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珠江轮胎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旭民:降低斜交胎消费税,我们非常高兴。我们的产品都是斜交胎,去年生产了173万条,今年计划产量达到200万条。由于我们出口轮胎占了半数,另外还有10%的农用胎,所以能够享受到降税政策的只占40%,等于整体降了3%~4%的税。现在的问题是原材料的价格太高了,已经占到成本的80%,进口RSS3胶前天的FOB价已经到了2110美元/吨,把降税带来的利润都吃掉了。我们在2003~2004年连续两年亏损,去年盈利1000万元左右,还不到销售收入的2个百分点,根本经不起原材料涨价的波动。现在,有的客户已经向我们提出消费税降了轮胎价格也要降,但我们已经没有降价的空间了,也不可能再降价,除非采用低档原材料。我们今年2月已经提过一次价,3月份又提了一次,总共提价5%~6%。如果原材料能维持不再涨价,降低消费税对我们还是有收益的。目前国内一些有子午胎的大厂正在逐步淘汰斜交胎,但市场又需要斜交胎,因此我们想在中国把斜交胎做到最好,我们会投入一些资金,改造现有技术,提高产品质量。
天津国际联合轮胎橡胶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唐少健:我们公司的产品全部是斜交工程胎,能力约每年3万多吨。在没降低消费税前,基本处于持平状态,去年销售收入是5.15亿元。这还是因为我们出口比例大,占60%,若是内销大,肯定要亏损。过去企业基本没有能力进行技术投入,现在斜交胎消费税降了,企业具体有多大收益,还要算细账,但负担肯定要比过去轻多了。因此这次消费税调整对企业的发展有很重要的作用,除去原材料价格的变化,以及能源、运输等费用的上涨外,至少企业可以有些积累投入产品开发改造和技术升级了。
江苏韩泰轮胎有限公司总经理赵瑞青:这次国家对消费税的调整,对整个轮胎行业是一件好事,尤其是斜交胎受益大。但由于企业产品结构不同,受益面大小也不一样。对我们企业来讲,由于斜交胎所占份额不大,所以受益较小。2006年我们计划销售额33亿元,斜交胎只占4.2亿元,不到8%,而且出口斜交胎占55%,所以能享受到降税好处的份额只占2亿元左右,一年下来收益在1000多万元。由于我们公司自合资以来,一直实行追求高品质的政策,在斜交胎上不惜成本投入,以满足中国市场实际使用条件,所以自1996年以来,我们在斜交胎上一直处于亏损状态,消费税没调整前年亏损2000万元左右,现在估计还要亏1000万元左右。目前,我们保留斜交胎是因为老客户的需要,从公司来讲,还是要积极发展子午胎,我们已经连续5年增加子午胎规模,但斜交胎一直没有改变,今后也不打算再扩大斜交胎规模。另外,斜交胎消费税降低后,我们还担心有些企业会下调价格,如果这样有可能对全钢胎的销售产生影响。
风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锋:这次国家对轮胎消费税的调整,在短期内对企业绝对是利好的事情。尤其是对长期以来一直处于不堪重负的斜交胎来说,压力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这项政策要用好,还取决于行业市场竞争是否有序。国家有关部门应制定相应配套的产业政策,限定进入轮胎行业的门槛,规范行业竞争秩序。长期以来,由于斜交胎门槛过低,一些小作坊式的企业屡禁不绝,不仅浪费能源和资源,而且产品质量也得不到提高,市场秩序混乱,使轮胎制造企业多年投入产出极不合理。因此,国家应严格控制不能再上新的斜交胎生产线,建新的斜交胎生产企业,另外还要坚决淘汰现有小斜交胎企业。这样才能建立良性的行业竞争秩序,也才能使企业有条件改进管理,提升品质,提供更好的产品回报消费者,达到国家降低斜交胎消费税的初衷。尽管目前斜交胎在短途运输、出口等方面还有一定市场,但其面临淘汰是不可逆转的。同样的橡胶消耗,子午胎的寿命更长,且节油、承载力高、乘坐舒适,更符合循环经济的要求。
目前风神公司子午胎、斜交胎(包括工程胎和农用胎)都有,其中斜交胎份额约占40%。
杭州中策橡胶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葛国荣:这件事对行业来讲是非常好的。中国是发展中国家,斜交胎在一些特殊场合还有用处,不能马上都取消。现在国内有斜交胎的企业基本都是老企业,负担很重,比如我们每年要上缴3亿元以上的税,养活1万多人,承担了很大的社会负担,保证社会安定,所以降税可以减轻我们的负担。由于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没降税前我们的斜交胎一直有些亏损,现在消费税降下来了,肯定会有所好转,而且对产品结构调整也有好处,过去斜交胎一直比子午胎多10%的税,所以有些该用斜交胎的也用子午胎。这个消息一出来,就有汽车厂要求降价,但现在斜交胎根本就没有降价的空间了。至于子午胎,斜交胎消费税的降低不会影响子午胎的发展,我们仍旧要不断开发高性能的子午胎产品。
编者按 从今年4月1日起,国家将执行新的消费税政策。其中对轮胎消费税的调整为:斜交胎由10%下调到3%,子午胎继续执行免征消费税政策。这个消息对轮胎行业整体利好,受到行业普遍欢迎。子午胎企业可以放心发展,继续推进产品技术升级换代;斜交胎企业减轻了税收负担,有利于扭亏增盈、企业积累和产品品质提高。由于每家企业产品不同,在这次调整中受益程度也不同。为此,近日我们对部分轮胎企业进行了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