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前,中国古代海军曾经辉煌过,北到朝鲜,东抵日本,南指印尼,西达东非,都留下了中国人骄傲的足迹。但是这些航行不是以开拓疆域、进行侵略为目的的,而是以开辟海洋航线,繁荣海外贸易为目的。
而近代以来,由于蒸汽机、螺旋桨以及火药、火炮技术的出现和改进,只是西方各国的海军装备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古代海军惯用的接舷战、冲撞战、火攻战变得毫无用武之地。而先敌发现占领最佳攻击阵位,迅速瞄准先敌开火则成了海战的最基本模式。西方各国凭借着他们坚固的船、犀利的炮火、极快的速度打开了亚、费、拉美洲各个国家的大地,有恃无恐的将这些国家变成了自己的殖民地。
中国在经历了1840年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也由于一个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变成了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此时的中国统治阶层中有一部分官员开始慢慢清醒过来,他们认识到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的重要性。于是中国开始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开办了自己的军事工业,其中福州船政局、江南制造总局、天津机器局、广东军装机器局均能建造军舰。而在1868-1884年间,中国共建造舰船50余艘,从质量上看,这些军舰有了从大到小,由木壳到小型装甲的转变,这意味着中国海军已经有古代海军转变成为一个准近代海军。
虽然这些建制与同时期的欧洲海军相比仍然在舰体材料、排水量、舰炮、发动机功率上均存在着较大差距。这一差距1884年爆发的中发展政治中暴露无遗。法军以区区十一艘军舰就灭掉了福建水师整整一个舰队。这里面固然有作战思想消极、训练不足、缺乏统一指挥的缘故,但我方军舰无论从舰体装甲、火炮威力、数量和射速均难以和法军匹敌。对法海战的失败成为中国海军迅速发展的催化剂,不仅引发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二次海防大讨论,而且还使中国的统治阶级对海权主义有了新的认识,促使他们对海权思想有了一定的认识,就此建立新的海军领导机关和建立了海军专款。
中国的海军建设有分散经营进入了集中领导、加速发展的时期,这对中国近代海军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而且也促使一些新的海洋理论和海军作战理论的出现,并使中国的统治阶级认识到武器装备对海战胜负的影响和重要性。于是当时的中国海军迎来了一次购舰高潮,我国从英、德等国购进了当时处于世界先进水平的定远、镇远铁甲舰和济远、致远、经远、来远的巡洋舰。并以此为主力将我国北洋水师的战斗力提高到一个崭新的水平。八大远的威力使极具扩张野心的日本未敢轻举妄动,从而也导致了日本的一次购舰高潮。日本未对抗定远、镇远两艘铁甲舰而建造了松岛、严岛、桥立三艘火炮口径及航速均超过了定、镇两舰,又从英国购进了吉野、浪速、高千惠等三艘舰。这样以来,日本海军同中国海军之间的差距急剧缩小。
再者日本从各方面情报分析得出,无论是从中国的统治阶层,还是海军领导阶层均不重视海洋主权。舰队平时疏于训练、军纪涣散、士气低落、战备水平低,于是日本便向中国开战,外强中干的北洋水师在经过丰岛海战、黄海海战以及威海海战之后全军覆没。这次战败的后果是惨重的。不仅仅将洋务派企图通过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来重振天朝雄伟的愿望彻底破灭,而且导致了中国主权的进一步沦丧。不仅要咽下战败的苦果而且还要割地赔款,为敌人的资本主义改革提供所急需的资金,为日本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原动力,并且是日本国内的野心家更加认识到海军在领土扩张、对外侵略、保护海上运输线等方面起到积极和决定性作用。而此时的中国统治阶级则忙于战争赔款的偿还和继续花天酒地。中国海军的装备、士气在甲午海战后直到清朝覆灭都一蹶不振,急速消沉。中国又重新回到19世纪前中期有海无防的局面。
