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孩子到乡下玩,一只鸭子啄了下孩子,结果他拿把玩具枪(里面有子弹的)把那只鸭子活活打死了,还把鸭子的手脚都拆了,感觉很恐怖。这样的孩子是否有心理问题,家长要如何教育引导?
具体看你的孩子多大,四五岁一下就是不懂事,本能反应!以上就有暴力倾向,建议去看一下心理医生!
给他养一只鸭子。鸭子也可以训练固定拉尿的。养别的小动物也可以,培养他的爱心。
儿童虐杀动物问题引人关注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18日09:21 江南晚报
目前许多学校绿化搞得都不错,因此小昆虫、小动物也出没其中,这原本是一件好事,生态环境好了嘛。但是,这些小动物的命运却很凄惨。
据称,城中一所学校经常发生小学生将池塘里的癞蛤蟆乱石砸死的事情。一名班上的小干部说,班上的男生喜欢杀害小动物,她多次组织女生去阻止,但是根本就没有办法。她们目睹可怜的癞蛤蟆作出最后抵抗就是鼓起大肚子,发出呼呼声,并向着疯狂的小男生喷
射唾液,无奈这一切只能增加男生的兴致,没有一只逃脱得了的。她说最惨的一次是,男生一下子就砸死了三只小蛤蟆,肚子都裂开了。有的女生害怕得都哭了。难道只有小男生喜欢虐杀小动物吗?答案是否定的。一些小女生喜欢捉住小蚂蚁,并一只只用开水烫死,有的还用小刀切头。伤害小狗、小猫的,也屡见不鲜。有一个孩子,家中养了多年的宠物狗,只因为狗狗生病在叫唤,影响了他睡觉,这个小孩子就一榔头将狗狗砸死了。
反思我们的教育,目前低年级素质教育中的思想品德课,几乎看不到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的内容,就别提爱护小动物,人与动物平等的内容。孩子从学校得不到这方面的教育,家庭教育也微乎其微。在动物园里经常看到的一幕就是家长带头戏弄动物,孩子从小受到的言传身教就是动物是玩偶,可以打,可以骂,可以弄着玩。记者曾带着孩子在常州恐龙园看过一出马戏表演,驯兽员当着全场观众的面就狠揍一只动作稍慢的狗熊。一些大人还哈哈大笑,倒是许多孩子骂驯兽员是坏蛋,欺负动物。
无锡市心理咨询中心主任王翠华对此深感忧虑,从她所接触的病人来看,许多问题是幼年时形成的。老话说“从小看看,到老一半”。而家长在这方面的缺失是一个关键,甚至有的家长自身就是虐杀动物的榜样。有一名病人的心理疾病可追溯到童年时期,他小时候曾养过一只小鸡,他将它作为一个好伙伴,可是父母平时常常嫌小鸡、踢小鸡,终于有一天,将这只小鸡杀了吃掉,面对他的抗议和痛哭还加以嘲笑和威吓。
从此,他就十分痛恨自己的父母,成为一块心病。这样的家庭教育谈何对孩子的爱心培训,不仅如此还扼杀孩子的爱心。
王主任说,另据统计表明,暴力事件频发的家庭与暴力行为的孩子比率是成正比的。这对正处于人格塑造、形成时期的孩子来说,是不利的。孩子思维有一个特点就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爱动物,有利于健康人格的形成。王主任提醒广大家长,一旦发现孩子经常性发生虐待动物的行为,应该寻找一下心理方面的问题,通过正常的途径将孩子内心的疙瘩解开,让他得到正常的发泄,同时,作为一种转移暴力的表现,家长应该反省自己平时是否经常以粗暴的打骂方式来教育孩子。
(记者小马)
我小時候把青蛙抓來用刀割斷四肢,還剖開肚皮看裏面是什麽東西.
把一直懷孕的蟑螂抓來然後進行"接生",結果把它下半部都擠出來.
這是我印象比較深的記憶.
我奶奶還說我怎麽這麽殘毒.
現在還經常拿這些事情出來當笑話說給朋友听.
但是也沒有人教我要怎樣,慢慢隨著時間的推移,我現在對于害蟲還是不放過,一定是"死無全尸".但是益蟲我是不會下手的.
家長要稍微引導您的孩子矯正思想.讓其明白益類動物的重要性.
和整個生物鏈.
切忌用錯誤思想引導幼兒.
![](/images/load.gif)
楼上是海外同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