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有位同学和我讨论了系统分析对象的话题。现在我把自己的观点写下来,仅供参考。
又不同意见的同学欢迎发言。
我们什么时候要做系统分析呢?
1。一个新的商务系统需要自动化时。
2。原有的商务系统需要改进时。
3。原有的商务系统无法运作或即使运作效益也无法达到长期盈利时。
这时我们可以做一个新的软件系统或修改原来的软件系统或重新摒弃原来的造一个新的软
件系统。在作这些之前,我们不得不作系统分析。否则软件的设计者和开发人员将无从下
手。
有了上述三种情况自然有三个分析的对象(analysis object)
概念说明:
BPA( Business Process Automation ): 就是将企业的业务流程以自动化的方式进行
形式的转化。也就是把业务模型用技术模型来实现和支持。
BPA( Business Process Improvement ):就是对企业现有的业务流程的部分环节有不满意
的地方,有企业官方高层对企业一些部分进行改进,这时相应的原来的技术系统(如软件
系统)也就需要相应的改变,这时需要用到需求分析。。
BPR(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业务流程重组) :就是对企业的业务流程(Proc
ess)进行根本性(Fundamental)的再思考和彻底性(Radical)的再设计,从而获得在成本、
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的戏剧性(Dramatic)的改善。作为强化企业管理,提高企业整体
水平和竞争力的一种新的管理概念,BPR是1990年于美国提出的。其核心是面对激烈的市场
竞争,企业要加强过程控制,要不断对原有业务流程进行根本性的思考和彻底重组,以适
应时常竞争的需求。BPR也是企业实施管理信息系统,特别是ERP系统的前提和基础。
表1。
分析对象BPA业务过程自动化BPI业务过程改进BPR
潜在业务价值中低中高
工程开销低中低高
分析广度窄较窄很宽
风险中低中低很高
上图是对同一工程较大程度上可能性的对比结果。并不在任何项目时都是如此绝对。
你可以说是general,而不是specific。
。
性能对比解释:
BPA: from-mud-to-structure.这是我的总结,就是从无到有。这个过程虽然看起来庞大,
但是由于初次作考虑到的问题深度广度还不够高,也就是允许我们犯错误,可以在以后的
maintain过程时发现,并进行update。所以它对应指数较低。
BPI: update.我认为,业务上的改变软件技术自然也要相应的调整。但是这只是个调整,
并不较大程度的改变软件的总体功能和结构。它相对于Bpa是否更难分析是一个待实践
检验并归纳的过程。这里认为难度更大是因为它在以用盈利基础上再修改就获得更大的利
润,而不是Bpa的完全未知,但是这就要求对系统有更深刻的认识,一旦修改失误,会
导致系统的瘫痪,和相反的效果。如果从前的软件系统的扩展性不够好,这又将是个很大
的难题。记住:系统分析师也要考虑到实现人员可行性的方面,否则我们就不需要他懂什
么programming了。。
BPR:destroy then rebuild.由于企业对现有的业务流程不满而彻底的从新改变业务流。那
么原来的软件自然也不能保留。在这个过程中系统分析员必须参与到根本改变的过程中,
提出技术可行性意见。否则和BPA就没什么两样了。这要求系统分析师的业务知识和技
术知识都相当熟练。企业的大改革必然cost更多的摩呢一,但是由于这样大的根本性
的调整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所以可期待的商业价值必然更高!
请记住这张表格和多程度上是再将业务的东西,只有少部分业务对分析的影响。
但是不能说这对我们学习系统分析不重要,恰恰相反。只有了解要解决谁的问题,
才能继续探讨如何去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