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宜山路地铁站,可以看到一个又一个建材卖场矗立街道两旁,家饰佳、兴利达等等卖场规模巨大直接吸引建材消费者眼球,成为宜山路的抢眼亮点。近年来,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居家环境愈来愈讲究,装修热拉动着上海的建材消费。
有业内人士认为,消费者年轻化趋势以及对购物环境的要求会促使上海的建材业步入大卖场时代。无论是建材超市还是摊位制市场都将以规模化效应抢得市场份额。
超市挑战传统市场
传统摊位制市场兴盛于上世纪90年代,由于规模庞大、不同品类的摊位由经营者各负其责、直接面对消费者,可以讨价还价,贴近中国传统,形成了最具人气的卖场文化。但集贸市场式的粗放式经营,人们在消费时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及人力成本。
百安居、宜家等国际化建材超市高调进入中国市场后,给人们带来了建材家居超市的新概念。超市新业态以品牌商品为主营、倡导一站式消费、凭借全球连锁的优势给出低价承诺,这些都强有力地冲击了传统的摊位制大市场。
两者各具优势
据了解,尽管建材超市的生产、销售、服务一体化链条能有效地节约成本,形成规模效应从而构成价格优势,但许多传统建材市场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并没有向超市化转型的意向。其中原因除了跨入建材超市的门槛较高之外,上海喜盈门建材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认为,建材超市以及摊位制市场具有各自的特点,在销售过程中能有效地形成互补。“超市不是最好的销售方式,但肯定是未来建材产品销售的必然渠道之一。由于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原因,超市量贩式的采购肯定会有价格优势。但也要注意到,大批量生产的建材也会失去设计的独特性。如今消费者愈来愈倾向于购买个性化产品,而由专卖店构成的品牌精品店能提供给厂商展示各类产品的平台,可以最大程度地满足消费者需求。这也是此类市场面对各种竞争仍然生意不错的原因之一。”
消费需求促使销售模式多元
上海建材家居行业的迅速扩张与多元化销售渠道是由各种消费需求直接促成的。中国建材市场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无论其规模、数量、经营方式都获得了长足发展,目前已形成了四种销售业态模式,主要有地摊式市场、专卖店、以柜台出租和统一管理为主的建材商厦以及建材超市。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未来建材的销售格局应该是多元化的,这几种模式在一定时期内会并存,满足消费者不同的购物需求。
地摊式市场以装饰建材批发市场众多,主要经营初级建材消费品。好处是价格有弹性,能找到一些没有大批量生产或者“过时”的个性化建材。
但由于建材的专业特点,以及建材经营者在素质方面的参差不齐,缺乏统一的规范经营管理;建材质量难以保证,价格浮动大;成本偏高,消费者利益难以保障。虽然租金较低,但这毕竟不是消费发展的趋势,投资风险不容低估。
建材商厦多采取“摊位制”出租,经营自主权在厂商和代理商,这样租户可获得较大的自由空间,决策的产生和现金的周转流量更快,使整个渠道简单畅通。
但是所有者以铺位招租的方式,规避建材经营风险。选择信誉较好的商厦管理者是商铺投资者降低风险的关键。
专卖店主要以中高档品牌建材商品展示、销售为主,商品突出个性化,追求时尚和现代化。对于投资者而言,投资成本较高。该类商铺对区域位置的要求较高。
大型卖场走品牌化道路
所谓“一分钱一分货”,随着人们的消费理念不断成熟,品牌消费概念已经深入人心,更多的市民开始选择品牌建材市场,把好质量关的同时享受星级的消费服务。
记者在宜家采访了一位正在购买家居工艺品的邹小姐,她毫不考虑地告诉记者,建材卖场的品牌形象会是她考虑是否进去逛逛的主要因素。“现在建材卖场很多,不可能有太多时间去兜,靠直觉或者朋友推荐比较可靠。”
上海家饰佳商业经营管理有限公司企划部经理刘国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本土的建材卖场大同小异,特色不够突出。而现在消费者越来越年轻,除了对产品本身的性能、外观等方面的要求之外,对购物环境以及购物方式也有特别的要求。这要求大型的建材卖场在竞争中突出特色,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建立良好的购物环境,争取顾客。”
喜盈门总策划宣一氢认为,卖场要树立优质品牌形象除了商品质量过硬外,主要靠服务占领市场。“喜盈门也是采取摊位出租的模式,但是我们非常重视商场管理和售后服务。品牌印象是靠信誉和服务质量堆砌而成的。商家与我公司签订的合同中有明确的条款规定,经营商户在销售过程中送货、安装服务必须受到我公司的监督,发现问题按合同进行处理。只有这样,才能保障消费者的利益,才能不断的提高企业自身美誉度。据我公司调查显示,我们客户30%是回头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