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报讯:最近几年,成千上万中国人不惜每年投入200多万日元的留学成本(学费、生活费),一窝蜂地来到日本。甚至,许多人认为,只要能到日本来留学,上什么大学、学什么专业都无所谓,将来凭“一口日语,一张日本文凭”就能闯天下。事实上,事与愿违,因专业与社会需求的脱节,他们毕业后,在日本没有找到工作;回中国,连月薪2000元人民币的工作都不好找。这种现象使越来越多的旅日学子,特别是就学生,不得不开始重视留学成本,谨慎地选择大学和专业。
据日本《东方时报》报道,去年,日本首次实现“接受10万留学生”的目标,留学生总数达到10.9508万人,但是,这几年留学生的就职率很低,2002年仅3600名,中国留学生占60%以上,也只有1933名。许多中国留学生回到中国,因专业等因素,特别是学文科的,成了没人要的“海带(待)”。
小于已读完东京某女子大学的硕士课程,因学的是比较文学,在日本没找到工作,回中国,想在大学里找个教书的职位。几所大学的人事部门告诉她:“眼下,博士课程毕业的‘海归’人员都不好安排,硕士课程毕业的,一律不予考虑。”她说:“当初来日本留学时,脑子很狂热,认为只要在日本镀上一层金,回国还怕找不到工作。哪里会想到自己在日本辛辛苦苦读了7年书,每年学费、生活费在200万日元以上,回国竟然连月薪1000多块人民币的大学教师都当不上。现在骑虎难下,只好再读博士课程,继续投入成本,真不敢想毕业后能否在中国的大学里找到一份工作。”
不少学文科的中国留学生都遇到类似小于的处境,他们对自己选择的专业显得有些无奈,眼前的现实确实差强人意,拿个大学本科毕业文凭回中国找工作,在国内的同龄人面前没有什么竞争力,继续留在日本读硕士、博士,还要付出高额的学费,今后收回成本的希望又相当渺茫。
千叶某私立大学的一名读国际经营专业的中国留学生说,这个专业的大多数课程“大而空”,而日本企业雇用留学生是让干具体活的,不是让当部长、社长的,因此,毕业后在日本很难就上职。一些回中国的学长告诉他,因专业与中国国情不符,找了好几年了,都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真后悔当初为什么要选择这门专业。
一名美国某著名“猎头”公司的日本负责人表示,她是专门在日本替美国大企业挖掘中高级人才的,几年来,接触了不少日本名牌大学毕业的中国人,很少遇到有用的人才,原因就是这些人没有强项的专业才能。她强调说:“当今,企业衡量人才的标准不是学历,而是学力,不是看你有名牌大学的文凭,而是看你具体会干什么。”
她举例说,有一名中国留学生,在履历书上写,通晓英语、日语和德语3门外语,又是名牌大学毕业的,而她却连面试的机会都不给他。这名行家说,外语只是交流的工具,不能作为人才的长项,没有具体专业,光德语、日语好,是没有用的。她说:“现在,一些没有具体专业的留学生回到中国,在日资企业里当翻译算是不错了,但是,月薪两三千元人民币的工作,值得花那么大的代价到日本留学吗?”
据悉,目前在日本的10万多留学生,选择理工科的(工科、理科、农科)只有17%左右,而选择文科的(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师范)却在60%以上。中国留学生同样是学文科的多。一名华人教授说,以前,日本的大学设置了不少文科专业,而社会并不需要那么多文科的专业人才,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提高国民文化素质。像女性,反正是早晚要当家庭主妇的,上大学是为了提高素质,教育孩子,并不是为就职,所以就选文科。在“终生雇用”的日本经营方式没有崩溃前,企业对招聘来的新人都要进行专门培训,学文科、理科的都没关系,只要是名牌大学毕业生就可以了。而现在不一样了,企业对新人的要求,是来了就能干。这样一来,学文科的,即使是名牌大学毕业的,找工作也很难。日本学生选择学文科的越来越少,大学就让留学生填补其生源的空白。
他说:“中国人到日本来留学,不能头脑发热,要理性地对其可行性、成本回报率进行分析,综合各方面因素后,再慎重选择大学和专业。无论是选择文科,还是理科,一定要注意专业与社会需求对口,千万不能盲目行事。如果费了几年的时间,投入上千万日元的留学成本,毕业后,在日本就不上职,回中国又找不到能收回成本的工作,光有一纸文凭又有什么意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