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我向大家介绍了我军由布局关出奇兵攻占东溪的战斗。今天向大家介绍的是我中路41军突击平孟路,与42军协同合围聚歼朔江之敌的战斗经过。
为全歼朔江地区之敌,东线军区前指命令41军由108号界碑出击,迅速打通平孟至高平的公路,以保障我军平孟至高平之间的运输线畅通无阻。41军首长决定以一部分兵力在平孟对越军实施正面攻击,以主要兵力从孟麻的108号界碑沿急造军路猛插敦张,以断越军退路。然后,由东向西进攻发展,协同正面攻击部队围歼朔江地区之敌。
朔江是越南河广县城所在地,位于我广西平孟南侧约四公里处。由平孟至安乐的公路经过这里,这条公路是我广西那坡县通往越南高平市的唯一通路。朔江一带山高、坡陡、路窄、谷深,公路北侧是耸立的陡石山,南侧是连绵起伏的土山,丛林茂密,地形十分险要。被越军称为“天险之地”。
越军246团主力配置在朔江至坂洋之间两侧(俗称一线天)的高地上,还在坂洋、那瓦和波原地区配置了三个炮兵连。
我41军坦克团3营,奉命配属本军122师1团,从108号界碑投入战斗,协同步兵攻占郭张、坂洋一能线。尔后沿公路向朔江发展进攻,配合正面攻击的部队,对敌形成合围之势,为主力全歼朔江之敌创造有利条件。
2月17日8时,我41军坦克团3营运动至孟麻待命,由于当时的简易军路还没有修好,该营没有投入战斗,营长刘宏生带领各连主官、车长和驾驶员到前面看地形,研究前出路线。
只见从前线不断有我担架队从坎坷不平的未通军路上下来,杂乱的脚步声,掺杂着伤员的呻咽声,可见前面的战况异常激烈,步兵战友急需我坦克装甲部队的支援!
公路是沿着山下的合水线修筑的,有五个很大的陡坡,坡度大约都在40度以上。按照我军坦克的爬坡性能,最大爬坡度在35度,极限不超过40度。下坡的角度也差不太多。
2月18日14时,我军坦克突击群开进至108号界碑准备出击。这段军路长约2公里,有一段最长的陡坡约800米,坡度在40度左右;还有一块巨大的石板,长度约15米,坡度在56度以上,我坦克是否能爬上还是一个未知数,在坦克作战史中也没有这方面的记载。为了安全起见,刘营长决定由驾驶技师出身的付营长李治善驾驶首车探路。李付营长是41军64年大比武的尖子,曾受到罗瑞卿总长和装甲兵司令员许光达将军的接见,他的驾驶技术在坦克团是首屈一指。
当晚22点,首车接到命令开始通过险坡。为了提高保险系数,坦克上的炮管一律向后固定,开大灯运行,在危险地段和转弯处安排干部专人指挥车辆前进。根据路况,加强指挥的合成军首长也来到现场,他鼓励驾驶员们大胆心细,即使损失三分之一的坦克,也要在这里趟出一条天路,以夺取战斗的胜利!
在军首长的鼓励下,李付营长一脚打响了马达,他升高驾驶座,把头露出仓外。
在“轰轰”的发动机吼叫声中,首车开始向石板坡爬去,刘营长在坡前亲自指挥。
只听到爬到石板上的坦克链轨发出一阵刺耳的“哗啦”声,坦克因石板太滑,出现了反转向,旁观的干部战士们把心都提到了嗓子眼。李付营长两手紧握操纵杆,“哗”的一声,坦克又上了正道。第一道坡过去了,但最险的第二道56度的陡坡还是等待他。捌弯处还有一块巨石,操作稍有不慎就会车毁人亡。李付营长利用车体下滑的惯性,在离巨石两米处一个联合制动,车头向下一栽,利用反转向的特点,坦克“呼隆”一声,下到了坡底,坦克下滑时链轨与石板磨擦出的巨烈火花,令人胆战心惊!不过,李付营长还是成功了,坡顶坡下一片欢呼。
19日凌晨,在全营指战员的努力下,各车安全下到了坡底,各车迅速搭载上步兵,向敌纵深挺进。
这是我东线装甲部队对越军实施的又一个闪击战。我坦克三营神不知鬼不觉地,满载步兵出现在敦张公路上,巨大的马达轰鸣声将睡梦中的越军惊醒。他们来不及穿衣就慌忙进入战位,盲无目标地射击起来,蝗虫般的子弹贴着车顶飞过。坐在车内的刘营长从电台从听到坦克七连连长路纯生兴奋地呼叫:“贵阳1号报告,坂洋方向发现敌炮阵地,是否向左?”刘营长当即回复:“贵阳(七连呼叫通号)注意,迅速展开,集火射击,消灭炮阵地!”
