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樟柯炮轰中国大片没有想象力并批评张艺谋之后,终于得到张艺谋本人的回应,力劝年轻导演不要说同行的坏话。本以为此事告一段落,24日《黄金甲》制片人张伟平接受媒体采访时爆料说:贾樟柯和威尼斯电影节的主席马可·穆勒在玩“猫腻”,《三峡好人》本身就是马可·穆勒投资的。这下贾樟柯被激怒了,表示对方的言论已侵犯到本人的名誉权,正考虑通过法律手段解决。张伟平也表示要奉陪到底,“贾张之战”全面升级。(12月27日《成都晚报》)
客观而言,贾樟柯凭籍《三峡好人》在威尼斯夺得金狮之后,笔者对其充满了热望。觉得他可以凭籍现实主义的画面去冲淡第五代导演集体有意识“申奥”的功利主义虚幻。可是,第六代导演的代表主动向第五代的张艺谋挑战,让人看到了中国影视圈的酱缸色彩:内讧的悲哀。
窃以为,此事贾樟柯理亏在先。试想,如果樟柯没有夺得金狮,他有没有勇气质疑“黄金甲”的没有想象力?!这些年,贾樟柯一直徘徊于城市边缘的小我现实主义。从《小武》、《站台》、《任逍遥》,这些地下电影都在重复着张、陈曾经走过的被老外证明的旁门之路。《三峡好人》(又名《三峡好男》)讲述了有关舍弃和挽回的两段爱情故事,延续了贾樟柯电影不好看电影的谱系---情节简单,枯燥乏味。电影对白采用地道的重庆方言,更难耐临摹石头的机会主义色彩。如果说张、陈还有一点点文化自信,贾樟柯则单纯是撞到了威尼斯的大运。稍稍获得了一尊欧洲的大奖,就以为自己了不起,实在是坐井观天的狭隘。值得一提的是,第五代的艺谋和凯歌以及五代半的小刚有着多年畅销电影的从影经历,这些都是樟柯学习的榜样。
确实,艺谋的“黄金甲”缺少想象力,剧情是《雷雨》的翻版,演技靠的是老戏骨周润发和巩俐的演绎,加上偶像周杰伦的捧场以及片尾曲“菊花台”的感染力。但是,艺谋最大的优势在于敢作敢为,敢于烧钱将老故事演绎成新幻想,契合了好莱坞片场的一切形式主义要素。单凭此点,樟柯仍有漫长的路要走。
当然,张伟平和张艺谋的做法也有偏激之处。艺谋容不得后辈的挑战,是心胸狭隘;张伟平说樟柯和威尼斯电影节的主席马可·穆勒在玩“猫腻”,更是无稽之谈。众所周知,马可·穆勒在威尼斯电影节上两次对章子怡下跪,要按张伟平的说法,应该是《夜宴》才有“猫腻”。这牵涉世界电影的声誉,张伟平如此必须拿出证据来。
不管如何,第五代和第六代导演的内讧都是中国电影的悲哀。在中国电影青黄不接而又虚火上升的情势下,他们的口水仗只会使中国电影的发展变得更为糟糕。《三峡好人》的票房低迷,“黄金甲”的落选“金球奖”已经预示了中国电影的悲剧性宿命。此时挑起内战,只能说明中国电影一片黯然。
此时最需第五代、第六代的精诚合作,取长补短。特别是艺谋将投资运作的经验和中观、宏观操作的形式授予樟柯,给已经外向化的中国电影多些现实主义的精魂和魅力,以取信于国内观众和远播于国际社会!可惜,一场没有意义也没有结果的官司将中国电影老五、老六代导演本来隔膜断代的尴尬延续到老死不相往来的悲剧性地步,作为旁观者只有悲戚而无笑看八卦的心情。
奉劝艺谋和樟柯坐下来好好商量,为中国电影计,为观众计,为中国的软实力计,将小我的个人利益抛开,一笑泯去恩仇,及早为观众奉献出既有票房又被国际社会体认的好影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