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生活的表达家居"奢华风"悄悄蔓延
时间:2005-8-9
欧式奢华:气派与浪漫双飞
有外国朋友问记者,为什么欧洲古典家具在中国长销不衰?记者也带着这个问题和很多人士探讨过。记者总结后,发现答案还是“文化”。
如果你有心,可以翻一遍高中《历史》,你会发现一个特别有趣的现象,西方文化进入中国后始终没有断裂过,即使在“文革”期间,尽管传统的中国儒释道文化被视为糟粕,但是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却是经典。尽管讲的是工人运动和国家革命,但欧洲古典文化的影子却在。记者曾经听一个老三届的先生讲过一个有趣的故事,他说在下乡当知识青年期间,他唯一能读的书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而读到后来,他对冬妮亚那种小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非常向往。所以现在他家用的是全套的欧洲古典家具。
“文革”之后,我们中国人的娱乐生活里,一度被《茜茜公主》、《罗马假日》、《简爱》等外国电影占领,欧洲的古典文化对中国人的影响再上一层楼。所以有专家就说,文化就是家具的生命。真是一点不假。
欧洲古典家具,通常要求工艺考究,装饰精美,款式风格上或呈现王族气派,或表达贵族女性的优雅浪漫,因而对品质、设计的要求比较高。如今的市场上,低端的欧式古典家具基本没有市场,其主要顾客都倾向于高端奢华家具。
意大利经典红色沙发
意大利家具设计多韵含着豪奢的贵气,曲线曲面的运用富于动态感,表面的涂金装饰显现着皇家风范,象征着财富和能力。
西班牙宫廷床
西班牙古典家具精雕细琢,透着一种浪漫神秘的色彩,细部雕刻以纯手工制作为特色,由于受哥特式建筑的影响,家具上火焰式哥特花格的浮雕非常普遍。这款宫廷床如同西班牙的历史一样,融合了文化与艺术风格,巴洛克式富丽堂皇的雕刻巧妙的重复,伊斯兰风格的精巧镶嵌连贯起伏。
中式奢华:贵气自在其中
西方设计界就流传着一个观点:“没有中国元素,就没有贵气。”一语道破中国文化的魅力。
中式家具的奢华类商品,主要集中在两类,一是古旧家具修复,二是新红木家具。中式家具的奢华体现在材料上,上等优质红木的价格是非常高昂的,此外古旧家具的价值还体现在历史感上,古董的价值自然是不菲的,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文化。
现代奢华:品牌的魅力
现代奢华品,主要体现在品牌的力量上。例如在香港有间阿马尼生活方式店,里面的家居用品堪称奢华品,一把裁纸刀也要2000多块,一切源于阿马尼的西装是世界名牌。
现代风尚的家居奢华品,实际上展现了现代家居商品的两种走向:价格走向和品牌走向。有品牌,再谈奢华。
都市新奢华主义
王先生在买了一张1万元的牛皮椅子之后,收到了他老爸的一幅字,上书:“兴于勤俭败于奢”。他说,这是老爸无声的谴责。
的确,奢华,在老一辈中国人的观念里,往往等同于堕落、腐败、败家子。反之,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才是勤俭持家的典范。奢华真的这么可怕吗?未必!
试想,1万元一把的椅子真的就能让这个月收入5000元的人破产吗?而借着这1万元的椅子,享受了一种优质的“坐”,未尝不是有价值的事情吧———大多数的人生都是平凡、平淡的,一两件奢华品的出现,好像拨亮了人生的烛光,这意义也是蛮大的。
或许有这种想法的人数在增多,所以现在奢侈品的覆盖范围不局限在有钱人,一些都市白领也成为奢侈品的主要消费群,还因此诞生了一个新的市场现象:都市新奢华主义。
这些都市白领,可能消费不起全套的奢华品,但会追求拥有一两件奢华品,从而给生活调配出不同的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