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0月18日,“宇通”重组“郑工”成立“宇通重工”,一石激起千层浪;2004年11月,在上海bauma China 2004上,宇通重工被誉为工程机械行业的一匹黑马。两年后,我们回首宇通重工所走过的历程,它的发展代表了许许多多处于发展与转型期的企业的发展经历:在开拓与反思、尝试与总结中不断地摸索。
一年后,再见到宇通重工副总经理兼营销公司总经理田丰时,他依然是踌躇满志,所不同的是,对工程机械行业有了更深刻而成熟的思考。
变则通,通则久
在过去的两年间,宇通重工一直在调整,从营销战略调整到产品定位调整,宇通重工始终在寻找破立之间的平衡点。从全面整合营销系统,到大刀阔斧地拓展其产品系列。其中所饱含的各种滋味,恐怕只有宇通重工的领导层才能深刻体味。2003年10月,宇通全面入主郑工,在工程机械行业内刮起了一股清新之风。宇通跨行业进入工程机械行业以后,不仅给整个企业带来了生机,也带来了宇通客车的霸气!2004年11月,宇通重工一路披荆斩棘,快速进入压实机械、桩工机械和混凝土机械等领域,成为行业一匹名副其实的黑马。
当外界赞叹于宇通重工的快速发展时,此时的宇通重工却开始“停顿”下来,开始了下一轮的战略思考。2005年10月,当我们在第八届BICES展会上见到宇通重工的新帅——吴项林、原宇通客车总经理时,我们知道宇通集团开始了另一轮的战略布局。
宇通重工副总经理田丰把这一变动归结于:“经过一两年的摸索,我们发现进入工程机械行业的困难比我们预想的要大。过去两年间,宇通重工虽然在全速前进,但我们低估了这个行业带来的挑战,宇通重工的发展还不够稳健。虽然宇通重工具有很强的资金实力和资源整合的能力,但我们对企业的发展必须要有一个客观的评价,企业必须要具有资金积累的能力才能取得可持续发展。”
正如田丰所言,工程机械行业比客车行业的发展晚了一个阶段,客车行业已经发展到了以核心竞争力为主的竞争阶段,以技术引领行业发展是其主要特征。而工程机械行业现在还处在一种非常无序的竞争状态,价格和付款方式是企业间竞争的主要方式。他坦言:“这种状态不会持续太久,这是一种非常不健康的竞争方式。我认为工程机械行业至少要经过2~3年的发展,甚至更长时间,才能进入到以技术引领行业发展的阶段,才能使竞争走向有序。只有进入有序竞争之后,行业发展才能够走向规范。”正是基于上述考虑,宇通集团开始对其资源进行优化和整合,同时,宇通集团也对宇通重工的高层领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区域品牌做起
作为客车行业当之无愧的领头羊,宇通客车的发展经验是宇通集团最宝贵的财富。而这笔财富,只有选择在合适的时机、用到合适的地点才能转化成价值。而此时,在工程机械行业,这个几乎是重复着5年前、10年前客车行业的发展轨迹向前迈进的行业,正在寻找着这样一种方式。而此时,也正是将宇通客车这笔财富运用到宇通重工发展中的最好时机。
田丰说:“宇通重工现在工程机械行业里的压力很大,但我们相信机遇依然存在,因为现在工程机械行业的竞争格局还没有完全形成,竞争局势不明朗。即使是那些大企业,发展也存在一些体制上的问题和应收账款无法解决的问题。”对于宇通重工而言,如何把握未来2~3年的发展至关重要。
身为宇通重工的副总经理兼销售总经理,田丰做出了“打造区域品牌”的战略决策。2006年,宇通重工将会全面调整目标市场,重点出击区域市场,将销售政策的重心集中在山西、河南、河北、陕西和湖北。先在这些市场上建立宇通重工的区域性品牌,再通过2~3年的时间,将宇通重工打造成为一个西部市场认可的品牌,然后,将宇通重工打造成为一个和宇通客车一样的全国性的品牌!宇通重工打造区域品牌战略的制定也是借鉴了宇通客车的发展模式,这种模式是否适用于工程机械,现在下结论还为时尚早,不过基于其在客车行业的实践经验以及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现状,我们相信,这一尝试是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