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晴沈阳军区某团三连
一场炊事员技能比武的序幕拉开了。置身硝烟弥漫的“战场”,只见三连炊事班班长陈星带领着桂大斌、周超、刘体家等几名炊事员上阵埋锅设灶、烧火做饭,随后机智灵活地越过“敌”火力封锁区,把饭菜送到了连队阵地上。比赛结束,他们夺得全团第一名。
虽然野外条件艰苦,但连队官兵十多天来的一日三餐,色、香、味俱全,早已令我大饱口福。而炊事班这次在“战场”上的出色表现,又让我大开了眼界。
团后勤处长王新峰如实相告,在三连这个满载荣誉的集体里,炊事班的工作也是有声有色,先后被总后勤部和沈阳军区评为先进食堂标兵。
他们也曾有过“掉链子”的“阵痛”。在一次连队担负伏击任务的演习中,连队官兵在刺骨的寒风中趴了4个多小时,眼看“蓝军”快要进入埋伏圈了。这时,担心官兵饿着肚子打仗的炊事员头戴厨师帽,身着白围裙,抬着保温桶大摇大摆地走了过去,暴露了军事行动的目标。好心办成了坏事,原因就在于这些“粮草官”平时操刀弄勺,战斗意识淡化了。
连队由此清醒地认识到,战场上来不得半点含糊,哪怕在一个环节上出了问题,都可能付出惨痛的代价。从此,连队做出规定,训练成绩达不到优秀的就不能当炊事员,并经常组织炊事班与战斗班合训、合练,在连队多次组织的军事素质考核中,炊事员个个都是顶呱呱。
这些“特殊兵”既特殊又不特殊。面对他们的风采,记者在钦佩中也有所感悟:人人都过硬,个个都优秀,战时才能形成拳头打胜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