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九五”重点攻关计划项目“中国短期气候预测系统的研究”日前通过验收,它标志着中国短期气候预测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中国气候灾害严重,每年由于干旱、洪涝、低温、持续高温等气候灾害给国民经济带来的损失高达三千多亿元人民币。因此掌握气候变化、特别是短期气候变化的规律,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依据,具有重大意义。
记者今天从中国气象局获悉,凝聚着中国七百多位科研人员心血的这个项目,利用重点研究的动力气候模式和统计——动力学方法为主的综合短期气候预测新技术,已综合集成为一个能够进行业务试运行的短期气候监测、预测、影响评估与服务系统,并在一九九八年至二000年的业务预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介绍,该系统试运行以来,中国短期气候预测准确率有了明显的提高。根据一九九八年至二000年三年夏季降水评分,国家级预报比“九五”前提高了百分之四,地区级的预报水平提高了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十,预测与实况的相关系数提高了百分之十二,处于国际先进行列。
目前,该项目已经发表研究论文和技术报告五百九十二篇,出版专著六本,学术级专刊八本,项目论文集五本。据了解,该项目不但大大缩短了中国与国际上的差距,而且在国际气候业务预报领域已经占有一席之地。(贾全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