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滴……”清晨,一阵急促的一等战备开机铃声把成都军区空军雷达某团高山雷达站3级士官、雷达操纵员王斌从睡梦中惊醒。
“卫星回收保障任务开始了!”他一骨碌爬起来,脑子里迅速作出判断,飞快地瞅了一眼值班室桌上的时钟——6时08分。
在这个“看着就在闹市边,浓雾一罩近一年,下山蜿蜒大半天”的海拔1059米的山巅,对常年担负着西南要地的对空警戒侦察、航空兵部队飞行训练和卫星回收等重大保障任务的王斌和战友们来说,这样的紧急出动已是军旅生活中的“常修课”。
此刻,卫星正披着浅金色的风尘,向蓝莹莹的地球飞驰而来。在太空运行了数百圈,它想把采集的信息带回地球的心情已经迫不急待……
而在连续3次荣立集体三等功的雷达站,王斌和副班长曾邦强也正迫不急待地冲向工作方舱。乌蒙蒙的光线里,站长何平下达任务时宣布的一号班人员都飞快地奔向各自岗位。
飞驰的卫星并不知晓王斌和战友们的忙碌,急速向地球逼近。
“开机完毕!”6时16分,显示屏上的高压指示灯亮,王斌按下“高压”键,专注地盯着荧光屏,同时报告指挥室。
何平迅速传达团指挥所命令:“卫星回收时间预计10时左右,8时左右重点保障5批直升机,单批单架,每批间隔10分钟!”
王斌聚精会神地盯着显示屏仔细搜索。他知道,要从几百公里高空回收几吨重的卫星,可不像从天空中收回风筝那么简单。美国经过10多次试验失败才掌握这一技术,而我国仅在1975年至1991年7月间成功发射并安全回收的返回式卫星就达12颗,成功率100%,创造了世界航天史上人造卫星回收率罕见的纪录。这让他每次执行任务时都格外为祖国自豪。
7时53分,第二批飞行目标出现。由于机场距离雷达站近,信号与地杂波和地物回波混杂在一起,极难判别。王斌根据平时摸索的辨别不同飞行目标的方法,从各种波的缝隙中发现目标,不停地准确报出高度、方位、距离。
太空中,卫星按控制程序调整姿态飞速驰来。搜索直升机呈正方形配置飞到预落点四周盘旋待命,在雷达屏幕上形成了闪烁的圆环,只等卫星发出信号。已执行第9次卫星回收任务的王斌知道,他和卫星的再次约会最多还有半个小时就要实现了。
10时42分,卫星穿越大气层,发出了打开降落伞的一声巨响。王斌面前的显示屏上正北偏左方向,突然闪现出一点类似飞机回波的目标。
“卫星出现!”王斌迅速抢报出目标坐标。
在何平的果断指挥中,王斌严密追踪,又迅速抢报出2、3点目标方位。只3个光点,卫星目标便从屏幕上消失得无影无踪,从出现到消失不足一分钟!
闷热的雷达站工作方舱内,只听见王斌的测报声和发射机“丝拉拉”的电流声。在落点区域,航空专家和空地搜索分队与卫星的亲密接触,王斌在雷达屏幕上是看不到的,但他心里知道,卫星已经平安回家。
11时21分,电话中响起何平沉稳的声音:“团指挥所指示,直升机正在完成卫星吊载,密切监视。”
13时25分,王斌在屏幕上看到,两批飞行目标向指定卸运机场移动而去。他连续掌握目标动态,不间断地上报方位。因几小时一直盯着屏幕抢报,他感觉眼睛干涩刺痛,耳根被耳机箍得生疼,但不敢有丝毫懈怠。他心里明白,随着飞行目标的消失,他与卫星的再次约会随时都将结束。
13时56分,飞行目标在指定机场上空消失。王斌迅速报告,犀利的目光仍牢牢地“焊”在显示屏上。
“解除一等,关机,全体人员到指挥室讲评!”14时06分,王斌走下待了8个小时的工作方舱,绷紧的心开始慢慢舒展。
王斌就是在这小小工作方舱内,通过雷达显示屏与卫星进行着一次次遥远约会
这一天是9月24日。当晚,王斌从电视里得知,他和战友白天保障的是我国首颗专门为航天育种研制的返回式科学技术试验卫星“实践”8号。虽然和卫星的约会那样遥远短暂,但这种经历是他一生自豪的理由。(本文摄影朱晓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