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个腐朽的清王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但此时的中国国内局势混乱不堪,军阀割据、满目仓痍、饿殍遍地,民国政府根本无暇关心海军建设。这使得中国海军出了几艘从满清海军接受的破军舰以外,几乎没有别的家当。直至抗战的爆发,中国海军中的大部分舰艇还是清朝遗留的军舰,而此时的世界海军力量已经有了日新月异的发展,战列舰、巡洋舰、驱逐舰等充斥着海洋强国的大小舰队,航空母舰的出现及航空力量在海军的应用使海战模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珍珠港偷袭时之前的大舰巨炮主义被无情的抛弃。双方舰队相距几百海里,利用舰载机打击对方舰队的作战方式已经主宰了海战战场。这时的国民党海军几乎不能称为海军,他的充其量也就是办一些缉私、缉盗等任务。在对日作战过程中,除了自沉堵塞水道和依托岸防工事打下几家日机外,几乎毫无建树。随着.王朝的覆灭,国民党海军逃的逃、散的散,起义的起义,他终于走完了他碌碌无为的一生。
1949年4月23日,华东军区海军江苏泰州白马庙乡宣布成立,这标志着中国人民解放军又多了一个新的军种---海军。随着时间的推移,人民海军在苏联的帮助下逐渐建立和完善起来。出于对台湾国民党海军的需要,我海军将侧重点放在小型高速的护卫艇和鱼雷艇上面,并逐步建立了以飞机、潜艇、快艇为主的快速打击体系。从一个大国对海洋控制权的方面来看,这种建军理念显然是错误的,而当时的人民海军几乎没有什么可以用的作战舰艇,仅有的几艘武装船还是以登陆舰、商船改装而成的。
人民海军在面对漫长的海军线,总多的海岸岛屿和台湾海军的不停骚扰下的压力下继续大量小型快速的舰艇来满足守卫海防线、护航、护渔支援陆军登陆,打击台湾海军的日夜骚扰等任务的需要,考虑到首都所在地距海岸线较近,而且还面对着苏、美驻日本海军的威胁,中央又下大血本从苏联购买了4艘30年代设计的高尔基级雷击舰,装备给负责渤海湾安全的北海舰队,随着中苏关系的恶化,我海军的装备水平几乎停滞不前,21型、24型导弹艇配备上游-1导弹的研制进度跟不上,导致我军由炮火化向导弹化转变进度比世界海军强国慢了一步。中国海军仍然以靠自己落后的装备打赢了几场小规模的海战,这也导致了海上游击战的理论的盛行,我国又陆续建造了近千艘小型舰装备部队,准备大打海上游击战,事实证明这种思想是错误的,尤其是对于中国这种海洋领土达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大国来说更是不可取的。终于我国在70年代中期因为需要大型军舰为洲际导弹测量船队护航而意识到这一点,我们以苏联科林斯军舰为蓝本设计的051型(西方称旅大级)导弹驱逐舰下水并迅速装备部队形成战斗力,及时圆满的完成了护航任务。虽然051型驱逐舰与世界各强国海军同期建造的驱逐舰相比并不占优势,并且还存在着电子系统落后、舱室设计不合理、内部结构杂乱、适航性较差等缺点,但051型的入役,填补了我海军中大型作战舰艇的空白,迈出了大型水面作战舰艇从无到有的历史性一步。该型驱逐舰陆续建造了16艘,充实我海军三大舰队的作战编队,极大地提高了人民海军的制海能力。
在这次造舰高潮过去后,人民海军的装备更新又陷入了新的困境之中,由于我国科技水平不高,科技储备薄弱,再加上美苏等国对我国的制裁,我国对舰用燃气轮机、舰载电子系统、舰载防空导弹等军舰主要设备一直没有进展,人民海军就只能靠建国初购买的“四大金刚”和16艘“051”型驱逐舰来完成各种任务。而这些任务对于这20艘老旧的军舰说简直就是再为难这些爷爷辈的舰艇。终于,随着中美关系的解消,中美“蜜月期”的到来,中国从西方国家得到了LM2500舰用燃气轮机、SA365“海豚”直升机,“海响尾蛇”防空导弹,“海虎”对空雷达,MK46及“白头”反潜鱼雷等一大批舰用设备,这对我海军发展是一个新的契机,一个历史性的突破。
正是这些设备使我军的052型,051B型驱逐舰尽快地加入了海军部队的序列。这些舰艇的入役,使中国海军的续航能力提升到一个新的阶段,它使中国海军有能力达到中国所属的每一个海域。但是这时的中国海军并不能称其为真正的远洋海军,因为这些舰艇设计时就是要求在岸基航空兵的协助下,击退来犯之敌,维护我国的海洋权利不受侵犯,但是这种海军一旦远离岸基航空兵的作战区域,将变成敌方空军的“活靶子”。所以这样的海军依然不能称为真正的“蓝水海军”。
近年来,我国同俄罗斯关系有了明显改善,我国也从俄国得到了“kilo”级潜艇,“现代”级驱逐舰,垂直发射系统,舰载反潜直升机等装备,我国同时获得东、西方较先进的舰载设备,以便于我国汲取东、西方技术的精华,进一步完善我海军舰艇的攻防能力,甚至有些设备填补了我方在这方面的空白,这对我国远洋舰队的形成和海上打击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我国海军成为一支真正的绿色海军的日子已经为时不远了。
