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使用头饰的时间非常早,而且都和装饰有关。中国汉字中的“美”字,其实就是一个戴着头饰的人。其头饰也许是一个羊头,有两只角;也许是两根长长的翎毛,因而有人说“美”字“像头上戴羽毛装饰物的舞人之形”。可以说,世界上所有的民族都有戴头饰的历史,而且都以不同的形式流传到现在。中国人对黄金白银怀有极强的崇拜心理,尤其是纯金纯银制品,在华夏民族传统观念中一直占有至高无上的地位。银的物理性不如金,所以早期银制品保留下来的没有黄金制品多。但纯银首饰就另当别论,因其每日穿戴频繁,须日日把玩,久而久之,银饰上包了一层厚厚的“包浆”,色泽反倒玲珑起来,银币、银首饰千年前的珍品仍能光润莹洁。2000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开放了白银市场,带来一个问题给我们思考:以收藏和保值增值为乐趣的投资行为中,银器饰物是否有空间?
多民族化的银饰品
我国少数民族的头饰与其他服饰、体饰一样,以银为主,同时还有金、铜、锡等金属,玉、松石、珊瑚等非金属材料也常用。相对来说,我国西部少数民族的银首饰及金属工艺,因其落后的生产力、原始闭塞的交通,当地的民风民俗使它能得以保持下来———新疆的柯尔克孜族妇女发盖上饰银元、铜珠,老年妇女则在发辫上坠银元和银钥匙。
塔吉克人常在帽沿上饰以银链。塔塔尔族的头饰则是以旧银币和金属牌来装饰。锡伯族的头饰较为丰富,尤以新娘为甚,戴银头箍、插银簪子和银鬓钗,戴花。满族入关前以花为饰,入关后银饰十分繁多。羌族插银或钢打制的簪、钗。白族则插银或玉的头饰。傣族妇女除银钗外,还喜欢插色彩鲜艳的梳子。苗族头饰均为银制,十分丰富突出。布依族插银发簪。仡佬族除一般的银簪外,还有一种白银发饰,专门戴在头上。壮族妇女一般都使用银针、银簪。侗族的银帽也是十分精致美观的头饰,而拧花银项圈重达3公斤;瑶族妇女,头上戴有三条弧形大银钗,两头上翘,制作极精美,戴大银钗的瑶族妇女显得雍容华贵,典雅庄重。
苗族盛装头饰也许是我国少数民族头饰中最奇异、最精致也最漂亮的头饰了。其中一种头饰,具有明显的牛崇拜的色彩。苗族妇女在戴上由银泡、银片组成的银冠后,还要戴上两只连在一起的银制水牛角,就像一个巨大的“U”字。每只角上雕一条龙,龙头朝内,呈二龙戏珠之势。两只银角中间,有扇形银芒,它们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西部少数民族各种纹饰银器,银光闪动,高雅华贵,各民族妙龄少女佩带上各自特色的银饰走起路来银光闪闪,风采耀眼。新颖、独到的设计和做工考究的款式,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艺术感。世代相承的传统金属工艺,给我们在探寻现代珠宝首饰的相关流行方面启迪颇多。意大利首饰设计师们,从我国西部少数民族银饰获得绘图灵感,创作出当今全球畅销的主题性白金饰品,其图案精美异常。难怪这些年来中国少数民族服饰引起国外收藏者的兴趣,以民族服饰为收藏对象的商业活动十分活跃,大量珍贵的传统民族服饰外流。法国一个博物馆到贵州后一天就曾收走了16万元的服饰,整整拉了一马车;日本国立民族学博物馆在20年中,收藏了中国少数民族服饰几千件(套)。已故港台著名电影导演李翰祥生前收藏千余件西南少数民族银项圈,其中清代中期的贵妇银饰)尤为珍贵。
银饰品成为时尚主流
首饰在人们的心目中一直是崇高、华贵、富有魅力的。现代流行首饰观念更新,首饰设计最讲究标新立异。珠宝首饰设计师既可能是汽车设计师、金属工艺家,又会是服装设计师,同时还可能是我国西部少数民族银饰的收藏者和鉴赏者。流行首饰,尤其个性化的珠宝首饰,为了充分显示其自身性格和鲜明的形式感及艺术特征,必然追求深刻的文化内涵和远古神秘色彩。重量级的消费者,如大牌影星或富商、政界要人等,决不容忍呆板的、缺乏灵气的珠宝款式,无论它的价格多么昂贵。而西部少数民族银饰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娴熟的技法、流畅的纹饰,正可成为时尚流行首饰的源泉。
值得注意的是,收藏西部少数民族银器、银饰,不必贪多,只求一两件有灵气、有个性的就好,如能再有些“年头”,那就是您修来的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