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国际理论与计算声学会议(IC-TCA)今天在北京拉开帷幕,这是第一次在中国召开的ICTCA,表明我国在水声理论和应用方面的研究成果已引起国际关注。专家称,我国水声学特别浅海声学研究近年作出了一系列出色工作,研究水平处于世界前列。
我国是海洋大国,沿海大陆架有一片浅海水域,这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使我国水声研究不断取得进展。我国的水声学研究始于1958年,已故著名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汪德昭负责组建了我国国防水声科研队伍。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已发展出一套适合我国浅海特点的水声传播理论和应用技术,也出现了一批从事水声研究的科技骨干力量,其中有三位带头人先后当选为中科院院士。国家声场、声信息重点实验室主任张仁和院士发展了一套快速解算声场结构的算法,并在实际中获得应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信息部主任侯朝焕院士在水声工程、数字系统集成方面取得重要成果;中科院声学所所长李启虎院士近年来多次应邀担任欧洲水声会议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水下防务技术会议分组主席,为国家争得了荣誉。
参加本次会议的有来自21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名专家。在5天会期中与会者将集中讨论计算与理论声学、海洋声学、非线性声学、超声学、浅海环境声学等前沿课题。(生活时报 薛冬、陈琦)