从上述情况看来,我国在海上作战力量方面长期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是个方面原因造成的:
一、对海权理论的轻视
我国自古是一个陆地大国,一向重陆轻海,由于地大物博,社会界沟也长期满足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所以我国长期以来对海洋基本上没有什么概念。而当今海洋强国在很早以前就已是到海洋的重要性,例如英国,由于地域狭小、四面环海,所以它十分重视对海洋的控制,并以此大开个大洲国家的大门,为自己资本主义制度的演变和机器工业时代的完善建立了丰富的物资基础。
反观中国,在1840年以后才开始逐步意识到海洋及海权的重要性,组建了新式海军,但有因为种种原因英、法、日等国海军后,对海军就不在抱有希望。一些对海权由较清醒较系统认识的官员也对中国还上力量是去信心,而且就是这些官员,他们的认识也仅仅局限于通过购买、仿制军舰建立一支较为强大的海上力量,用以维护国家版图的完整和主权的独立,他们一手拿着具有资本主义近代化性质的矛,却不敢去刺代表着腐朽、落后的封建主义的盾,并试图维护这个早已腐朽的盾。
这不得不说是中国传统文化和自给自足观念的悲哀,他造成了中国从古自今就没有出现真正的海权主义者,也没有形成系统的海权理论。没有成形的海权理论也就根本无法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可以说这是一个致命的硬伤,而中国在马汉的海权论出现以后,仍旧不思进取,统治阶级仍然沉迷于花天酒地,宁可将大量的银子用于建造豪华宫殿,也不愿意为自己的军舰购买些炮弹,最后导致清朝海军的全军覆没。民国时期,由于民国政府无法稳定国内政局,并且内忧外患,所以民国海军基本上没有什么发展,一直停滞不前。
二、技术装备
人民海军从建军以来就一直在为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而不懈的努力,但由于周边局势的恶化,以及国内工业科技等方面的基础薄弱,人民海军一直无法集中发展自己的海军力量,而且还制订出了不符合中国海洋面积的“飞,潜,快”的方针,虽然这个方针很适合中国当时的国情,但对中国以后建立的远洋海军必然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众所周知,要建立一支强的的海军,除了要有先进的海权理论外,要离不开发达的科学技术,因为建造一艘军舰,无论是在船体的设计,材料,还是舰在电子设备,武器系统,动力系统均需要以先进的科学技术做保证。由于清政府实行错误的闭关锁国,致使中国处于世界前列的科学技术逐渐落后于世界,尤其是火药方面,在被西方强国用坚船利炮打开国门以后昏庸的清王朝更加不思进取,造成本就落后的科技水平更加落后于世界先进行列,明朝时期下西洋的辉煌已不复存在,中国也有一个曾经比较强大的国家而没落成一个任人卑割的国家,在各国列强科技水平发展的时候,中国却在忙于军阀混战,低于侵略,以至于此时的民国海军落到如此地步,不得不说是中国科学界的悲哀,因为我们没有完善的船舶,电子,动力等设计体系,从而导致中国海军远远落后于世界。
人民海军成立后,我国政府花的钱购进了“R级潜艇”“蚊子”“黄蜂”级导弹艇,“高尔基”级雷击舰,P-15型反舰导弹等装备的实物和图纸,并且进行了仿制,至此人民海军完成了现代海军的第一步,在人民海军成立50余年的时间里,完成了“火炮化”向“导弹化”的转变,并开始向真正的远洋海军转型,通过海军又具有单一的制海能力向制空,制海,制潜,制陆等能力齐全的远洋海军转变。随着052B,052C型驱逐舰,054型护卫舰,093型弹导弹核潜艇的陆续入役,我国海军将迎来一个新的时代,一个能真正维护祖国海洋主权,切实保护国家海洋利益的远洋海军正逐步成型。
自近代以来,中国海军一直在忍辱负重中苟且偷生,满清海军的屡战屡败,丧权辱国;民国海军的碌碌无为,毫无建树;使我们中华民族的尊严和国家的主权随着海权的丧失而不复存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政府对海洋的重视 ,人民海军通过50余年的发展,尤其是近20年的飞速发展,使之中国的海上力量逐渐强大起来。中国在世界舞台上也随着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海军力量的强大而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希望那个中国海军不要把历史的失败当做耻辱,而是把它作为失败和教训,要知耻而后勇,让以往不光彩的纪录永远都不会再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