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器装备研制生产能力进一步提升、“嫦娥”工程一期绕月探测工程五大系统取得重大进展、新一代大推力运载火箭多项关键技术获重要突破……过去四年以来,中国国防科技工业发展迅速,一系列成就斐然。
国防科工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黄强近日向媒体通报说,中国国防科技工业过去四年实现整体推进、协调发展、全面进步,军工经济不断壮大、整体实力大幅提升,为国防现代化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做出重大贡献,主要成就体现为以下八个方面:
——武器装备研制生产能力进一步提升。建成一批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基地,武器装备的研发、试验验证、集成、制造能力进一步提升,一批高新技术武器装备研制成功并批量交付军队,具有较高水平的新型军工体系逐步形成。
——军工经济迅速壮大。军工经济总量以年均超过百分之二十的速度快速增长,军工系统上市公司已达到四十九家。
——政府行业管理进一步加强,多个规划纲要相继出台,并颁布多项法规规章。
——国防科技实现重大跨越,国防专利数量四年来年均增长百分之三十六以上。
——重点工程、重点型号取得重要进展。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展顺利;“嫦娥”工程一期绕月探测工程卫星、运载火箭、测控、地面应用和发射场等五大系统取得重大进展,“嫦娥一号”卫星各级产品已完成正样产品的生产和验收,进入系统级总装、集成和测试阶段;新一代无毒、无污染的大推力运载火箭已获立项,多项关键技术取得重要突破;新一代多用途歼击机“枭龙”零四架和新型高级教练机“猎鹰”首飞成功,表明中国已具有研制第三代战机和教练机的能力与水平。
——军工民用产业迈上新台阶。秦山二期、三期和岭澳核电站相继建成投产并投入商业运行,田湾核电站并网发电,核电装机容量达到七百万千瓦;发展形成六个卫星系列;ARJ21新型涡扇支线飞机完成设计工作并全面转入试制,一批支线、通用飞机和直升机进行市场适应性改进和改型,飞机转包生产交付额连年翻番;中国造船连续十一年居世界第三位;兵器工业汽车销售全国第四、摩托车销售继续保持全国首位;海洋工程、光机电、环保产品等新兴产业正成为军工经济新的增长点。
——国际合作成效显著。国防科工委及全行业积极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累计签订国际条约及协定近百项,与一百一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合作交流渠道,与八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有经贸往来。
——国防科技工业人才队伍和军工文化建设成效显著,一大批高素质年轻人才成为科研生产领军人物。
黄强表示,“十一五”期间,国防科工委将组织实施大型先进压水堆及高温气冷堆核电站、大型飞机、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等国家重大专项,初步形成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
核工业以核电发展为龙头,以核燃料循环为支撑,以核应用技术产业化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航天工业以载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大容量通信卫星、新一代运载火箭为重点,加快发展民用航天;航空工业重点发展新支线飞机、大型飞机、直升机和先进发动机、机载设备,扩大转包生产,推进产业化;船舶工业重点建设环渤海、长江三角洲及珠江三角洲三大造船基地,突破一批重大关键技术;兵器工业要初步实现高科技、产业化发展格局,加快发展民用车辆、特种化工、光电和应急防护等产业;电子工业要提升电子信息系统综合集成能力,加大关键电子元器件和信息基础产品工程化力度,加速推进国产化进程。(完)(中新社北京九月二十三日电/记者孙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