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很注意可还是病了.医院的治疗和药费贵得让人受不了,可问大夫用了些什么药却不给说.
请问:宫颈糜烂(一度)非要用leep刀吗? 医生反复强调没有任何副作用,可又问我有没有孩子; 检查结果还有支原体和衣原体感染/宫颈肥大/阴道炎.
上面那些病该用什么样的治疗方法和药物?
问题补充:听说在例假期间输液效果更好,真是这样吗?
宫颈肥大是慢性宫颈炎吗?恐怕经不起考问。说得丑一点,这个诊断很可能是前辈们想出来的一个病,并无坚实的组织学基础。有人生孩子,损伤了子宫颈,以后几瓣残余的宫颈可以长得很大,或者宫颈增粗等,临床上都诊断为宫颈肥大。但治疗上无需特别治疗。当然,有种宫颈癌是从宫颈管的内面长的,早期没有特异性症状的时候,就仅仅表现为宫颈肥大。另外一种类型是所谓的宫颈囊肿(主要是Naboth囊肿,也称为纳氏囊肿),个人见解是无需治疗。也没有什么好方法治疗。
再谈谈宫颈糜烂。宫颈糜烂也是所谓的“宫颈管炎的最常见的病理改变”。其实,宫颈管的管内外表覆盖的是柱状上皮,因为是很薄的一层,鲜红鲜红的,看起来挺吓人。但这层柱状细胞受卵巢激素的影响很大,随激素的变化而变化。雌激素会使细胞外移,现在国内与国际接轨,叫做宫颈柱状上皮异位(columnar ectopy)。以前一直叫宫颈糜烂,其实不准确,应该纠正。而子宫颈下端由于突出在阴道内,称为子宫颈阴道部。这部分的粘膜很光滑,表明覆盖的是多层扁平上皮。除了雌激素外,孕激素也会作用于宫颈管的柱状上皮。在孕激素作用下,柱状上皮会向后退。这一进一退,就在宫颈管外口边缘的鳞状上皮与柱状上皮之间出现了一个所谓的移行区(带)。这个位置的贮备细胞很容易在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的作用下产生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
以前搞不清楚,以为宫颈柱状上皮异位是炎症,把它归于宫颈慢性炎的一种,称为宫颈糜烂。而且按照“糜烂”的面积分为轻度(面积很小,约占1/3以下)、中度(大于1/3小于2/3)和重度(大于2/3,几乎整个宫颈外面都很像)。其实,这与炎症根本无关,无需治疗。
对于阴道内的感染,无论是厌氧菌感染,还是阴道滴虫引起的滴虫性阴道炎,都可以使用甲硝唑(灭滴灵)治疗。这个药不仅价廉物美,而且抗菌谱窄(主要针对厌氧菌和滴虫),还不至于产生如很多广谱抗生素那样的毒副作用。
达克宁栓仅用于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感染,甲硝唑仅用于滴虫性阴道炎和细菌性阴道病。对了,所谓的细菌性阴道病,多数人认为是因为厌氧菌大量增生的结果,除甲硝唑栓外,还可以使用克林霉素栓治疗。但我觉得更重要的是预防。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没有一种情况需要打吊针治疗,更没有“在例假期间输液效果更好”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