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化地区介绍
人口:517万
位置:绥化地区位于黑龙江省中南部,松嫩平原的呼兰河流域。具体地理位置是东经124°13′至128°30',北纬45°3′至48°02'。东西宽305公里,南北长308公里
绥化地区位于黑龙江省中南部,松嫩平原的呼兰河流域。具体地理位置是东经124°13′至128°30',北纬45°3′至48°02'。东西宽305公里,南北长308公里,其地域轮廓犹如在松花江、嫩江汇合段上跃向小兴安岭西麓的一条鲤鱼,斜卧在黑龙江大地上。它南与哈尔滨市接壤,西与大庆市交界,东与伊春市相联,北与黑河市毗邻。全区总面积34 063平方公里,占黑龙江省总面积的8.9%o其中耕地2160万亩,草原1200万亩,林地1200万亩,水面230万亩。境内平原占72%,丘陵山区占19%,江河泡沼占9%,大体上是“二山一水七分田”。全区总人口 517万,其中非农业人口 115万。
绥化地区历史悠久。大约在一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绥化地区境内就有古人类繁衍、生息。绥化地区夏商时期为肃慎地。“肃慎者虞夏以来东北大国也”。自虞舜至夏(禹)、成(汤)、周(昌)时期,肃慎与中原华夏各族关系一直很密切o 西周至西汉时期,绥化地区的东北部、东部的庆安、绥棱、海伦、望奎、兰西等市县仍为肃慎地;西部的明水、青冈、安达,西南部的肇东等市县为涉貊地;两地融合后称涉貊。 东汉至两晋属夫余地,夫余世居东北,是貊族的后裔。晋时全区大部分市县属夫余的寇汗卫,其农牧经济、文化和习俗都深受中原影响。这一时期,夫余地仍臣服于当时的中原王朝。 南北朝时期,绥化地区属勿吉地。勿吉先后与南朝、北魏王朝建立了臣属朝贡关系。 隋唐时期属轹羯地,社会发展处于由原始社会向奴隶制社会发展阶段。唐代最终形成两大集团,分别归属于唐渤海都督府和黑水都督府。 宋辽金时期,绥化地区先后归契丹族建立的辽、女真族建立的金管辖。 元朝时期,绥化地区归元朝的开元路管辖区,这一时期农业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庆安)、海伦、望奎、绥化、明水和青冈、兰西、安达、肇东等县分属当时的滨江省管辖。后有几次变动,但全区绝大部分市县仍归滨江省管辖。 1949年建国前夕,全区10个市县均划归黑龙江省管辖。 建国后,绥化地区分属黑龙江省和松江省。1954年后属两省合并后的黑龙江省。1999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地级绥化市,辖肇东、安达、海伦3市、望奎、兰西、明水、青冈、庆安、绥棱6县和北林区。
绥化地区土地集中连片,地势平坦,土质优良,肥力较高,日照时间长,雨量比较充沛,适于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生长。
绥化地区草原全部位于我国三大草原之一的松嫩草原腹地,总面积865万亩。草地连片,草质优良,以盛产羊草和小叶樟而驰名中外。羊草抗寒和抗旱能力较强,营养价值高,为本区西部市县牲畜的主要饲料,并以其优良的草质而远销日本。芦苇和小叶樟是造纸的重要原料,还可制作各种纺织品。老芒麦、香蒲草等用途也比较广泛。全区草原还生长野古草、虎尾草、狗尾草、落豆秋等九十余种饲料用草。全区草原理论载畜量为98万个羊单位。
绥化地区地表水资源比较丰富,境内主要河流有松花江、嫩江、呼兰河,河流主要分松花江水系和呼兰河水系,水资?源总量为47.82亿立方米。理论水利资源蕴藏量为500千瓦以上的河流18条。
绥化地区有林面积1200万亩,林木蓄积量1400万立方米。
绥化地区西部地处松嫩平原,东部为丘陵半山区,地下资源比较丰富,初步探明的矿产资源有石油、铁矿、煤炭、大理石、石灰石、石英石等,已探明储量的有二十多种。西部肇东、安达发现并开采了石油、天然气;东部庆安、绥棱、海伦已发现的金属矿藏有铅、锌、黄铁及砂金等。
绥化地区东北部为小兴安岭山麓丘陵林地,西部为广阔的草原,江河沟泡遍布全区,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许多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上享有盛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