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业内预测,新一轮的铁矿石谈判将会向有利于需方的方向发展,但有了去年铁矿商各个击破的教训,中方钢企仍不能掉以轻心。
新一轮铁矿石谈判在即,全球铁矿石供应商和中国钢铁企业都在派兵布阵,积极准备。国内铁矿石供应增长强劲在青岛的"中国钢铁原材料国际研讨会"上,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披露了今年以来铁矿石的供需信息,据统计:今年1到9月,中国大中型矿山生产铁矿石四亿多吨,同比增长超过37%,并且从今年5月起,中国国内铁矿石价格已低于进口矿到厂价,8月份国内大中型钢铁企业采购国产矿比年初增长2.56倍;今年前九个月,中国进口铁矿石2.47亿吨,同比增长24.2%,增幅同比回落了七个百分点。这是自2003年以来,进口增幅首次在30%以下。
《证券市场周刊》从宝钢股份(600019)、武钢股份(600005)等钢铁上市公司证实,由于国内矿的大量增长,目前本土所产铁精粉价格已由高于进口矿转为低于进口矿。
与此同时,国内铁矿石产量剧增引发的价格下降也迫使国际矿价格大幅回落。据钢协统计,今年1-7月,在国际铁矿石合约价格上升19%的情况下,铁矿石平均实际进口价格,比去年同期下降7.27%。
在本次会上,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罗冰生表示:中国进口铁矿石总量正由高增长转向适度稳定增长,进口铁矿石价格开始理性回归。三巨头态度趋软与去年同期坚信铁矿石未来价格将大幅上涨不同,今年铁矿石巨头的态度有所软化。
10月17日,有外电报道,巴西淡水河谷公司(CVRD)首席执行官阿格内利(Roger??Agnelli)16日在纽约证交所记者见面会上表示,主要铁矿石生产商推动2007年铁矿石再度大幅涨价的前景仍不明朗。
而与此同时,三巨头也前所未有的注重和中方保持友好关系。
今年9月,全球最大的资源公司澳大利亚必和必拓公司(BHB)的CEO顾之博高调的访华,期间一再否认该公司参与了对铁矿石价格的操纵。
10月25日在青岛举行的"中国钢铁原材料国际研讨会"的赞助企业是以态度强硬著称的必和必拓和淡水河谷公司,而此前,并未有三大巨头赞助会议的记录。
联合国发展组织多样化及自然资源项目负责人 OlleOstensson在大会上发言,"今年1-7月份,中国铁矿石产量增加了35%。对于矿石供应商而言,这绝不是什么好事。"他警告说,近几年铁矿石市场的繁荣局面恐怕持续不了多久,也许从2007年下半年起就会有过剩的风险。
相信这种判断也是铁矿石巨头最为担心的,而改变以往"惟利是图"的形象变得很迫切。会上淡水河谷公司负责市场和销售的董事NelsonSilva专门发表了题为"中国钢厂:可信赖的伙伴"的讲话,强调了中国钢厂的长期伙伴关系,对未来铁矿石供需形势则是只字未提。在之后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淡水河谷公司宣布了和宝钢在湛江建设球团厂的意向。日欧钢企利益异于中国钢企为了应对谈判,今年以来中国钢厂已经做了多方面的准备。2006年9月,在南昌和长沙,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进口铁矿石工作委员会和联合金属网分别组织会议,总结去年铁矿石谈判经验并出台了一些新政:钢协和五矿化工商会成立了联合办公室,拟对进口铁矿石合同进行备案管理;2007年铁矿石进口企业的门槛应在2005年进口铁矿石达到70万吨的企业,注册资本2000万元以上,具有港口堆场等存储设施或在国外拥有矿山投资等一系列新标准。 目前该标准已得到相关企业认同,该方案已经报请相关政府部门审批。
2006年铁矿石谈判,中方虽然一直强硬抵制涨价,但最终仍只得接受涨价19%。谈判期间,铁矿商采取各个击破策略,首先与亚洲其他国家钢企达成协议,如先是浦项制铁等日韩主要钢企,接着高调宣布世界最大钢企印度米塔尔也接受19%的涨幅。中方虽然在当时强烈指责但也于事无补。
今年,有呼声建言中国钢企应联合日欧同行进行铁矿石谈判。此后,一直没见实质性的进展。
对此,业内人士认为,中方钢企与日欧钢企存在诉求上的差异,合作难言乐观。日欧钢企直接或间接拥有世界铁矿石主要产地铁矿企业的权益,日欧钢企能从铁矿石涨价中获得部分收益例如在澳大利亚24个主要铁矿中,8家有日本公司作为重要股东,其余16家日资则有参股;此外,日欧以生产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钢材为主,其消化原材料涨价的能力较强。
如果中方能够掌握铁矿石涨价对日欧钢企的综合影响,也许最终可使中方和他们利益能够统一。对此,业内人士建言,可由中钢协牵头,委托中资驻外机构搜集跨国矿业巨头及其他主要矿企的当期及未来几年的经营情况,并由智囊机构研究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