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经营报
日期:2006-6-25 8:48:00编辑:gongj
【正文】
“10万辆库存不是太多了,而是比较少了。
”全国乘用车信息联席会秘书长饶达嘱托记者,“一定要写上这句话。”
近日,一组来自全国乘用车信息联席会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5月底,在全国可以统计到的轿车厂家库存中,累计库存量已经达到100360辆。难道2004年的库存恐慌又要重新上演?
企业库存问题不大
“我们排第二?如果这个数据是可靠的,那说明绝大部分厂家在库存控制方面做得比我们好。”东风日产营业总部副总部长陈斌波并不认为自己库存有什么问题,“我们的库存在安全库存范围之内。”
来自全国乘用车信息联席会的数据显示,截至5月底,在全国可以统计到的轿车厂家库存中,库存量排名第一的是东风雪铁龙13081辆;其次是东风日产11173辆;一汽-大众以11083辆的库存量,排名第三。
陈斌波表示,东风日产今年以来的累计销量已超过10万辆,月均销量近18000辆。他们设定的安全库存标准是月销量的50%到80%之间,所以目前的11000多辆库存,仍在他们控制的安全范围之内。
一汽-大众销售公司市场推广总监王枫也表示,他们现有的库存量是合理的。“我们目前月销量在两万辆以上,不到月销量一半的库存是为销售渠道周转而备。”
相对来说,东风雪铁龙的库存压力最大。据东风雪铁龙的人士介绍,他们今年前5个月的销量超过49000辆,月均销量近1万辆。而现有的13000多辆库存,已经超过了他们的月销量。但问题显然也并不严重。
订单生产形同虚设
即便如此,也不能说汽车企业在库存控制方面不存在问题。
饶达指出,5月底的日销量比月初高出几倍,说明还是有些企业想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逼经销商吃进库存。“在做不到完全实现订单生产方式的情况下,隐性库存是不可避免的。”陈斌波对此并不讳言,“我们厂家也很难完全统计出经销商的库存量。”
“目前整车销售体系存在三种形式:一是厂家根据确定的产销计划,将销售任务分解到经销商;二是采取经销商订单方法,经销商提前预测销量上报厂家;三是客户直接下订单给工厂。”饶达表示,目前国内占主流的还是经销商订单方式。
“其实经销商订单在很多厂家那里是有名无实。”上海雷神咨询有限公司高级经理庞勇认为,经销商订单形式的程序是:厂家在将经销商的订单汇总后,再向零部件生产企业订购零部件。“但是很多主机厂新推出车型的进口零部件得提前一年就要向国外供应商联系好。而且,国内大部分主机厂对供应链的管理尚未达到Just In Time(及时响应)的高标准。”
库存结构也是一大问题。王枫透露,在一汽-大众的库存中,捷达占据主要份额。来自全国乘用车联席会的数据,捷达以4696辆的库存量,位居一汽-大众各车型库存之首。部分一汽-大众经销商对手中的捷达库存车型进行特价销售,最高降幅达3000元。
东风雪铁龙的爱丽舍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今年3月,东风雪铁龙将爱丽舍的产量一下扩增了近70%。这样一来,在厂家的库存压力增大的同时,经销商的销售压力也随之加大。为此,经销商们开始加大对爱丽舍的优惠力度。
库存的另一大问题来自新车型。“新车上市必然使厂家库存增长。光是全国每个经销店各增加一辆样车和一辆试驾车,就是个不小的数目。”东风雪铁龙的人士说。陈斌波也表示,在车型的花色品种比较多的情况下,很难把库存控制在月销量的1/3以下。
库存控制道阻且长
与厂家的不在意相比,今年前4个月一直为销量较快增长而信心满满的经销商们,则再度感觉到了销售的压力。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今年5月份,29家轿车企业总产销量环比下降一成以上,当月销量为29.71万辆,比上月下降15.34%。
“环比下降,但同比仍保持着较快的增长。去年最好的月份也才卖了30几万辆车,现在,5月份这个传统的淡季都能卖近30万辆,说明市场的增速并没有减缓。”陈斌波预计,“今年的市场增速将在20%以上。”
饶达也表示,5月份乘用车销量比上月下跌,属于季节性波动,按5月份18个工作日来计算,平均每个工作日的销售量达到了历史新高,可以肯定地说,中国乘用车市场目前仍在高速增长。
“只要市场增速没有放慢,厂家的市场判断没有错,库存就不会成为大问题。”有业界人士对记者表示,怕就怕出现2004年的那种情况,市场增速突然大幅放缓。但庞勇却没有这么乐观。“去年下半年市场销售形势看好,各主机厂都将全年销量上调,结果在今年年初做2006年产销规划时,大家都喊得很高。我认为,今年9到10月份时候,主机厂得对他们之前做出的产销预期进行下调,否则就是经销商压库。”在他看来,主机厂不断修正自己产销计划的事实,从侧面证明了厂家在订单式生产形式上的有名无实。“订单式生产的方向是对的,但是路还很长。”庞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