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在内部表示,要把F3的价格在三年内从现在的7-9万元砍到4.98万元。为达成这一目标,各个部门都在努力。比如单就F3的发动机一项,在换上比亚迪自主开发的发动机之后(目前是三菱
4G18),至少能削减8000元成本。
该媒体含蓄地批评说:比亚迪仍然是在走家电行业价格竞争的低端化生存老路。
但是,我要为比亚迪的降价叫好,为王传福唱唱赞美诗。
2003年,比亚迪斥资数亿收购陕西秦川,不少人冷眼看笑话,认为比亚迪不过是玩票的儿童,迟早要碰一鼻子灰。理由很简单,王传福当年下海做电池生意,多少还是他的本行,而汽车,那是一块小电池能比的吗?那是高科技!
王传福现在还坚持,汽车不过是一个外壳(模具)加上发动机、变速箱以及一些零部件攒起来的东西,一点不神秘。尤其让业内人士嗤之以鼻的是,王认为汽车外壳是重中之重。这种离经叛道的言论更让“专家”觉得难以忍受。民间流传不少关于王的笑谈,比如比亚迪新推出的硬顶敞棚平民跑车F8,明眼人一看就是仿造的奔驰,据说是因为王本人开奔驰,当F8的工程师就造型设计请示上峰时,王发话说:就奔驰吧。
有人一针见血:F8除了一个奔驰的壳子,什么都不是!这话很耳熟,当年F3刚推出来的时候,不是也有人一剑封喉:F3能卖几千台就谢天谢地了!
客观地看,王传福是汽车外行。如同若干年前,潘石屹、任志强在海南厮混的时候,根本不懂建筑艺术一样。但是人家就有这个本事,一个造出一辆F3,一个弄出SOHO和长城脚下的公社,一个弄出一华远。
王传福的真正兴趣是玩电动汽车。06年北京车展上,比亚迪亮出来一款F3e铁电池车,每充一次电可以跑300公里,循环2000次。但是纯电动车的市场目前很小,所以比亚迪需要先发展燃油车。对于一个自主开发的婴儿企业,重走欧美汽车100年的发展老路,不可能,也无必要。站稳脚跟挣到钱最关键。怎么挣到钱?当年比亚迪完全靠自主开发在福莱尔的基础上推出一款新车(内部代号为316,正式名称是F2),花了一个多亿人民币,请一家日本企业开的模具,结果车做出来经销商一看就摇头。这个教训让王传福看到了模具的巨大利润空间,进而下定决心吃掉北京吉弛模具厂。在王看来,发动机、变速箱基本可以通用,而造出好模具就等于成功了一大半。事实的确如此,模具在汽车整体成本中占1/3强。
贾新光曾经为国内自主企业开脱说,其实世界上所有的后兴汽车企业没有不走模仿这条路的。上世纪70年代初期,韩国汽车业处于起步阶段的,现代、起亚、大宇分别与马自达、日产和通用合作,在短短10年内就迅速消化和拥有了自身研发能力,让美国和日本公司先后被迫交出经营权。比亚迪是民办,没有财大气粗的合资背景,养活自己才是最关键的。要活下去,不“偷艺”怎么办?话说回来,现在国内某些合资厂还不是明着暗着一样换个外壳就当新车来卖的吗?
最重要的是学习的态度,单纯为模仿而模仿,只能得逞于一时,却失掉民心于长久。模仿是要研究人家为什么要这么做,然后再思考自己怎么才能做的更好。有人说中国目前的汽车市场好比春秋战国,乱世出英雄。F3是比亚迪的成功产品,去年卖了8万辆,但是3年后还能不能大卖,这是未知数。可以肯定的是,随着比亚迪新产品的出现和同类产品之间竞争的加剧,会越来越不好卖,怎么办?降价是必然的。连“方脑袋”的德国佬,大众新总裁范安德先生都说:降价是必然趋势。所以比亚迪的降价到4.98万,起码可以说,是一个迎战的有利姿态。
现在的形势,对于自主品牌是好的,相比10年前,我们的自主品牌华晨、奇瑞、吉利、比亚迪等都开发出国产发动机技术,这是额手称庆的成就。与日韩企业反攻欧美一样,我们也看到了中国汽车企业的光明前景。路已经可以看清,眼下只需要一步步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