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全球家居建材巨头家得宝入驻中国到4月28日英国家居连锁超市百安居中国宣布收购德国欧倍德在华家居建材业务,国内家居建材市场的战火正呈一触即发之势。
业内人士指出,建材行业作为家居行业产业链的前端,它的特性决定他们需要不断地标准化、规模化,而这必然会导致国内甚至国际家居产业链的不断分化、整合,呈现“大者恒大,强者愈强”的态势,不断涌现出国内、国际的家居行业巨头是大势所趋。
另有专家指出,家居行业产业链的前端如地产、建筑、建材等领域的竞争加剧,必将挤压后端的家具、家饰领域,家居领域的恶战已经是“大雨欲来风满楼”。
目前,家居行业已经明显地呈现出了两大阵营:追求艺术个性和追求功能实用。家居建材市场的战火已经让这两个阵营的交锋变得更加频繁激烈。美克作为国内艺术个性化家具的掌旗者,正挑战功能型家具的阵营的极限。记者了解到,以美克?美家为代表的国内家居企业正紧锣密鼓地实施战略布局,作为高档家居建材消费集中地的上海无疑成为其势在必得的风水宝地。
诸侯并起混战一触即发
4月28日,本土建材零售超市深圳家福特北京店开业。宣布5年内在全国实现开店40家。同一天,百安居宣布接下欧倍德在华业务。以其目前拥有的23家连锁店,加上欧倍德拥有的13家连锁店,百安居实现36家的规模,位居全国第一。
国内家居建材市场的风云变幻源于家居堪称全球建材家居巨头“家得宝”宣布入侵中国市场。今年年初,当家得宝与收购国内企业进入中国家居建材市场的消息传出,整个业界都笼罩在“巨头”的紧张气氛下。家得宝是全球最大的家具建材超市,2004年销售收入高达731亿美金,在美国仅芝加哥一个城市就布下40多个店,通吃整个市场。
家得宝是巨鲸,即便是在美国《反垄断法》的制约之下,家得宝仍然是大小通吃,让许多竞争对手倒闭,目前唯一一个竞争对手LOWE'S在《反垄断法》保护下,极力避开家得宝的锋芒,改为迎合女性用户。而中国没有相关法律,没有强有力的竞争对手,这让家得宝有更大的空间。而且,“它可以拿出数十亿美金用于收购,也不惜给中国市场交学费。”业内人士认为。
刚刚进入中国市场,家得宝涉及的业务以建材为主,但是这仅仅是头阵。“家得宝更大的野心应该是家居市场。”据业内人士分析,由于建材的门槛较低,相对容易,而家居用品个性化、风格化要求高得多,家得宝应该会等到在中国有一定地位时再介入,但是根据家得宝全球的销售,建材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家居的高利润将使得家得宝的家居零售业很快跟上。
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在800-15000美金之间就是个人购房的高峰期。我国人均GDP是1000美金,是房地产起步时期,专家预计,我国住房装修产值将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2005年。装修需求有望突破6500亿元。其中,家居装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占据越来越高的比例。
单纯的建材之争将很快蔓延到家居市场,国际巨头家得宝对于家居市场的冲击已经端倪初现。在家居建材这个行业内的企业,没有谁能位于这个巨鲸的庞大胃口之外。
蓄势待发备战家得宝
在这种一触即发的紧张氛围下,国内的家居建材企业也在艰难选择自己的命运。业内认为国内企业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种是“坐以待毙型”,大敌压境,仍然无所作为,如同温水里的青蛙,难逃被挤压的命运;一种是“靓女待嫁型”,依仗现有的良好资源,等待外资收购,如东方家园;最后一种则是“健体自强型”,启动危机预警,从管理、人才等各方面,如美克?美家。
