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真假问题,虽然昨天已经基本解决,但是俺依然要提醒大家看看今年第四期的《兵工科技》,以现在的资料看来,可能H6的改进要比当初从F7到F8-2的改进要强些,设计师说和“逆火”的作战效能差不多,我看水分应该不大。
其次是性能问题,综合资料,现在的乘员从6人减到了3人,应该到顶了;看图片有四个翼下挂架,机腹部应该是弹舱;具体资料就这么多,其它的猜测也没用处。
最后是实用问题,有的朋友觉得改进H6没什么用处,但是一种武器的使用是应该考虑综合因素的,据设计师说我国现在已经可以独立研制战略轰炸机,不过我想肯定需要一定周期吧,现在的国际环境则是迫切要求我国有自己的战略威慑打击力量,买“海盗旗”是不可能的,设计师也说只有我们有了或即将有类似的东西,别人才会卖给我们,而且我们不能总是购买和仿制——依我看,八十年代的和平典范工程是少有的特例,也只有美国那样本钱足的国家才会在自己的利益需求下使我们得到那些技术;从我国和可能与我国发生冲突的对手的实力对比来考虑,我国现在如果装备新型轰炸机,只有选择B2那样隐身的,否则很难突破对手的防线,因为我们整体实力距离对手有一定差距,而且也没有前进基地或平台,但是我想大家应该都明白,我国短时间内是研制不出那样的飞机的,那么B52、TU-95那样的战略轰炸机呢,在战略轰炸上是有用的,但是用在战役战术支援方面,我想也只有在对方的实力和自己差距大,而且自身才大气粗的情况下才会保留吧,我国要装备那样的轰炸机只有重新研制或购买,何况我国的国防态势是既需要战略威慑,也需要战役威慑的,所以类似TU-22M这样的机型也就成了首选,因此改进H6就成了合理的选择。
我对我国的好多情况都颇有微词,例如运-10的下马和八十年代的技术引进不足,但是我认为对H6的改进是很正确的决策。首先是真假问题,虽然昨天已经基本解决,但是俺依然要提醒大家看看今年第四期的《兵工科技》,以现在的资料看来,可能H6的改进要比当初从F7到F8-2的改进要强些,设计师说和“逆火”的作战效能差不多,我看水分应该不大。
其次是性能问题,综合资料,现在的乘员从6人减到了3人,应该到顶了;看图片有四个翼下挂架,机腹部应该是弹舱;具体资料就这么多,其它的猜测也没用处。
最后是实用问题,有的朋友觉得改进H6没什么用处,但是一种武器的使用是应该考虑综合因素的,据设计师说我国现在已经可以独立研制战略轰炸机,不过我想肯定需要一定周期吧,现在的国际环境则是迫切要求我国有自己的战略威慑打击力量,买“海盗旗”是不可能的,设计师也说只有我们有了或即将有类似的东西,别人才会卖给我们,而且我们不能总是购买和仿制——依我看,八十年代的和平典范工程是少有的特例,也只有美国那样本钱足的国家才会在自己的利益需求下使我们得到那些技术;从我国和可能与我国发生冲突的对手的实力对比来考虑,我国现在如果装备新型轰炸机,只有选择B2那样隐身的,否则很难突破对手的防线,因为我们整体实力距离对手有一定差距,而且也没有前进基地或平台,但是我想大家应该都明白,我国短时间内是研制不出那样的飞机的,那么B52、TU-95那样的战略轰炸机呢,在战略轰炸上是有用的,但是用在战役战术支援方面,我想也只有在对方的实力和自己差距大,而且自身才大气粗的情况下才会保留吧,我国要装备那样的轰炸机只有重新研制或购买,何况我国的国防态势是既需要战略威慑,也需要战役威慑的,所以类似TU-22M这样的机型也就成了首选,因此改进H6就成了合理的选择。
我对我国的好多情况都颇有微词,例如运-10的下马和八十年代的技术引进不足,但是我认为对H6的改进是很正确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