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到邢岷山的复式新居,有两件事情很有意思:可以尽兴地欣赏他颇具特色的金箔雕版屏风,或者品着正宗的西湖龙井,翻一卷珍藏的老扇孤本,听一段他和妻子哼唱的昆曲。
妻子钮晓晴是邢岷山的一大珍宝,他们是儿时的玩伴,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十几岁就“私订终身”了,到现在已经过了10多年。2000年在亚运村买下这套新居的时候,他们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城南那间彼此相濡以沫的小屋。用岷山的话来说:“那间旧屋,见证了我们所有的恋爱故事。”所以在装修新居的时候,晓晴便想:我们因昆曲而结缘,既然都喜欢,那么新房子就让它痴迷戏曲吧。这样,他们偶尔会去到老房子里怀念旧时的光景,然后回到新居里抚琴听箫,继续品味幸福的甜蜜。




装修新房的那些日子,正好赶上岷山在怀柔拍戏,晓晴一个人在这边忙里忙外,每天和岷山通电话商量每一处细节。她觉得非常快乐,好像是在共同创作一件只属于她和他的作品。装修到了后期,晓晴却生病入院。岷山便每天用DV拍下房子的新变化,在镜头前又蹦又跳地配上解说词,拿到医院给晓晴“过目”,逗她开心。她那时信誓旦旦地同岷山说:“我们要让所有来家里做客的朋友们都知道,这就是邢岷山和钮晓晴的家,而不是别人的家。我要让这家里的每一个地方,每一样东西,都是我们共同选择的,喜欢的!”
他们从小生长在秀丽的西湖岸畔,向往恬淡安适的田园生活。因此处处都彰显着主人的古朴雅致,处处都洋溢着江南柳岸的自然芬芳。铺着鹅卵石的平台地面,园林式的花花草草,当清晨的阳光透过纱帘,仿佛可以轻易地触到天空。
天下无双
一楼餐厅的桌前,整齐地摆放着6把棕色木椅。第一次来到岷山家的时候,吃过饭,岷山说:“你绝想不到,这6把椅子其实是分性别的。3把姓‘钮’,3把姓‘邢’!”仔细看时,方发现其中的妙处。每把椅子的椅背上都有一个10厘米见方的圆木,圆木的两面分别刻着“邢岷山”和“钮晓晴”的字样,不同的是姓“钮”的椅子是在椅背的正面刻着“钮晓晴”,反面刻着“邢岷山”,而姓“邢”的椅子正好相反。晓晴颇有些得意:“因为大伯是金石纂刻学家,所以请他刻了我们的名章。这是我们家的LOGO,独一无二。”
因为这些独一无二的木椅,岷山和晓晴之间多了一份牵挂。晓晴常常开玩笑地对岷山说:“就是为了这些椅子,我们也要一辈子在一起呀!不然的话,椅子该归谁呢?”岷山这时候就会瞪着她假装生气:“尽胡说!”
金屏茶案
岷山家的客厅和二楼平台都展着大片的金色屏风,雕的却是古词古画。客厅的一幅绣着绢丝的宋代《春》图,在柔和的灯光下,景物灵动。屏风前是古色的宽面矮桌,闲暇时,岷山和妻子听一出《游园惊梦》,用极其讲究的瓷器茶碗沏上一壶香茶,慢慢地品,便恍若置身于画舫春景,悠游自得。
从客厅向上望去,二楼平台的那面屏风便显得更为讲究,四扇风门包着薄如纸页的金箔,其上一笔一画地刻着《牡丹亭》中的四幕。整个屏风可以自由地伸展闭合,是他们依照旧时的“工尺谱”上古老的木刻画设计出来,然后交给工匠们去雕琢而成的。
“牡丹亭”屏风前是一张旧时的条案,搁置在这间叫做“竹映阁”的平台上。坐在这儿,心境忽然变得淡雅安逸,仿佛置身西湖水岸的画舫茶楼,无限风光。这里是岷山和晓晴进行心灵交流的地方,他们有时在这儿研究戏曲,有时翻看那些儿时的照片、旧时的信件、追忆那些青涩的恋爱时光。
条案上摆设的那套茶具,是岷山在安徽拍戏时,他们开着车去景德镇淘到的。“看了很多瓷器,终于有一天在一家瓷器博物馆发现了这套做工细致,图案花色都如此精美的茶具。很开心!”他们喜欢品茗,对器具的使用尤为重视,讲究精细。一杯醇香的绿茶入口,他们便能知晓其产地和年份,岷山说:“这是一个人的生活品质,可能生活中有很多东西你可以疏忽,但不能样样都忽略,夫妻间一定要有共同的爱好。”
日式和服和小金钵

其实除了和服,晓晴还有几件喜欢的日式小玩意。放在柜橱里精美的“藤间季扇”和刻有“平钵前。黑吹金地纹”字样的“多田烧”小金钵,精美雅致,都是岷山在日本拍戏的时候带给她的。每次晓晴收到这样的小礼物都会很开心:“岷山是个恋家的人,走到哪儿,他都不会忘记我!”
在外拍戏这么多年,去过很多地方,每到一处,岷山就会给妻子买回一些她喜欢的小玩意。小碟小碗、苏绣陶艺,甚至有时会不远千里带回一些鲜活欲滴的花花草草。晓晴喜欢香水的瓶子,岷山就挑有好看瓶子的香水给她。渐渐地,各式的香水积攒了好多,晓晴便做了一个简简单单的玻璃橱架放在卧室,小心地把这些盛着香气的玻璃瓶子放进去。玻璃橱架的上方,是朋友送的一幅字画“杏花春雨江南,白马秋风塞上”。他们相信,在这样温馨舒适的家里生活,当每个清晨醒来时,会迎着暖暖地阳光忆起一夜香甜的美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