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空军从国土防空型空军向攻守兼备型空军的战略转型,中国空军经过近十年的努力,空军的远程作战能力有啦很大的提高。日本空军在冷战后近年也把中国作为它的战略对手,并且将它的主力战机逐渐向西南方向移动。随着中日两国在东海一系列问题上的矛盾在激化,看来我们真的有必要将这个对手的军事力量进行认真的分析一番。
1.中国空军目前的主力战机一共有256架,其中苏30MKK战机有100架;而日本空军的主力战机有250架,其中从美国进口和在日本组装的F-15J/DJ有198架。由于哪日本自己生产的F-2飞机是典型的价高质量低的飞机,虽然它有800公里的作战半径,但是在挂载作战武器后它的真实作战半径也就在500千米左右。考虑到如果中日两国因东海问题发生冲突受航程影响它的作战作用有限,所以就不在我的考虑范围之内。另外中国的苏27战机,有1800千米的作战半径,虽然没有装备视距外攻击导弹,但是在苏30的带领下也可以在战场上发挥它的作战能力。总之在参战战机数量上中国空军略占上风。
2.另外我们来看看日本的所谓帝国鹰F-15J,这是日本从1978年开始引进的美制飞机,后来在引进生产线后由日本自己生产啦100多架,其实它只相当于美国F—15C的早期型号。它的航电设备和火控系统还是相当落后的,它的座舱仪表还是以机械仪表为主,只有一个显示器。它的雷达既不具备对地打击系统,同时也不具备多目标跟踪能力。它只能发射半主动雷达制导空空导弹,也不能同时攻击多个目标。它的飞行系统也是老式的模拟式系统。总之它只能算是三代战机中的早期型号。虽然日本航空自卫队目前正考虑以中期寿命改进计划对现役的F-15J/DJ进行性能升级,主要更新项目包括:换装改进型弹射椅、配备F100-1H1-200E型发动机,将雷达性能升高到APG-70型雷达相当的APG-63U型雷达、配备性能与A1M-120相当的日本产XAAM-4型先进中程空对空导弹等。可是虽然它计划升级100架战机,可是从2000年开始它也就升级啦25架左右,按它每年六架的速度,即使到2010年也只能完成不到六十架的F-15J的改造任务。
3.中国在2002年以后先后引进啦100架苏30MKK战机。苏-30MKK是苏霍伊飞机设计局与伊尔库茨克飞机生产股份公司一起开始研制生产苏-30出口型,命名为苏-30K(K是俄文出口、商业的意思)。出口型增强对地作战功能。苏-30K又衍生了新改型,换装新型机载雷达,增加了武器的种类,发展出苏-30M战斗机,出口型称苏-30MK。其中出口印度的型号为苏-30MKI,出口中国的为苏-30MKK。苏-30MK的作用类似于F-15E,突出了对空对地双重用途的能力。它与苏27相比有显著的改进和提高。
(1)首先让我们看看它的武器系统:苏-30的武器系统包括一门30毫米GSH-301航炮,装在机翼边条右侧前翼,带弹150发。12个外挂架,翼下8个,机身下4个,总载弹量8000千克。可携带8枚半主动雷达制导的R-27P1或R-27P1F中距空空导弹,两枚红外制导R-27T中距空空导弹,或6枚主动雷达制导的R-77。格斗可使用6枚带红外制导的R-73近距空空导弹。对地可使用6枚电视制导或激光制导的X-29T、X-29II或X-29MII,或6枚电视制导KAB-500KP制导炸弹,每枚重500千克。非制导武器包括10枚500千克或31枚250千克普通炸弹,8个KMT-Y集束炸弹,或6组S-13和S-8火箭发射器(带30枚122毫米或120枚80毫米火箭弹)。执行反舰任务时苏-30可携带反舰导弹。
(2)它的航电系统简直就比日本的F-15Jl领先一代,苏-30MKK采用的综合式航电系统是开放式结构的,各子系统除了有自己的主控电脑剑、还以一个中央电脑为中心构成综合信息网络。它采用的是1553B数据总线(苏-27SM也采用该总线),新程序及新一代计算机通过多路数据传输总线与航空电子主系统和武器系统交联。
添加了A737GPS的PNS—10综合导航系统,是以惯性导航为中心并加上其他自动校正设备的综合导航及飞行系统,可以接收美国GPS信号及俄国GLONASS信号,卫星导航系统的定位误差小于100米。此外还有近距无线电导航系统,根据燃油使用状况及剩余量计算飞行距离的系统。复合导航系统能根据任务规划或燃油剩余等状况为飞机设定最适合的飞行路径,并交由自动飞行系统操作,例如指引飞机与空中加油机交会、赶赴战区、接近敌机等。电传操纵装置装有新的数字式飞控电脑,发动机可接受自动飞行系统的操纵,这意味着装置了最新研制的发动机全权数字控制系统。
(3)苏30MKK的机载雷达为N001VE型脉冲多普勒雷达,具有地形跟踪与回避能力,能进行目标探测、跟踪和控制主动与半主动雷达制导的导弹。它能保证对前半球和后半球空间目标进行探测和跟踪,也能对地面目标进行探测。在前半球对歼击机类目标的探测距离为80—100千米,后半球为30—40千米。雷达能同时跟踪10个目标并保证对2个最危险的目标优先射击。
(4)苏30MKK的座舱内配有多功能的彩色显示器,前驾驶舱中2个显示器并列,后座的2个显示器则上下串列,显示器功能可互换。用于指示飞行和显示战术信息,可通过显示系统的按钮或直接用驾驶杆对空地武器和航空电子系统进行人工控制。
4.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中国空军现在装备的苏-30MKK战机从航电系统、作战系统、机载雷达发现目标的能力、作战武器系统的配备都是世界三代战机中的佼佼者。但是日本的帝国鹰在数量上是中国雄鹰的一倍。还由于它和美国的特殊关系,它可以在国内引进生产线制造这种飞机,甚至连发动机都可以在它国内生产。这对它的战机另配件供应提供了方便。而中国却没有引进苏-30的生产线,这不能不影响战时的后勤保障工作。另外日本在美国的支持下正在进行F-15EJ的国产化实验。而且日本也在加紧对下一代战机进行选型,而且可能和F-15J一样也同时引进国内生产线。据日本航空自卫队的下一个五年的中期计划中已经提出更换新战机的要求。根据其官方资料介绍,新战机的要求最主要有3个,一是具备远程空对空拦截能力,二是作战半径超过1500公里,三是拥有较强大的电子干扰和抗干扰能力,能够和预警机配合或者脱离预警机独立随行作战任务。看来美国的新一代战机F-35可能是日本人的首选战机。同时日本已经装备啦E-767空中预警机,它的空中加油机也在回国的路上。其次中国的苏27-SK虽然有优秀的空中格斗能力,但是它毕竟属于三代战机中的早期型号,它既没有安装空中加油设备,又没有远程视距外空空导弹,所以它的实际空战能力和实战作战半径还是达不到远程空战的能力的。这样看来中国一是要提高已经引进战机的人员作战训练和战机保养水平。二是要加快下一代新型战机的研制速度。过去的十年中国空军已经实现从二代战机到三代战机成军的历史性跨越;在未来的新的十年中中国空军也不会辜负国人的期望,建设起一支真正能够保障中国离岸1000海里制空权的新型战略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