接到命令,七连的九辆坦克风驰电闪地冲向岔路口,在公路两侧的稻田里迅速展开战斗队形。七连长一声令下,只见曳光弹划破夜空,飞向越军炮阵地。在我坦克炮火的轰击中,越军的火炮散了架,工事在巨烈的爆炸声中变成了碎块;火光中,越军的残肢断臂到处乱飞。一会,就地展开的搭乘步兵报来战果,共击毁越军火炮12门,这可称得上是:初试牛刀,旗开得胜啊!
刘营长看了一下腕上的表笑了,他轻蔑的说道:“什么第三军事强国,还不到半个钟头呢!”他借助微微的曙光观察着四周地形,这里南通高平,西到朔江,地形险要,越军一定是重兵防守,趁敌尚未清醒之机,必须加快攻击速度,给敌人连续打击。他命令七连:“继续前进,加强搜索,消灭残敌!”
越军布防在这里炮阵地被敲掉了,受到重创的越军从梦中醒了过来,他们一边组织反击,一边向远在凉山的师长报告,当消息上报到了越军第一军区,却被痛斥为:“慌报军情,中国军队的坦克根本不可能进来!”
可是,中国军队的坦克和步兵,确实已进了他们的后院。上面的指挥官不信,但是遭到打击的越军确感受到了被消灭的威胁。隐蔽在那瓦村后面竹林中的越军炮阵地憋不住了,整个榴弹炮阵地上的火炮利用计划射周诸元,对我进攻坦克和步兵实施阻拦射击。
集密的弹群在我坦克突击群前筑起一道屏障,一场炮群对坦克群的激战开始了。我坦克边打边向敌炮阵地冲击。越军也不示弱,急忙组一切反坦克火器,进行阵地自卫。
冲在最前面的我三营七连尖刀车706号在进攻中不幸连中两弹,失去了战斗力,704号坦克立即绕过706号车,担当起尖刀车的重任。刚冲出不远,704号车再次被敌炮弹击中,引爆了车内的弹药,我704号车乘员全部牺牲。
营长见状悲愤交加,他怒吼道:“为牺牲的同志报仇,狠狠打!”在尖刀七连舍命猛攻的同时,刘营长又急调九一个排前来助攻。一时,越军炮阵地上爆烟四起,浓烟翻滚;被我击中的弹药储存所上空炮弹乱飞,引起了连环爆炸。在我坦克群的猛攻下,炮阵地上的越军连打带炸,无一幸免,阵地上到处都是越军的尸体,一个个缺头少脚,硝烟中充斥着一股令人恶心的尸体焦臭味,仅半个小时,敌又一炮阵地被摧毁了。
苦战再捷,我坦克突击群军心大振。指挥战斗的刘营长清醒地意识到,这仅是开始,恶战还在后面,必须尽快清除残敌,保证穿插到位,为消灭346师抢得先机。他命令坦克群继续向纵深搜索前进,他们沿路搜索前进了四五公里,未发现敌情,于是,全营停车整修车辆,救护伤员。经过短暂休整,三营折头返回,按照前指合成军首长命令,转攻朔江。
当我坦克突击群挥戈西进时,设在坂崖半山腰的越军246团指挥所的指挥官缓过神来了。他见我坦克群脱离步兵单独前出,立即组织各种反坦克火器伺机反扑。当我坦克纵队进到坂垭山口时,越军的反坦克火器从我侧后方攻来,美式的、苏式的一齐开火。
在转移时,刘营长已对途中会出现的敌情做了设想,也对全营做了布置。但是有一点他没有想到,那就是越军246团的指挥所会在这里。
这段通道山高路窄,坦克群既展不开,也发扬不了火力优势。身处险境,万分危急。他首先命令本车高速冲过山垭口,调转炮口向敌反击,以吸引越军火力,掩护其他车辆快速转移。
突然,一发越军的反坦克炮弹击中了刘营长的指挥车。坦克的传动装置被打坏了,一、二炮手身受重伤,刘营长左腿也被打断了。
指挥员的职责,党和人民嘱托,始终是鼓舞他战斗的动力。刘营长通过电台用嘶哑的声音命令道:“贵阳1号,代理指挥,执行命令,火速转移!”说罢他命令驾驶员装弹,准备与敌血战。此时,指挥车再次被越军炮弹击中起火,车辆随时都有可能爆炸。就在这时,刘营长通过潜望镜发现了远在30米外的一个山洞。只见洞口有集束多股电话线通向洞内,他判断是敌指挥所。他咬牙忍住伤痛亲自操炮,把炮口对准了那个洞口。“轰轰”的连续射击,刘营长在驾驶员的配合下,把车内的炮弹全部打光了,越军指挥所所处的三层山洞全部垮塌。已两次负伤的刘营长坚持不住了,他用最后的力量通过电台向首长报告:“首长,同志们,永别了!……”英雄的刘营长,为了掩护战斗的胜利,流尽最后一滴血。
坦克3营在7连连长的指挥下冲出险地,奉命开进那骄集结待命。
19日当晚,坦克9连接到命令,配合122师第1团向波源之敌发起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