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汪世显家族墓地,位于甘肃省漳县城南约5华里处的徐家坪附近。墓群分布在漳河南岸一片箕形的平缓坡地上,含元、明两代墓葬。汪氏属蒙古族的一个分支旺古族,其先在唐初因功封为越国公,后世袭爵移巩昌府(治所为今甘肃陇西),居盐川(今漳县)。汪氏家族历数朝而皆位望显赫,至元代,汪世显以武功拜巩昌府便宜都总帅,死后被追封为陇右王,其后裔在明朝仍多任要职。上个世纪70年代,甘肃省博物馆和漳县文化馆对汪氏家族墓地的27座墓葬进行了发掘、清理,本文向读者介绍的这件黄丝绦玉带钩,即出土于其中的8号墓。此钩已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由甘肃省博物馆收藏。
8号墓是一座元代夫妻及幼女合葬墓,带钩出自墓室南面棺木中男尸的腰部。钩身玉质,含石性,青白色,有淡黄褐烤色。为常见的琵琶型,长12厘米、宽2.4厘米,高2.5厘米。
钩首呈兽头形,较宽平,毛发特长,额间阴刻一“王”字;肚面浮雕一螭虎,螭首扁而额微突,五官集于前部,螭身弯曲多姿,作爬行状,尾细长蟠卷;钩背凸雕圆形钮,钮帽薄平,帽径略小于肚宽。钮柱上系附黄色丝质绦带,宽约1.8厘米,用丝绳捆结(已朽为多段),编织密致,边缘修整。钩身扁薄宽平,钩首曲深与钩面弧度适中,为典型的元代玉钩形制风格。雕技洗练,碾磨精细,品位高雅而且大气,为死者生前的实用物。螭乃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兽,似龙而无角,体长,四足,尾长卷而分叉,常作扭身蟠曲状,也被称作“螭龙”;因系想象中的动物,故造型多变,有时被描绘成虎首虎足,故也名之为“螭虎”。螭的形象常用来作为青铜器、玉器和建筑构件上的装饰图案,或镂刻,或浮雕,或圆雕。以螭形饰带钩,尤为多见。
青铜带钩一般认为起源于北方草原文化,约在春秋时期传入中原地区的。但玉带钩却早在新石器时代良诸文化遗存中即已发现。不过,从形制上看,那应属于另一种带钩体系,同草原文化青铜带钩不存在源流关系。我们今天所见到的战国以后的玉带钩,则显然和青铜带钩属同一母型。
早期带钩与革带相配使用,易革带为丝绦,流行于宋代以后。通常是钩与环相结合,绦带一端系于钩钮,一端联环,钩扣于环中以束衣。
也有无环而直接将钩套于带之双折中的使用方式,本文所述这枚丝绦玉钩即属此类。丝绦轻便柔软,用来束腰比革带闲散舒适,这可能是它深受上层社会喜爱的原因。据明代《天水冰山录》记载,奸相严嵩以倾败时,其抄家实物清单中,即有钩绦丝带68条,可见那时这种钩、绦配用方式是多么时兴。
玉带钩的全盛期是战国到西汉这一时段,不仅数量众多,造型也千姿百态,纹饰华美,工艺水平相当卓越。从东汉时起,玉带钩渐趋衰落,数量锐减,形制也较单调。延至隋唐,玉带钩几近绝迹。
唐代仕宦阶层盛行玉带,政府还颁行制度以规范玉带佩用级别和范围;用纹饰雅丽的玉板缀附于革带之上,是权贵们显示身份的重要标志。但玉带自身有扣合结构,不须另配带钩。
从元代起,玉带钩忽然又多了起来,上层社会喜用玉带钩的风气重又勃兴,并且延及明、清。这大约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蒙古人作为起于草原骑牧文化的民族,一直保持着革带束腰并在带上携物的民俗传统,高度重视腰间装束和佩饰。带钩不仅用来横置扣带,也用来垂置悬物,既是必备的生活用具,又是体现炫美情趣的珍玩。蒙古族入主中国后,其佩钩习俗必然大大影响衣着装饰的社会风气。二是我国的玉器制作,在经过魏晋至隋唐的衰落期后,自宋代开始逐渐复兴,到元代治玉工艺进一步发达,在雕技和纹饰题材上都有新的突破,社会上对玉件的玩赏和珍视的热度,也超过了以往。
所以,作为腰饰亮点的玉带钩,自然又成为富贵人家的时尚宠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