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今年已经在向尾声迈进,但灯饰卖场却有些逆市,不但没有收尾,倒还泛着隐约的火药味道!首先是有三家在年内开业或重张的灯饰卖场———盘踞江北的东方灯饰广场本月底或下月初将重张;号称灯饰“先行者”的灯·玛特也在渝中区蓄势开业;在沙坪坝的另一灯饰专业卖场也打着做精品灯饰市场的旗号紧锣密鼓招商;同时,综合卖场也不甘寂寞。百安居建材超市的吸顶灯、筒灯等,用非常好的牌子,打出很低的价格……灯饰商家使出了延伸服务或透明价格的招数,用各种方式向消费者“抛媚”,目的只有一个:抢占市场,夺取商机。延伸服务:解搬运安装难题。
买过灯、用过灯的人都有两个很深的体会,一是灯饰价格乱;二是用灯麻烦。
灯饰产品由于自身特性,导致安装服务风险大、成本高。因此,长期以来,除部分价值高、需专业人员安装的灯饰产品外,商家都不提供安装和送货服务;因此,大多消费者要在购买灯后,额外地支付装灯和搬运费。另外,灯饰的清洁问题也是中高档消费者用灯的心病,因为一般清洁公司因为不专业都不愿意清洗灯具,所以很多刚买来时熠熠生辉的灯具,因为无法清洗,过一两年,都会暗淡无光。
今年初,建玛特率先在行业内启动灯饰免费送货、免费安装的服务。“其实,推出这两项服务对我们来讲是个挑战,但因为消费者需要我们就必须做!”建玛特总经理梁斌说。目前,我市大的灯饰卖场,例如东方灯饰广场、灯·玛特等,都推出了上述服务。透明价格:拨开迷雾见太阳
如果说,灯饰的价格像“雾里看花”一样,那么正在蓄势开业的灯·玛特仿佛扮演着“拨开迷雾见太阳”的角色。他们推行“买灯明码实价,不砍价”,这在本市还是首家。灯·玛特总经理汪顺波做灯起家,他说,敢于率先在灯饰行业推行“明码实价”的模式,首先是自己有足够的信心。“让消费者在我们这里买灯没有砍价的烦恼,也想从自己开始把价格透明。”汪顺波说,虽然知道这样做有很大的风险,毕竟很多消费者都有砍价买灯的习惯,“但我还是对这样的模式有充分的信心。”
业内对灯·玛特的做法说法不一。有的认为会对灯饰市场带来巨大的冲击,因为毕竟价格是获取消费者认可的信心;另外,也有的认为,灯·玛特模式只适合高档消费者,因为有质量的保证,那些没有时间、只在乎品牌不在乎价格的人,是非常适合灯·玛特的。不管商家采用何种模式经营,对消费者来讲都是多了一种选择,“市场热闹对老百姓就是好事。”
消费提示
建玛特:1997年开始在南坪创建重庆灯饰广场,目前灯饰经营面积4.5万平方米。定位中高档,以零售为主兼营批发,产品丰富,品牌云集。
灯·玛特:面积1.2万平方米,蓄势开业。定位中高档,全场明码实价,卖场内既有高档灯饰也有灯饰超市。
东方灯饰广场:2001年开业,原名金泰城灯饰城,今年更名为东方灯饰广场,营业面积2万平方米。定位中高档,零售为主兼营批发。
齐祥灯饰广场:2000年开业,经营面积3万平方米。以批发为主兼营零售,产品涵盖中高低段。
信息来源:古镇灯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