斗争到底是最艰难的道路,美克?美家作此决定显然是有备而来。美克?美家所属的美克集团是亚洲规模最大、出口额最多的家具制造企业之一,其高品质的贴牌产品销往世界各地十余年,一直在欧美等地区占有稳固市场。2001年美克集团投资创立了自己的内销连锁零售品牌———美克?美家,并与美国最大的家具品牌伊森艾伦合作,在中国构建家具连锁零售网络,正式开启内销之路。
美克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冯东明曾经表示,在企业的规划当中,应该能够预计到企业本身在行业中将会遇到的风险,并学会来管理它们,例如反倾销的出现、行业的拓展等方面。
2004年底美国商务部对中国家具反倾销案做出的终审裁决,155家中国公司生产的卧室家具征收的加权平均反倾销税是8.6%,美克集团是唯一一家取得零关税的中国企业。这也源于美克集团的“企业预警”机制。据悉,为了应对中国家具反倾销案,光文件纸张就花费了五吨之多。
在集团整体战略的影响下,美克?美家从成立之初就在为长远发展做储备。首先是储备人才,请来美国职业经理人艾德?格兰德担任美克美家总经理,还网络了一大批海归、专业人士,在全国各地的连锁店大胆使用当地人才。
而花200万美元引进的家具零售专用STORIS系统更是令国内家具建材同行咋舌的大手笔。“国外的高端家具品牌都使用这种销售模式,虽然成本相当高,目的是便于品牌维护。”美克?美家市场部相关人士解释,“完善的渠道管理体系才能保证美克?美家在不断增长的网络布局下稳健发展。”
跑马圈地抢占上海滩
美克?美家已经做好了作战的充分准备,它现在要做的是完成战略布局,抢占制高点。
“布局点”的意义非同小可,“看这个市场是否激烈,就是看各企业之间布局的竞争程度。”美克?美家市场部发言人指出,“对于家居建材零售企业而言,连锁店网络建设则意味着规模效应。拥有越多的连锁店,在成本控制、满足客户需求方面就更有优势。”
国内目前唯一经营成功的外资家居建材企业百安居通过收购欧倍德在华业务实现了36家的规模。2004年11月,百安居还收购中国5家普尔马斯特会员店,这5家店对于百安居的意义实际上就是收购“布局点”,因为普通超市不能承重,要经营家居建材必须彻底改造。
美克?美家的态度与百安居的积极备战类似。
从2005年开始,美克就加快了全国扩张开店的步伐。截至目前,共有北京、上海、成都、天津等7座城市的10家“美克?美家”开业,而在2005年,美克将总共有7家连锁店及精品店开业。
在美克?美家的未来规划中,几大重点区域已经划出,美克?美家力争在华东、华北、东北、华中、华南等每一个重点区域展开强势进攻。
2003年7月,美克?美家淮海路旗舰店开张;2005年3月28日,美克?美家浦东商业中心区域东方路的上海二店开张;2005年5月18日,美克?美家上海古北店又盛大开张。
与这些国际巨头相比,作为后来者的美克?美家规模当然还不够大,但是根据美克?美家在上海连开三店的举动来看,上海市场的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据国际物业顾问高力国际发布的报告显示,2004年上海高档住宅的供给量约2万套左右,将比去年增加50%以上,主要集中分布在浦东陆家嘴、静安等区域,增量为去年该区域供应量的两倍。
作为上海在世界城市版图上的地位日益重要的今天,上海聚集了数量最为庞大的中产及富有阶层。他们的消费主流地位毋庸置疑。业内认为,上海市场上高档住宅的蜂拥崛起,对于拉动高档家居的需求将会十分明显。“我们必须加快网络布局,在外资还没有构成威胁之前完善自己的网络。”美克?美家新闻发言人介绍。
美克?美家北京soho精品店开业不久,伊利诺伊、达芬奇等家居连锁店也相继在其周边开店,美克?美家的战略眼光成为行业效仿的对象。
因此有行业内人士分析,随着美克?美家在上海扩张的提速,上海将成为国内家居连锁企业们争夺的主战场。每一个网络都会有几个制高点对于完成战略布局起关键作用,对于这些制高点,抢先占领,才会有更大的胜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