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节前贵重商品销售热潮中,业内人士透露了一些厂家商家常见的以次充好的欺骗伎俩,以及相关内情。
销售障眼法屡屡出现
随着市场行情火爆,一些厂家商家开始在高档黄金饰品摆件上以次充好、以旧充新。市民李女士前些天托人买了一条金项链,检验之后才得知根本就不是所谓的"千足金",而且比普通黄金的成色还略低。由于发票上没写明是高纯度"千足金",首饰上也没有含金量的印记,商家事后也不承认当初的承诺。
除了在贵金属成色、分量上"克扣"外,一些常用的欺骗手段还有粗制滥造、虚假宣传等。正规厂家产品好卖了,一些厂家就会仿造。例如市场上猪年纪念银币面市不久,二级市场上就出现了假冒产品。假冒品的图案与真品基本相同,只是没有标注面值。业内人士透露说如果标上面值违法情节就严重了,涉嫌非法生产买卖贵金属纪念币,处在国家货币金银管理的严格打击之内,而贵金属摆件不是"币"种,就可以打市场的"擦边球"了。更有"贼胆"的厂家和商家干脆就把有些仿造的"镀金镀银"工艺品宣传成纯金纯银的正品来卖。此外市场上的人工合成祖母绿、合成宝玉钻石、化学处理翡翠等当天然产品卖的不法行为也屡屡出现。业内人士提醒人们,一些经漂白充填或染色处理却标称"纯天然翡翠"的劣质翡翠通常含有重金属,佩带时不但不能护身还可能伤身。
暴利驱动厂商浑水摸鱼
据了解,一些厂家和商家用很多手段蒙混消费者。首先是由于贵重饰品的品质在现场靠目测很难,一些商家在柜台上就会告诉消费者钻石是按颜色、净度、质量、切工等要素来确定品质等级的。其实每颗钻石的要素差异很大,且不同等级的钻石价格没有明确的市场参考价,消费者根本无法分辨是否货真价实。其次商家在发票上做手脚。例如我国规定珍珠如果不标明"天然"就会被视为是养殖的,而有的商家卖时说的是天然珍珠,却不在发票上标明"天然"字样。人们在境外旅游时,当地的一些商家开具发票不用中文标准,有时会诱导人们将人工合成的宝石当成是天然的。许多消费者就是这样稀里糊涂地多花了数倍甚至数十倍的冤枉钱。
业内人士还透露说,特别在礼品市场上,简单抄袭、粗制滥造的工艺品带来的利润是相当惊人的。一些真正的贵金属精品从铸造到手工錾刻完成需要数月的人工,而许多小厂商根本就没有付出相应的成本,看到好卖的产品就立即让普通工人跟风生产。偷工减料、简单抄袭的后果是商品质量无法得到保障,还造成同类的礼品又多又滥,让普通人分辨优劣品的难度加大。
消费者要加强维权意识
本市一些贵金属珠宝鉴定人士提醒人们:购买贵金属首饰(黄金、K金、铂金、白银和钯金)时,一定要查看首饰的印记是否齐全、完整、清晰。无论在哪里购买珠宝首饰,一定要求商家开具正规的发票,发票上一定要用中文标注宝石的名称、级别,以及是否经过人工处理等。同时购买宝玉石商品时一定要看是否有相关权威机构的产品鉴定证书。对有疑问的商品,人们还可到专业鉴定中心进行鉴定。
本市黄金饰品协会和宝玉石协会负责人还指出,本市已经要求正规的会员单位严把进货关,同时提供"三包"售后服务,提倡商品价格名折名扣。对于春节期间人们旅游时购买珠宝首饰礼品,建议人们要慎重。此外,建议人们在购买贵重首饰时除了仔细了解产品材料成色、品牌的标记等,还要注意观察首饰的工艺水平。例如可用手擦拭群镶饰品表面,应感觉不到钻石参差不齐或松动,或者将饰品正面在衣服上来回滑动,不会挂起衣物纤维的做工为上。在购买贵金属纪念品时除了解其真实材质情况外,还要注意分析其题材价值,以及发行量的真实情况,不要被"升值"的口号误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