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打击》在央视热播后引来了一片骂声,更被凤凰卫视和台湾某电视台作为笑料片进行了讥讽。这部剧我没有看,就正如我不看这个论坛的置顶帖子一样。虽然是骂声一片但却引起了很多粪粪狂呼:“三天、五天、八天收复台湾”,我军将以垂直打击短期内解决台海问题。
是的,中国的空降部队在这短短的十年内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垂直打击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特别是剧中提到的目前我军已经实现了整师一次性空投的能力,这极大的鼓舞了我们。但我在此还是不得不说:“我们攻台还是老老实实的以平面登陆为主”
一、从成功战例看立体登陆需要具备的条件
自从空降军成立后,世界战争史上的以立体登陆为主的成功战例有:二战中德军空降克里特岛,80年代美军入侵格林纳达,马岛战争等。这几个战例在世界战争史上是十分著名的,所以在此就不再进行介绍了。
我们详细分析了这几次成功战例后发现,以立体登陆为主进行登陆战取得成功必须满足以下几个条件:(1)海空力量对比悬殊;(2)战场相对孤立,进攻方牢固地掌握了制空权和制海权;(3)进攻方的立体运输能力与作战规模相适应。
二、以美、俄空降部队的情况看立体登陆的需求
以美军空降师为例,兵力约为13000人,9个伞兵营,3个炮兵营,1个战斗航空旅。一次性空降这样的一个师需要最少160架C-130中型运输机,50架C-5、C-17重型运输机。
以美军空中突击师为例,兵力约为15000人,9个空降步兵营,3个炮兵营,以及其他支援单位。机降这样的一个师,需要248架M-60中型直升机,90架UH-47重型直升机,以及300多架武装、侦察和通用直升机。
以俄罗斯空降师为例,兵力8000人,装备有3个伞降团,1个自行火炮团,1个反坦克团以及其他分队。空降这样的一个师最少需要近100架伊尔--76重型运输机。
以俄罗斯的空中突击旅为例,兵力2500人左右,2个伞兵战斗车营,2个空降步兵营和1个炮兵营,已经其他支援部队。机降这样1个旅,需要41架中型直升机,125架重型直升机。
从上面可看出,进行大规模立体登陆,(师以上规模)必须举办侦察直升机、武装直升机、中型和重型直升机,中型和重型运输机。而且所需数量将达400架左右。
三、我军攻台将面临的形势
整体以弱对强,局部以强击弱。这是目前台海形势的最好形容,在亚太地区,美、日军事同盟加上台湾占有优势地位,特别在海空力量方面。而相对台湾个体来说,我军占有优势。在这种形势下,如果以立体登陆为主,很可能会形成部队降不下去,或者降下去后后续支援上不来的严重局面。
因为台湾岛面积是克里特岛的四倍多,是马岛的100倍,兵力也分别是上述的10倍和40倍。这样需要登陆部队的数量也要大得多。
四、看来还是要老老实实的以平面登陆为主
就我国目前的空军和空降部队的装备条件看,我国还无法生产立体登陆所必须的重型直升机和运输机,通过这几年的外购我们有了一定的基础,但离立体登陆台湾还有些距离。因为我军在台海的登陆作战,必须实施强大的首次突击,才能有效的夺取登陆场,并抗击台军的反扑,并在制空和制海权暂时易手时维持连续作战能力,保证登陆作战的最后胜利。如果以立体登陆为主要手段,以平面登陆为铺,在面对敌对势力的强大海空力量时,以轻武器为主的空降或机降部队如何坚持下去?
五、以平面登陆为主立体登陆为铺才是正道
从上分析可以清楚的知道,目前就我军的空运能力,要实行师以上规模的一次性空降是具有相当难道的,特别是在海空权不在我们手上的时候,其后续的支援更是无从谈起。而且在没有重武器支援下的空降部队其战斗能力将会大打折扣。
而以平面登陆为主,通过立体登陆协作占领并巩固登陆场,充分发挥我军在平面登陆条件的优势,就能较好的保证后续支援的连续跟进,并确保战役甚至战略的成功。
(相对来说,我军的平面登陆的条件更为成熟,同时平面登陆的要求也远低于立体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