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意?谁都想啊,只要你不是一个被生活折腾得已经绝望的人。但是,真想要给庸常的生活带来哪怕一丁点创意又是那么的难。作为一个久经沙场的职业人,你一定会有只属于你自己的独特想法,趁着七天新春假期即将到来,何不将你2005年的最大愿望、你最向往的浪漫生活方式一吐为快?
北 京:设计属于自己的赚钱方式
奇思异想:装修一个惊世骇俗的家
阿毕,26岁,广告人
在这个什么都讲DIY的时代,有没有想过自己的家居摆设都是自己原创?2005年,我就有这样的计划,理由一:省钱,请人装修太贵了,而且不放心;理由二:有个性,装修公司的方案太普通,自己的创意是绝无仅有的。
我为自己的家设计了很多种模式:鬼屋模式(恐怖)、先秦模式(复古)、咖啡厅模式(浪漫)等等,我想最终会采取鬼屋吧,那实在是太刺激了。想象一下:一进门看到客厅爬着一些树藤、通往卧室的木门又破又烂、躺在床上吱呀地响,是不是很恐怖?末了,说明一下,这种装修能自己动手是最妙的,更何况越是别出心裁的创意,就越没有现成的物件可供选购,自己动手才能见风格,粗糙有什么关系?
奇思异想:设计一个吊篮买东西
张先生,27岁,地产中介
以下是我的工程构想及未来可能实施的方案,欢迎抄袭!哈———家住在4楼,周末不愿意出门,也不愿意下楼买东西,懒人总有懒人的办法。所幸小区的小卖部就在楼下,我买了30多米的尼龙绳,然后在阳台上装了个绞盘,每天把钱和要买的东西列出清单搁在篮子里吊下去再绞上来,真的是非常简便,而且很有意思,仿佛回到了古代。第一次把吊篮降下去的时候,着实把小卖部的人吓了一跳,后来我在篮子上又绑了个铃铛,快到一楼时就抖一抖,给下面小卖部的老板有一个心理准备。现在小区里低楼层的人也效仿我的做法,有时候可以看见同时吊着好几个篮子在小卖部门口晃悠,很壮观,不过这也导致老板经常对错号。
上 海:用时间来冲淡一切
奇思异想:女孩剃光头,保持半年
区区,21岁,大学生
前两年范晓萱的板寸头引起了女孩一窝蜂地追,我觉得那还不够过瘾。2005年我的第一个愿望就是剃光,而且至少保留半年以上。我以前认识一个男孩,他经历了一次失恋的痛苦,后来就剃了一个光头,说什么时候忘了那痛苦开始新生活,就什么时候留回头发。但因为他是个男孩,也没有太多人过问。女孩就不一样了。我现在这一头长发是烫过的,要经常洗,而且还要每天用心打理,虽然好看,但挺麻烦的,头发又干,真想把它剪了。我就想着剪一个光头,好好感受一下洒脱轻松的滋味,夏天又凉快,多好,而且还够另类。但女孩剃光头还是需要一定勇气的,毕竟那样有点丑。
奇思异想:花5年时间读《圣经》
WINDY,24岁,文员
《泰坦尼克号》上让我内心震颤的其中一幕是在沉船时,大多数人都在设法逃生,牧师也在直面死亡,但他却在做祈祷,帮助无助的人减少恐惧,这是一种怎样的精神呀,我想应该有一种精神力量在支持他们通过现象看到本质,人的本质是通过日积月累培养产生的,而《圣经》是他们每天必读之物,另外,全世界有许多人都是基督或天主信徒,《圣经》已经是他们的宗教用书,如果它是本很普通的书怎么会有那么多人去读呢?从2005年开始,我要用5年时间,读《圣经》,研究《圣经》,辨析它,找出它的魅力所在,必定是件有意义的事。
广 州:寻找自己的发展空间
奇思异想:把自己训练成跳楼高手
阿屏,24岁,广告人
每周都去蹦极?有没搞错?答案是:没错。点解咁做?答案是:把自己训练成为跳楼高手!我住在35楼,每天没事就喜欢站到阳台上往楼下看,自从和蹦极第一次亲密接触之后我就疯狂地爱上了这项运动,每个星期必蹦一次。我想有一天能够蹦到身体不会左摇右摆的时候,我就可以在身上绑根绳,直接从35楼蹦到1楼。这个想法是比较天真的,所以一直到今天我也没有试验过,只是每周一次蹦极已经成为了习惯,被我年复一年、周复一周地坚持下来。
奇思异想:办一本个人杂志
小枫,31岁,传媒人
办一本个人杂志是一种有创意的生活方式,暂时不管它社会价值有多大,对于普通人而言,却有了以往只有名人才有的表现自我另类空间的资格,在杂志上讲述普通人的衣食住行、喜怒哀乐。在现实生活中,毕竟名人是少数,普通人是多数,名人的新闻都是被各个新闻媒体重复炒作的,而普通人的题材或许更新鲜,更贴近普通人的生活,办一本个人杂志或许能和更多的百姓产生共鸣。另外普通人也有表达自己心声的空间,更有群众基础,因为个人杂志的素材源于普通人的生活,也就是办一本个人杂志更具有生存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