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特与怪谈
恶魔丁天专栏
我最爱的十部恐怖片
http://www.thefirst.cn/ 2007-3-20
9:21:01
恶魔丁天,1971年出生,现居北京,专事恐怖惊悚小说创作,主要作品有《脸》、《命犯桃花》、《夜妖》等。
恐怖电影大多是垃圾。垃圾最多的是美国和日本制造。比如《猛鬼街》系列,《万圣节》系列,《黑色星期五》系列,《惊声尖叫》系列,以及模式与此相同的美国方式的娱乐少年儿童的恐怖电影,又比如《咒怨》《午夜凶铃》《鬼来电》《买鬼回家》一系列日本方式的恐怖。
美国的方式是取消作品深度,追求廉价娱乐效果。确实如韦斯克莱文自道所云,是为了释放恐惧,而不是制造恐怖。日本的方式是混乱无逻辑,展现一个毫无理性的神秘幽暗的世界中的种种人和事,以此制造恐怖。效果颇佳,但是,绝对垃圾。
其实,我很喜欢看那些垃圾电影,只是,我对它们毫无敬意。恐怖电影中的精品少之又少。我说的精品,一定要具有某种思想深度,同时,又有能令人不寒而栗的恐怖效果。从制作上讲,有时候它们也依然属于廉价片,不过,它们是某些作者灵光凸显的产物。
我最爱的恐怖电影是以下十部。
第一名《大法师》(本集),也翻译成《驱魔人》。之所以要强调是本集,是因为电影有四部续集之多,前传和后传都是给本集抹黑的狗尾作品。一个偶像级写小说的女子,对我把她的小说称为言情大为不悦,以至震怒。我说,你写的都市情感都是小情小调的爱,是小情感,不是大情感,一部真正的作品应该去写大情感。什么是大情感?我说:信仰,悲悯,苦难,以及自我牺牲的精神。话说到这,我就推介她去看《大法师》。信仰,悲悯,苦难和自我牺牲,四种大情感在里面一应俱全,而且被放大到很大很大。当年古龙看完《大师法》说:“恐怖也有它独特的意境。”
第二名《闪灵》。这是斯蒂芬金原作,库布里克作品。小说拖沓,电影简约流畅,画面优美。不过小说还是比电影更好一些。电影的画面无法表现出人物内心的绝望,于是库布里克干脆取消掉了斯蒂芬金的那条线索。据说金震怒,称库糟蹋了他的作品。金的作品惯写内心生活,《闪灵》一句话就是一个一心想当好男人的人最后却变成了坏男人。《疯噬》则写的是一只一心想当好狗的狗不停地和体内的狂犬病斗争最后还是无奈地变成了一条疯狗。
第三名《罗斯玛丽的婴儿》。这是波兰斯基的廉价恐怖作品,恐怖感基本很弱。但是,一对夫妇搬进了新居,此后噩梦开始纷扰纠缠的故事模式后来常见于香港和韩国同类作品中。
第四名《夜半仔敲门》(本集)。是一名女导演拍摄的斯蒂芬金的小说原作。同一女导演还拍摄了续集,但失去了金的原著精神,沦为烂片。一部以亲情伦理为切入点的恐怖电影。
第五名《魔女嘉丽》,还是斯蒂芬金的原著。这是大师布莱恩德帕尔玛成名作。也是他恐怖作品中唯一没有模仿西区柯克的电影。电影作品比小说作品要好,好到无法言说。小说原作也是金的处女作,奇烂。是导演化朽为奇。
第六名《山村老尸》,香港恐怖片顶峰之作。事实上,这部片子也是近年来许多韩国、日本同类电影的风格。
第七名《游泳池》。这是一部法国电影,模仿的是西区柯克的《深闺疑云》。一部所谓的致敬之作。我看了一遍,接着又看了一遍,然后紧接着看了第三遍,依旧回味无穷。主角是一位女作家,造型弄得颇似弗朗骚娃萨冈。不可知论的典范作品。
第八名《小岛惊魂》。是西班牙电影《紧闭双眼》的重拍版。《香子兰的天空》同样也是那部西班牙电影的重拍。《鬼眼》基本上也是。同一套路的故事,不过以本片惊悚效果最佳。
第九名《三更之回家》,短片,香港电影。恐怖感极弱,主要以寓意取胜。
第十名《精神病患者》,这是西区柯克生前最知名杰作,也是美国现代恐怖片的发端和源流。大师布莱恩德帕尔玛终生模仿追随西区,布氏作品《乔装打扮去杀人》故事模式完全借鉴于本片。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说他看完《精神病患者》被吓得不敢入眠。
相信一个人把这十部片子一路看下来,对鬼怪类作品再有成见的读者也会改变观点。许多文学的重大命题———人性的黑暗,爱和生死———可以用很娱乐的方式去表现。同时,也可以被表现得比普通类型的作品更彻底,更惊人地准确和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