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合成树脂市场在经历了2004年大幅增长后,2005年稳步增长。目前,世界合成树脂市场格局正在悄然变化,其中三大动向值得国内业界关注。
市场正向亚洲转移
虽然目前全球塑料第一消费大国仍是美国,但全球塑料消费市场却正在向亚洲转移,亚洲地区合成树脂消费增速远远领先于其他地区。其中,中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塑料消费国,印度也正在以14%左右的年均增速而成为令人瞩目的塑料消费新兴市场。同时,亚洲地区很多国家人均塑料消费水平偏低,这也成为消费增长的最大潜力。
在合成树脂产量方面,亚洲也表现出强烈的增长势头。2004年世界塑料总产量2.12亿吨,同比增长5.0%,其中亚洲、欧洲和北美分别占世界总产量的34.4%、30.7%和25.9%;到了2005年,亚洲产量占到了全球塑料总产量的39%,所占比例呈明显提升的趋势,而欧美地区所占比例则进一步下滑。
成本左右产能布局
目前,全球合成树脂新增产能主要集中在亚洲。一方面是由于亚洲合成树脂消费异军突起;另一方面,则是考虑到油价高企而选择原料成本较低的中东地区。
2005年以来,全球油价一直保持在高位,目前的实际油价已比两年前高出70%。高油价必然对下游产业产生影响,使合成树脂新增产能向生产成本较低的地区转移,如中东地区和中国。
以合成树脂中用量最大、发展最快的聚烯烃为例,从2000年到2005年五年增长速度看,聚烯烃无论是产能还是产量增速都居合成树脂首位,且今后五年和10年预测增速最高的也是聚烯烃类树脂,因此其近年全球生产布局的变化十分有代表性。目前,全球聚烯烃生产重心正在转移,美国所拥有的历史优势将不复存在,新的制造商大多来自中东,中东正在成为全球最大的聚烯烃出口地。根据CMAI预测,2010年前中东将会增加1200万吨聚烯烃年产能力,其中33%在沙特,29%在伊朗。
同时,由于中国具有良好的消费能力和投资环境,乙烯投资十分旺盛。2005年~2006年,扬巴、赛科和惠州三大合资乙烯装置先后投产,将增加的聚乙烯、聚丙烯和聚苯乙烯年产能力分别为145万吨、49万吨和30万吨。斯坦福公司预测,到2011年中国乙烯年产能力将增加到2080万吨,按现在比例考虑,中国聚烯烃年产能力也应在2000万吨左右。中国在世界特别是亚洲合成树脂工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将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