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航母出现已经是时间问题,作为现代空战必不可少的力量倍增器--预警机(舰载)也为很多军迷关注。
未来中国海军的大型预警飞机受弹射器及现有可选机种限制,可能存在一点问题。我设想一种新的舰载预警机思路。
大家都知道英国有一种很有名的预警直升机--海王,但是英国人为了在小小的直升机上实现360度全方位预警的目的,设计的比较复杂,再加上由于直升机本身载重低的限制,直接导致海王的预警距离偏低。
我们可以借鉴英国人的思路,利用直八或者在研的直15做平台,安装上特制的雷达,用直升机来预警。
但是在具体方式上,不采用360度的旋转雷达,而是装单面雷达,雷达固定在直升机侧面,不用旋转,可以探测180度的空域,这样由于雷达结构简单,可以节省下重量用于增加雷达面积及功率。
为了最大限度的利用直升机的载重,可以将一些信息处理设备安装到军舰上,直升机上只安装必要的发射、接收及通信设备,这样,可以将雷达天线做的尽可能大,以便增加探测距离。探测到的信息靠数据链传输到母舰,由母舰的控制中心来统一处理。
该预警机的作用就相当于地面上的一个雷达发射接收器,以及为空中的飞机与母舰提供通信中继。
我国已经可以造出安装在170/171驱逐舰上的相控阵雷达,有这样的技术基础,制造出安装在直升机上的单面相控阵雷达并非难事。
一般状态下,用一架直升机在编队上空盘旋,基本上可是实现360度探测的任务,当然,信息更新速率不如“鹰眼”之类360度探测的飞机。
空情较严重的时候,同时起飞两架这样的预警机,只要协调好两架该型机的相对位置,就可以实现360度不间断探测的目的。或者干脆起飞3架以上改型机,信息更新速率将更理想。
至于信息的通信及处理,以我国目前的数据链通信技术,应该不成问题。
探测距离方面,英国80年代的海王我记得好象是接近200公里,以我国目前的雷达技术,在加大雷达面积及功率的情况下,实现400公里左右的探测距离,达到或接近鹰眼的水平是完全可能的。而且众所周知我国目前雷达的落后主要是在处理及系统整合方面,单纯的探测距离之类的硬指标并不落后。
用直升机预警有个好处,除了搭载在航母上的正常编制外,还可以在编队内的两栖攻击舰或其它大型舰船上搭载几架备用,或者特殊情况下可以降落在其它舰艇上,甚至可以为没有航母编制的舰队提供远程预警。
以上只为个人设想,欢迎大家指点。
本人将该预警系统命名为“龙目”,龙有两眼,该系统是两架飞机,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