你梦寐以求的“桃源仙境”。公元前121年,汉武帝取“六地平安”’之意,置六安国,“六安”之名沿袭至今。远在新石器时代,六安就有人类活动。这里是上古四圣皋陶部族活动场所和聚居地,是皋陶文化的发祥地,故六安又称“皋城”。
在新石器时代,六安就有人类活动。上古时,这里是偃姓皋陶部族活动和聚居地。“皋陶卒,葬之于六(音lù)。禹封其少子于六,以奉其祀”。故六安又称“皋城”。至西周,境内形成英、六、蓼、群舒诸方国。春秋、战国时期属楚。秦属九江郡。公元前 121年,汉武帝取“六地平安,永不反叛”之意,置六安目,“六安”之名沿袭至今。三国时由魏控制。两晋时,分属豫周的安丰郡,扬州的淮南郡、庐江郡。隋时,分属淮南郡和庐江郡。唐时,分属寿州和庐州,其间置舒城县和盛唐县。两宋时,大致与唐相当。元末,始设六安州。明时,北属寿州、南属六安州。清初,属江南行省右布政使司所辖的寿州和六安州。江南行省改为江苏、安徽两省后,属安徽省凤颍六泗道的六安州。中华民国初年,寿县、霍邱属安徽省淮泗道,其余县区属安徽省安庆道。1931年,六安、霍山(含今金寨县一部分)和英山、罗田、商城五县成立工农民主政权,曾称“五星县”。1940年,改称第二行政督察区。1947年10月,成立皖西行署。 1949年1月,六安解放,4月,成立六安地区专员公署,隶属皖北行署。1952年,皖北行署与皖南行署合并为安徽省。此后,庐江县一度划入六安专区,后划归巢湖专区;肥西县曾两度划入六安专区,后划归合肥市。1978年,以六安县城关及近郊组建县级六安市。1992年12月,六安市与六安县合并,称六安市(县级)。1999年9月,国务院批准六安撤地设市,原县级六安市分设为金安区、裕安区。2000年3月,省辖六安市成立。
六安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是红军的故乡,将军的摇篮。红一军、红四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七军、红二十八军等主力红军相继在这里组建和战斗过。在血与火的战争年代里,六安人民为民族的解放、新中国的诞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有30万优秀儿女献出了宝贵生命,同时也炼就了一大批英雄杰出人物。仅在幸存的人民解放军指挥员中,就走出了108位功勋卓著的开国将军,并拥有金寨、六安两个将军县。
六安的资源丰富而独特。境内有木本、草本植物3800多种,各类水陆栖生脊椎动物500多种。盛产110多种名特优稀农副产品和1400余种中药材,粮、油、棉、麻、茶,茧、板栗、肉禽、羽绒、水产等产量多数居全省第一,六安瓜片、皖西白鹅、霍山石斛甲天下。境内探明矿藏30多种。
这里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众多,走近六安,回归自然。有国家级森林公园天堂寨,有南岳山、铜锣寨、万佛山、八公山等风景名胜区,奇松怪石,珍禽异兽,尽显造化之神韵。有万佛湖、安丰塘、水门塘等休闲度假区,水天一色,碧波万顷,尽享自然之美妙。有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寿县,保存着全国唯一完整、宏伟壮观的宋代古城墙,以及历史悠久的古建筑、古墓群、古战场,给人以智慧,催人遐想。
水资源丰富。大别山五大水库佛子岭、梅山、龙河口、响洪甸、磨子潭水源充沛,水质优良,淠河总干渠位于响洪甸、佛子岭、磨子潭三大水库下游,水质常年保持在二类水标准, 建市后,六安城市发展进入快车道。近两年共投入10亿多元,打通了十条城区干道,拓宽了四条出口道路,建成了环城路,兴建了一批专业市场,开发了十多处商住小区,基本形成了中等城市的框架。规划到“十五”期末,六安建成区,构建“一个中心,两大基地”,即大别山区商贸流通中心、加工制造业基地和生态旅游基地。
六安市是革命老区,是资源富市、农业大市、旅游新市,是一方后发优势很大的希望之地。进入21世纪,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忠诚实践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进一步弘扬“艰苦奋斗,乐于奉献,务实创新,敢于争先”的六安精神,以“加快发展,富民强市”为主题,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科教兴市、大开放和可持续发展六大战略,建设新六安,再创新辉煌。“十五”期末,基本形成建成区40平方公里、城区人口40万人、设施比较完善、功能比较齐备的中等城市,全市实现小康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