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中高档品牌服装的发展趋势对高品质、高设计含量面料的需求日益突出,而国内面料开发的现状又制约着这一领域的发展。年初,由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与欧洲有关机构合作组建的跨国合作机构——中欧面料与时装合作俱乐部在京成立。适时地为欧洲中高档面料企业与中国成衣及时装品牌企业的直接交流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为了建立中国中高档服装品牌与欧洲流行面料厂商直接交流与合作的平台,便利中方品牌企业与设计师选购欧洲最新流行面料,营造并维护一批引领时尚的中国服装品牌,经过近两年的调研论证,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决定成立中欧面料与时装合作俱乐部,有选择地特邀欧洲优秀中高档面料企业和经过严格筛选的中国中高档品牌服装企业作为俱乐部会员。设在俱乐部内的常年展示厅,展示欧洲面料企业会员的最新产品,随时向国内会员提供最新面料信息,并向欧洲会员及时反馈中国会员对新面料的要求。
目前已有许多国内著名时装品牌踊跃加盟,国外也有22家意大利面料企业先后加入该俱乐部摆台。这些企业主要来自Como、Biella和Prato等意大利著名面料生产基地。此外,还有许多欧洲面料企业正在积极申请入会。俱乐部首席执行官苏葆燕女士说:“今年,先从意大利面料企业开始,今后还将继续扩大规模,吸纳更多国家的企业加盟。除设有常年展厅外,俱乐部每年都会组织至少两次中欧企业间的交流洽谈会,以便双方交流及采样订货。
中欧面科与时装合作俱乐部还针对会员企业建立一整套严谨周密的服务与管理制度,通过计算机、互联网等现代通讯工具将最新流行的欧洲面料信息及时传递给会员企业,并及时解决在面料交易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
据悉,为了促进中国面料企业的设计开发与技术进步,中欧面料与时装合作俱乐部还致力于引进欧洲富有经验的设计,技术专业人才或资深机构,协助中方面料企业开发新产品新系列,或引进欧洲面料企业的技术合作,尽快缩短中国面料企业与欧洲流行面料开发能力的距离,促进中国面料企业与中国时装品牌企业同步发展、共同繁荣。
近年来,随着中国中高档时装消费市场的发展,我国进口面料数量逐年增长。服装企业选用进口面料的主要原因是国产面料外观风格欠丰富,颜色、花型单调,手感及后整理水平还有待提高。尽管目前国内纺织企业对面料设计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热情,各地企业纷纷寻找面料开发设计的技术与资料,同时也投入越来越多的人力和财力进行此方面的研发,而且也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面料的系列化、时尚感还达不到服装时尚化的要求。
在生产环节中中国的面料主要是设计和后整理工艺不过关。这使国内面料企业损失很大,比如世界丝绸的80%以上生产于中国,但出口的大部分却是坯绸,意大利商人买回去,经过工艺处理后出口到世界各地,价格翻了几番。
原因主要是中国面料企业缺乏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设计人才。意大利许多面料设计师是学艺术出身并懂得必要的开发技术,而国内面料开发人员大多是学理工出身,技术开发知识有余,但艺术设计不足。而且我国化工产品开发的相对滞后也是影响国内面料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原因。另外,面料的后整理对面料的手感与外观效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里化学助剂是后整理的关键。
为适应服装厂商的需求,订量少,生产模式灵活也是国外中小面料企业市场运作的特点。而国内面料企业一般规模大,习惯于大批量生产模式,难以适应时装品牌企业小批量多品种的需求。这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约束中国服装产业进一步高速发展的瓶颈。( 服饰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